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配她总在摸鱼[快穿] > 第46章 山村孤女14

第46章 山村孤女1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林早雨偶然见史官记史,方才发觉,自己的名字实在太过随意,便取了个大名——林渊,并让史官以此名来记史。

    但私下里,除阿晴外,也并无人敢直呼他的名字。

    他见阿晴每日都在看兵书、各国地形、水道图,于是也专心投入国事,日夜劳心。

    陈国南临扶桑,北接南梁、西北接北梁,西南邻赵国,东接孤竹国,且各国大小、势力不在陈国之下。因此,陈国也算是危机重重,怕是不能久处东南偏远之地。

    林早雨一直将北梁当成心头大患,并派人密切关注着北梁的消息。出乎他意料的是,林正安竟于年初投靠了北梁,不到一年时间,便官拜丞相。

    他心中思绪万千。既顾念着往日兄弟之情,又憎恶他投向敌营。

    他派人私下去招抚林正安,却被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林正安还托使者给他带了一封信,信上道:成王乃先太子之后,身份正统。我辅佐成王,才是上顺天道,下应民心。”

    林正安还称,他和他毕竟兄弟一场,希望他早日迷途知返,不要错上加错,背负千古骂名。

    林早雨看罢,将信撕了粉碎。

    全篇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

    林正安的信,明面上,字字句句都是大义凛然,叫人看了挑不出半点儿错,可实际上,都是在宣扬成王是如何名正言顺,而他却是背信弃义,乱臣贼子。

    这……叫他如何能不生气?

    可有一点林正安说得对,他的确名不正言不顺。

    他掐了掐眉心,一脸疲倦。

    恐怕……只有攻下南梁,让南梁皇帝“心甘情愿”地禅位,才能暂时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可若他发兵攻打南梁,京都防守便大大削弱,若北梁趁虚而入……那他又该如何自处?除非,他联合南梁,攻打北梁。扶桑地小,断不敢趁此时作乱,赵国与陈国之间隔着一道天堑,赵国也定不可能大费周章来攻打陈国。

    北梁和南梁,同为大梁皇室之后,绝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而他不一样,他并非宗室之后,又暂无后嗣,北梁和南梁也定然只将他当成一统天下的踏脚石。

    相比北梁,南梁皇帝实在是好对付多了。

    林早雨不两日便遣说客去说服南梁皇帝。谁知,那皇帝竟真被说动了,派出八万兵马,攻打北梁,而林早雨也召集五万兵马,同南梁军队一起北上。

    陈、梁二国共十三万兵马,又加上领兵的乃是天下良将陈宥、夏侯翊等人,因此,陈、梁两国皇帝均是信心满满,自以为能攻破北梁大片疆土,却不防在赤羽岭遭到了北梁军队的埋伏。

    当日盛行西南风,而赤羽岭东北高,西南低,又兼岭上树木茂盛,北梁军利用此等地势和风向,采取火攻之法。一时之间,火势顺着东南方向,向山岭上蔓延,而途经此路的梁、陈军士避无可避,在火攻和石攻的威胁下,死伤大半。

    陈、梁联军经此一战,死伤近两万人。首战败退,两军士气低迷。休整十日后,两军继续北上,同北梁军队在枭谷会战。然而梁军主帅陈宥遭到了暗算,被人斩首于营中。

    南梁失了主帅,瞬间人心惶惶,乱成一片。又加上南梁士兵和陈国士兵早有龃龉,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北梁奸细的挑唆,两军的守备竟私下执戟相向,最后由夏侯翊出面,才平息了纠纷。

    同月,夏侯翊自大轻敌,落入敌人的计谋中,大败于枭谷。梁、陈两军死伤惨重。

    林早雨听到这一消息,心口疼得厉害。他忙抓住了龙椅的扶手,颤巍巍向里走去。随侍的小太监忙跑过来,扶着他进了内殿。

    他躺在床榻上,闭上眼,心头满是懊悔。

    他本以为胜券在握,却不曾想,败得如此惨烈。

    他痛定思痛,开始休养生息,减轻赋税。

    修养三四月后,他又昭告天下,开始招募兵马。

    他常常眉头紧锁,一脸疲倦。如山的奏折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明亮的油灯也显得如此可恶。

    林晚晴知晓他心头不快,便陪在他的身侧,看着他批阅奏折。

    瞧见大臣关于招兵的意见时,她不由得眼皮一跳,柔声对早雨道:“阿雨,这天下,岂是一朝一夕能打下来的?当年始皇帝,十年方才歼灭六国;汉高祖,也是披荆斩棘近二十年,方才一统天下。史书上,那些个急功近利、只求天下速速统一的,譬如陈胜、王莽之流,最后又有几个落得个好下场;倒不如徐徐图之……无论是南梁、抑或是北梁,终究占着个正统的身份。陈国,现在最好还是不要与其争锋,何况这几年陈国已经吃了几场败战,民心动乱,若此时再招兵囤粮,恐怕要寒了陈国百姓的心。倒不如再休养生息几年,后续再攻打扶桑等小国,以扩大我陈国疆土。”

    林早雨沉默片刻,道:“阿晴,你说得不错。只是,这北梁,定然已将我陈国,列为了心头大患。即便陈国不去攻打它,它也会想方设法,侵占我陈国疆土。”

    林晚晴幽幽叹息一声。

    陈国此时境地,实在是难。

    出乎林早雨意料的是,他对阿晴说的话竟一语成谶。

    不多日北梁便派使者来同陈国订立和约,唯一的要求是:将陈国长公主嫁予北梁陛下。

    林早雨气急攻心,大手一挥,将桌案上的折子纷纷扫落。

    这个成王……他放在心尖尖上的人,竟被他如此羞辱!

    那成王十多年前便娶了王妃,登基后也将王妃封为了皇后。他与皇后琴瑟和鸣,不曾有半点废后的意思,那他此刻让阿晴嫁过去,不就是想让她为妾吗?

    陈国的长公主,去给北梁的皇帝做妾……真是可笑至极!

    若陈国同意联姻,那便备受天下耻笑。

    若陈国不同意,那北梁便可借此由头,发兵攻打陈国。

    无论陈国是拒绝还是同意,都吃了个大亏。

    这北梁,真是打了个好算盘!

    次日上朝时,林早雨便收到了大臣们如雪片般飞来的奏折。

    他随意翻了几本,全是劝他将长公主嫁过去,以换取陈国一时之安宁的。

    林早雨高坐龙椅之上,一脸阴沉地望着那些个头缩得似鹌鹑的大臣,轻轻地敲着椅子的扶手,冷哼一声,索性甩袖离开,辍朝三日。

    林晚晴知晓此事,便立刻来寻早雨了。

    “阿雨,你不必忧心此事。我会写一封陈情书,昭告天下。我身为陈国唯一的长公主,身份尊贵,自然不能给人做妾。我会给北梁皇帝两个选择,一是废了皇后,以皇后之礼迎娶我,二是,若他不愿承诺皇后之位,又以两国友好相逼,那我便自请去清虚观,再不理凡尘中事。”

    “阿晴,你……能不能不要再提清虚观?我不会让你嫁过去的。”

    “阿雨,我听说,北梁皇后出身将门,身份尊贵,也与皇帝情投意合,育有三子一女。所以,无论是为了私情,还是为了平衡朝政,他都不会废了皇后的。若他真因为我而废了皇后,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又会如何看待他?至于清虚观,不过是我表明决心的借口罢了。这封陈情书,我写完之后,还会让付相帮忙修改,务必让它缠绵婉转,感人肺腑。若北梁皇帝不怕被天下人非议,他大可如此行事。”

    林早雨微愣。心中情绪莫名。他定定地看着她,“你真的决定好了吗?”

    这封陈情书一旦昭告天下,怕是天下再无人来求娶她了。

    “嗯。我意已决。”

    他幽幽叹息一声,“好。那我便让付相听候你差遣。”

    林晚晴陪着林早雨批阅奏折。见早雨趴在桌案上睡着了,她便随意翻了翻几名大臣的折子。

    一瞧见那文邹邹、千回百转的文章,她没忍住笑了。

    这些个大臣,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火没烧到他们身上,他们说得倒是轻巧,巴不得把她送出去换陈国一两天的和平。若是拿他们自己去换陈国的一时和平,又不知他们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呢?

    林早雨也开始思索着如何对付这些大臣。

    一些个老臣,仗着是开国功臣,一个个都蹬鼻子上脸,“指使”起他来了。

    看来他还是让他们过得太潇洒,连尊卑之分都忘了。

    林早雨思来想去,便提拔提议改革的黄编修为郎中令,开始推行改革。首先是整顿吏治,考校官员,考核不合格者,或罚俸,或降级;同时大开科举,举办恩科,吸收新官员。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多有怨言。

    付相便提议:改革需徐徐图之,切不可大刀阔斧,妄图瞬间改换天地。

    林早雨听他一番恳切的言辞,略觉懊悔,但旨意已出,不好暂停,只能执行时略微宽松些。那些官员见执行力度不强,便又开始浑水摸鱼,结党营私,不过数月,改革又成了一纸空文。

    林早雨不由得连连叹息。

    这皇帝,真是不好当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