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建国后也要修仙 > 第17章 宏图

第17章 宏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要不……我们喝几杯去?”拓跋尚武提议。

    “那……走?”张婉泉觉得拓跋尚武此人有些意思,便同意了,又看向黄吟,“你去不去?对不起我忘了,你还有伤 ,你妹妹知道了……”

    “我去,我去!”黄吟道。

    “那你们在场所有人听好了奥,”张婉泉扬声说,“是他自己要去的,与我无关!之后有人要找我算账,你们作证……对了黄吟,你是不是该立个字据?”说着还掏出了笔墨纸砚。

    “你平时带这种东西在身上?”黄吟一脸震惊。

    “快写,快写。你还要不要喝酒了?”

    黄吟不情不愿地,真立了字据。突然,张婉泉像是想起了什么:“你今年是不是才二十?年纪小饮酒……”

    “我今年二十二了!”拓跋尚武没好气道,“你别听江湖上那些乱七八糟传闻。他们说我是黄毛小子不懂事,还脾气倔,就造谣我才十多岁。”

    “看不出来啊……”张婉泉想到拓跋尚武平时所作所为,“你就比我小一岁?我以为你年纪比我小很多呢。”

    拓跋尚武没理他,只是问:“你要去哪喝酒?彭城这地,名酒还是不少的。”

    “我看到附近有家酒楼,专酿双沟酒。这家店的老板以前还是荆州人,菜应该对黄吟胃口。我们去那里吧。”张婉泉提议。

    双沟酒,是有名的烈酒。拓跋尚武偷瞄黄吟,想看他的反应。见他神色如常,便同意了:“好,我们走!”

    酒上来了,张婉泉也不急着套话,只是先喝,和其余二人讨论各自的酒品——只要喝了酒、谈开了,就容易酒后吐真言,小秘密便守不住了。

    黄吟年纪最大,第一个发表意见:“喝酒啊,什么酒并不是最重要的。”

    “那什么重要?”拓跋尚武问。

    “人重要。和什么人喝比较重要。更重要的是,找什么菜下酒。”

    “这哪里重要了?”张婉泉反对,“最重要的当然还是酒!如果不是说好了喝酒,谁愿意和你一块吃饭?等等,我们是不是还没点菜?”

    “确实。”拓跋尚武喝了一口,“虽然我觉得没下酒菜也不是不行。”

    “那怎么行?你来点吧?”张婉泉将菜单递给拓跋尚武。

    见拓跋尚武看着菜谱,迟迟不敢说话。张婉泉见了,豪爽道:“随便点,你点什么我们都吃。”

    拓跋尚武问:“当真?”

    “当真,”张婉泉认真道,“我如果不吃,直接跟你姓。”张婉泉当然不是无故就敢这么说。拓跋尚武一直在看那几道辣菜,多半是怕张婉泉和黄吟吃不惯。

    拓跋尚武想到张婉泉以后要改名拓跋婉泉,非常高兴,真的点了好几道辣菜。黄吟的脸色更难看了:“张婉泉你故意的吧。看我受了伤,特意找这些法子来折磨我?”

    “怎会,怎会。”张婉泉笑嘻嘻的,心里却想:黄吟你这个人,在缪尊手下见刘雁培等人做了那么久龌龊事都无动于衷,吃点苦头那是应该的。这叫报应。

    菜端上来了,张婉泉吃得果然很开心。他问拓跋尚武:“你在齐鲁一带,也喜欢吃辣?可是有人带着你吃?”

    “不,不,”拓跋尚武解释道,“一千多年前有一个起义领袖说过一句话。敢吃辣子,世上便没有不敢做的事。当年起义的战士,没有不吃辣子的……”

    “这话我听过!”张婉泉欣喜道,“这个人是不是叫什么石三?”

    “你居然也听过这话?”拓跋尚武也很欣喜,“读过这句话的人可不多!”

    “我还想问你呢!你怎么也读过这句?”张婉泉的言外之意是,你一个蛮子,居然还读过书?居然还有文化?

    “我当年可是起义的,”拓跋尚武答,“要起义,那肯定得查看相关史料,吸取古人教训。”

    “起义?”张婉泉问,“大家都说你是什么篡位的。”

    “他们就说我把以前的门主给杀了,其他的怎么传的我不知道,”拓跋尚武有点生气,“这些人从一开始就看不起我!说我是蛮子,说我带的人是乡巴佬,不配进入仙门。”

    “愿闻其详。”

    “我都说了,这是个很长的故事……”

    “先挑最重点的讲吧。”张婉泉觉得,拓跋尚武只是喝的还不够多。再多灌一点,说不定什么话都讲出来了。想到这,他举起酒杯:“黄吟,你怎么不喝?快喝快喝,给我个面子。”

    拓跋尚武整理了一番语言:“我出生时,确实不在齐鲁那带。我的父母都是北方蛮族,四处漂泊,后来看齐鲁一带土地肥沃,才在那里定居下来。后来我父母也不在了,遇到刘雁卿师父,我便跟着另外几个朋友一起成了他的徒弟——我们几个出身不好,当然是没法正儿八经去太行山或者门派的几个分部拜师的。之后,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概括一下,就是这里的百姓日子苦得没法过……也不是完全没法过,活是能活,就是活得很没尊严,和牲畜似的。之后有师父带我们读书,又有太行山门派里的人愿意帮我们,我们才开始了起义。”

    “原太行山门派里有人帮你?”张婉泉疑惑道。

    “有的。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也很难成事……基本都是些很年轻的人,气血方刚的,听闻民间发生的事,很气愤。因为以前是太行山门派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世家的公子哥,一开始大家都不太信任他们。后来发现,他们是真心愿意与我们站在一道的。”

    “你们起义的具体经过呢?用了什么手段?”

    “大多数跟着我们起义的,要么就是年轻没成家的,要么就是家破人亡的,对太行山那些人恨之入骨。起义军一开始人不算多,但是一路打击地方的富豪、地主、贪官之类的,把钱都分给了其他人。你也知道,能当官能管事的都是修仙的,所以主要打赢他们就完事了。他们倒了,那些地主没了保护伞,自然也跟着倒了。那些百姓平时逆来顺受的,一听我师父说要让他们翻身打地主了,还能给他们饭吃,很多脑子一热就加入我们了。那些太行山里的正义之士,还有我师父,每天白天带他们修炼,晚上就教大家读书认字。最后,反抗军的人越来越多,自然而然也就把太行山给踏平了。我不是什么掌门人,我只是被他们推到那个位置。说实话,我真的不是很稀罕门派的那套狗屁东西,更讨厌别人叫我公子、门主什么的……我读过点书,但也不算多,现在心里也经常焦虑,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无论怎么说,我觉得我们齐鲁一带的人很幸运。如今神州大地,大部分地方的人过得都不咋地。肯定要比以前的太行山辖区要好不少,但也好不到哪去。”

    “具体怎么打下来的?那些陪你一起起义的朋友、还有原来就在太行山里后来加入你们起义军的那些人,都去哪了?”张婉泉问。

    拓跋尚武喝了不少,但还没至于醉了,恼道:“你他妈是不是有病啊,知道这是我痛处还要狠狠戳!你要我说那么多,怎么你自己不说?”

    “好,我说。”张婉泉听了拓跋尚武的话,觉得时机已差不多成熟,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你说你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那你愿不愿意听听我的想法?”

    拓跋尚武点头,张婉泉便接着讲下去:“我的建议是,我们联合。联合起来,把所有的门派全部消灭。”

    “为什么?”

    “为什么?很简单。只要神州大地不统一,有许多不同的门派,它们之间就肯定会有利益之间的摩擦,免不了打打闹闹。”

    “统一之后,你想怎么做?”

    “以前的所有制度,全部废除,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门派的概念可以保留,不同门派负责传承不同的招式套路。地主全部废除,土地平分给农民,不允许租借买卖。修士要从民间选拔——到了年纪的所有人都要参与,要不了多少功夫,因为修炼这种事很容易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天分。至于管理,不由门派掌门人管理。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首府,两个次府,共三个核心单位。每个核心单位由一个督首掌管,督首由人民群众选举,每七年重新选举一次。想要被选举的前提,当然是文试过硬,武功过不过硬不重要……虽然要想修为高都需要文试出众,但也有个别人文试出众但修为一般。七把圣剑,两把放在首府,两个次府各一把,剩下三把放在民间流动……”

    “够了够了,太多了,”拓跋尚武又喝了不少,头更晕了,“太长远的我不想听,能不能直接说重点。现在你想怎么办?”

    “我不是说了吗,我们联合。沙羡庭新亭坞太行山三个门派组成一个大的同盟,不搞那么多复杂的改革,咱们先着手推进一下全民修仙这档事,各地官府也要让曾经的平民渗透进去。接下来,把地主啥的解决掉。我们一结盟,剩下几个门派肯定都得找我们麻烦。黄吟,沙羡庭那带没主人了,你可得帮我。我们俩和尚武结个盟?”

    说到这,拓跋尚武才发现好像黄吟没怎么说过话。他看过去,发现黄吟趴在那里,好像是死了。

    “没事,”张婉泉一脸坏笑,“他不答应也得答应。你答不答应?”

    “当然!”拓跋尚武满面春风,“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好的主意。以后你就是我哥了,从今往后我都喊你张兄。既然要结盟,你想好叫什么名字了吗?”

    “当然,”张婉泉把最后一杯酒一饮而尽,“我们三个处在神州大地的东部,就叫神州东方联盟,东盟好了!”

    “真是敷衍的名字……”拓跋尚武道,“不过很好。我喜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