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释怀了,承认吧
顾言却不这样想:“不管是时也命也,还是若逢城邑人相问,报道花时也不闲。都是王妃留给陈渊的念想。我觉得,还是王妃故去后,再也没有旁人有资格那样称呼他。”
高述点头:“也有可能。”
顾言回神,对着高述笑:“可不要告诉陈渊我今日问了什么。”
高述道:“皇上不问老奴就不说,要是皇上问了,还是得如实相告……”
顾言也不在意,告诉就告诉吧,反正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高述是陈渊的人,自小服侍陈渊,让他隐瞒陈渊无异于背主。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监来说太过分了。
于是顾言点头:“好,我送你回去。”
高述摆手:“老奴认得路,可以自己走回去,您歇着吧。”
看着高述离去,顾言撑着手臂,手指在桌上乱画。
到了晚上篝火点燃,一片橙黄色的火光照亮了营地。
陈渊拉着顾言坐在上方看众臣欢乐,夜里,顾言对他喊了一句:“时也。”
陈渊一愣,许久不曾听到旁人唤他的字,他恍惚间以为是母后在对他招手,语气一样的温柔。
“你……唤我什么?”他偏过头,眼里是暖暖的光。
“时也。”顾言说,“我没有字,你总唤我阿言,就当阿言是我的小字吧。”
顾言想了很久,最后不得不承认他沉溺在陈渊温柔的陷阱里。
他想,他是喜欢的。
他愿意和陈渊试一试。
既然知晓心意,想通了一切,顾言就不再装糊涂了。
过去他总自己骗自己,发明火药和火炮,告诉水泥配方是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可现在骗不下去了,他不得不承认也是有那么一两分的喜欢在里面,因为他不想陈渊失败。
他喜欢陈渊意气风发的模样。
陈渊的手紧紧握着,低声说:“阿言。”
你放心,我绝不让你失望。
……
从西山围猎回来后,天气又热了一个度,好在行宫水池众多,顾言挺喜欢在树下垂钓,闲来无事也会让人划船去摘莲蓬。
心情好了自然生活都美好了几分,从锦州赶回来的丁茂飞不由说:“你胖了。”
顾言:“???”
他低头,又对着镜子看了看,才惊觉他的脸好像、似乎、真的圆润了些许。
月见说:“哪胖了?大将军不要胡说。”
顾言从前太瘦,衣服穿在身上感觉空荡荡的,现在这样才好呢!
顾言捏了捏自己的手臂,确实比之前长了一点肉。
丁茂飞知道他说错话了,挠了挠头:“不过更好看了。”
顾言失笑:“好了,丁将军刚从锦州回来,想必累坏了,快回去和夫人团聚吧。”
丁茂飞刚和陈渊述职出来,碰到在荷花池边钓鱼的顾言。
“加个餐。”顾言把钓上来的几尾鱼递给丁茂飞。
“呃,谢谢。”
丁茂飞语塞了一下,拎着鱼离开了。
顾言随即让宫人把东西收拾好,他则去找陈渊。
既然丁茂飞回来了,说明锦州的赈灾任务已经进入尾声,想必工部尚书也回来了。
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水泥的作用有没有发挥出来。
修路对他来说是一大心病,没看到大乾的土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他死不……呃,他不甘心。
知不知道坐马车的时候有多颠?屁股可以摔八瓣的那种。
来到殿中,果然看到工部尚书在向陈渊汇报赈灾事宜,其实折子上都写了,他只是说些细节完善。
见到顾言,工部尚书眼睛一亮:“贵君发明的水泥果真好用!溃烂的堤坝很快就修好了,水患能够褪去,贵君功不可没。”
“哪里哪里,过奖过奖。”
工部尚书继续说:“臣本想把运河途经的所有河道都换成水泥的,可惜工程浩大,还得从长计议。”
每年的八九月份是雨季降水高峰期,众多大江的流域河水暴涨,常常发生大大小小的水灾,导致附近的百姓苦不堪言。
为此朝廷每年都要赈灾,花费巨大。
如果能把全部堤坝换成水泥修筑……能省下不知道多少银子来。
陈渊放下奏折,说:“此事确实急不得,除了修筑堤坝,大乾境内的官路也要修成水泥路面。”
工部尚书早就考虑过修路的事,对修路的好处了如指掌。
只是……
“大乾国土辽阔,要想把所有官道都修成水泥路……恐怕国库支撑不了。”
修路要钱啊!
每修一段路,都是一笔钱。
陈渊早有考虑,因此说道:“朕心中隐约有个法子。”
顾言也有,现代那么多可以借鉴的模式,他说个一二出来与大乾的国情相结合,定能找到合适的办法。
“朕想让天下人参与进来。”陈渊说,“修路是惠及万民,利及千秋的大事,只户部和工部定然无法支撑,既是方便民生,自当让百姓知晓。”
工部尚书隐约琢磨出了他的意思,试探性的问道:“皇上是想……筹款?”
陈渊摇头:“只是筹款的话,等朕百年了都动不了工。”
陈渊很清楚百官和富商的德行。
每当有什么灾害发生,朝廷筹款的时候,这些人一推二五六,个个都哭穷,只随便捐几两银子敷衍了事。
要想从他们口袋里掏银子,无异于登天。
他要做的不是筹款,而是让有钱的官员和商户心甘情愿自掏腰包,送到他跟前,求着朝廷收下。
“别的先不管,先在京城试行。”
工部尚书:“啊?”
“京城为大乾国都,是商户聚集之地,若京城有什么变化,会从他们口中传遍天下。朕要你即刻回京,主持京城修路事宜,将京城主干道的所有土路修成水泥路。”
吹得天花乱坠不如亲眼所见。
商人重利,只要体验过水泥路的好,自然会多方打听,求着朝廷把水泥路修到他们所在的城市。
到时候朝廷只管向他们介绍什么是水泥路,等着收钱就行。
工部尚书一点就通,立马说:“老臣明白了。”
陈渊缓和了脸色,对有功之臣他颇为亲和:“不急着回京,你年纪也大了,一路奔波劳累,先在行宫休整一番吧。”
工部尚书感动得眼泪汪汪的:“谢皇上关怀。”
顾言一旁看的咋舌,说两句关心话,威力那么大吗?
看工部尚书的样子,恨不得立马启程亲自修一里路,只求陈渊经过的时候不要颠到屁股……
突然好感动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