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念旧情割发代首,起卦象顺天和人
韩淳阳见夜葵此状,煞是可怜,心头居然抽动一下,不由得心软下来,握剑的手微微颤抖,似乎有些迟疑,旁人见状连忙拦下,韩淳阳也顺势收了剑,愤怒地问道:“你且说,无我命令,何故擅闯此地。”
刚才事发突然,夜葵也慌乱了,现在众人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事情也缓和了不少,夜葵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脸上的点点泪痕依然难以掩去。
开口答道:“殿下先前跟我说自己有要事处理,怕忘了时间,误了自己安歇的时辰,特地嘱咐我,让我到时提醒你安歇,但殿下走的匆忙,也未曾说自己去了哪,也未说是何事,我眼看已经到了殿下往日休息的时辰,这才到处寻找,找的心急,一时走了神,竟鬼使神差地找到了这里,奴婢实在罪该万死。”
夜葵说出此话时,眼里却是不卑不亢。
韩淳阳猛地想起,因为自己素来有日落而歇的习惯,最近忙于朝政常有忘记时间的事,弄得自己身体和心里都不太舒服,所以事前交代了夜葵此事,提醒自己安歇,但聊的入神,自己又把这事忘了。
旁人听了,默不作声,全然当做没听见。
韩淳阳左右看了看,众人皆像无事发生的样子。
韩淳阳盯着夜葵,见夜葵身子还在微微发抖,仍是没摆脱刚才的恐惧,但坚持抬着头,与韩淳阳对视,眼里是歉意与悔恨,又好像又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得意。
没有人说话,韩淳阳盯了片刻,又将剑提起,犹豫了刹那,却又把心一横,向夜葵砍去。
夜葵看韩淳阳思索再三之下,还是提剑向自己砍来,悔恨地闭上双眼,眼泪也流尽了,此时心已跌落谷底,也无活的希望了,只是静静等待死亡的来临。
众人又惊又吓,皆不敢拦。
夜葵耳边只听见利剑划破空气的声音,吹得自己有些发冷,又或许是剑上散发的寒气。
只听“嚓”一声,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痛,夜葵如此想着。
夜葵耳边的头发被斩断一绺,剑锋擦着夜葵的脸过去了,剑头向前微微翘起,不小心打掉了头上带的簪子,盘起来的头发如瀑布般落下。
夜葵披着头发,全是劫后余生的惊喜,呆立良久,韩淳阳冷漠地说道:“如此重罪,不可不罚,我念旧情,今割发代首,这绺头发你留着,日夜带着身上,以后不可再犯。”
说罢,将斩下的头发递给夜葵,夜葵懵懂地接过,愣了一会,揣在心口,心里暗喜,向韩淳阳投去感激的眼神,点了点头。
韩淳阳将手一挥,夜葵做了个揖,自己离去了,情绪难以平复,一路上既惊魂未定,又有些说不出的窃喜。
三人站在那里,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装作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发生。
韩淳阳回头,看到三人手足无措的尴尬样,直接淡然无视,语气如常地开口说道:“今日先到这里吧,诸君也请早些安寝。”
又对清玄说道:“你回去后把卦算完,届时报与我。”
清玄赶忙点头称是,行了礼后,便告退了。
其余二人也接连告退,各自散去。
韩淳阳在原地站了一会,握剑的手还在颤抖,冷风吹起他的鬓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收了剑,走回宫直接就寝了。
其余闲话不论。
且说这清玄回去之后,搁房里闷坐着。自己算卦被打断,觉得十分不吉利。自己这些日子心里又一直不舒服,说不出所以然,估摸着不是好兆头,此次出征,可能会出些差错。
因为自己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起不了卦,就着烦闷安歇了。
睡了一夜,直到第二天起来,觉得心情舒畅了,才决定起卦,算算这次出击吉凶如何,自己又该如何进击。
拿出自己的三枚铜钱,前文提过,这铜钱清玄从墓里扒出来六枚,自己拿着难以心安,将其中三枚供养在了伏羲帝前,自己平常起卦只用三枚。
昨夜是在节堂,不方便,今天在家里,先前已沐浴更衣,又烧了香,敬告了天地,特地摆了摇卦盘,又取来了龟甲,用龟甲将三枚铜钱抄起,静下心来。
所谓一念起而万物生,一念灭则万物灭,世间万物皆在一念之间。因此起卦时一定要心无杂念,专注于自己的问题。
清玄心里虔诚地问着:“还望各位大仙老祖,告诉我此战究竟如何。”
摇了一下,摆出铜钱,看起阴阳。
一共摇了六次,皆一一记录下来,方便起卦。
之所以要摇六次,是因为清玄用的是六爻起卦法,取六爻的谐音,具体管不管用,我也不知道。
清玄看了日令,从下往上看,就要排卦。
初爻为老阴,二爻为少阳,三爻为少阳,四爻为老阴,五爻为少阳,上爻也为少阳。
主卦为巽卦,卦象为风,支卦为乾卦,卦象为天,是为天风姤卦。
天下有风,吹遍大地。
清玄看着卦象,心里盘算着:姤意为相遇,主方想规避强大的客方,却又不得不相遇,当前形势下,已是强宾压主,正合陈秉忠围困京城之状,吾主已不得不任由客方摆布,必须振作,主动找机会突破客方控制,此卦指示我等这场仗必须得打,方能重振往日雄风。
再看之下,有重逢故人,他乡遇友之卦象,清玄细细思索,自己也没什么故友会在此时相逢。
心下猜着:“莫非将有贵人相助?难道援军将至?
巽卦方位为东南方,乾卦方位为西北方,清玄分析此意为自己要从东南方杀入,再从西北方杀出,如此进攻,恰好顺应天乾风巽卦。
算完卦后,清玄大喜,韩淳阳所做思量全都一一顺和卦象,岂不是天助我主,天助乐朝。
便将此卦象告知韩淳阳,韩淳阳听了,亦大喜过望,他本就信这个,这卦象又与当前形势如此吻合,觉得自己所作所为皆顺天意人心,定是天助。
于是重赏清玄,清玄领了赏赐,自己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