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只是完成KPI的另外一种形式 > 第12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1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但是就算看的再杂乱,这种简单的加减算数怎么能难得到我。

    于是手中紧握账本,对着赵掌柜的笑嘻嘻的说:“没问题。我要桌子和凳子。”

    赵掌柜点了点头,走到一扇关着的窗前,将窗子推开。初春那特有明媚温暖的日光瞬间倾泻了进来,而后他亲自从窗边一张桌子上放下了原本架在桌子上的矮凳,好在这个时代的椅子和桌子本身就不高,我利索的爬上椅子,坐好,赵掌柜的已经帮我把笔墨准备好了端给了我。然后自己盘腿坐在了我的对面。

    “税钱一天一两四钱银子;四个伙计,一天八钱银子;每收一两银子,本钱大概占十之六七。”我用握水笔的方式快速的拿毛笔记录着赵掌柜的话。然后把账本里那些烦人的繁体字数字全部换成了阿拉伯数字。

    这种算数太简单了。我根本连算盘都没用,大概只花了二十分钟就解决了战斗。当然算好以后,特地把算完的结果从阿拉伯数字又换成了繁体汉字的数字写法。

    我算完自然就把那张写着阿拉伯数字的草稿纸准备毁尸灭迹,但是赵掌柜却根本没有我给他算出来的结果,两只炯炯的大眼睛只看着我手掌中正在被我窝成纸团的那张稿纸。

    “你写的那是什么?”他用不解以及探寻的目光看向我。

    “我家乡算账的办法。”我回。

    “那些符字是什么?”

    我晕,他以为我在画神符?“老板,这不是符,只是我家乡记账的自创的方法,这方法只能我们家乡的人知道,概不外传。”说完,我直接两个手捏住纸团,三下五除二将那草稿纸撕了个粉碎。

    不得不承认,面前的这个赵掌柜并不是好打发的人,至少我从他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里能看出他对我的怀疑。

    “老板,你看看我算的对不对。如果老板觉得我合适,马上写字据,三个月不要工钱。三个月以后老板看着给。”我的笑容像极了一只招财猫。他的弱点被我看的太清楚。

    听我说完,就看着赵掌柜那怀疑与不解的目光迅速收起。与我一样笑眯眯的对我说:“不用了字据了。今天就开始在店里干活吧。别的也不用你干,你只管记账。饿了吧,我去厨房给你拿昨天有桌客人没动的一只烤鸡。”

    “谢谢老板。”我虽然脸上感激着,讨好着,挤着笑意。心里真是直皱眉,这个人不做生意正是可惜了。一只剩鸡,怎么被他说的好像是天大的恩赐。好像是藏在深闺里的宝贝,忍痛割爱拿出来招待我。我一定要一边啃鸡肉一边感激涕零他的慷慨。

    赵掌柜的盘腿坐在我对面,像是弥勒佛一样笑眯眯的看着我。而我呢,一边啃的满嘴油,一边不时的仰头对着老板抹着感激的泪水,“谢谢老板,谢谢老板。我都一年没吃过肉了。”

    “慢慢吃,慢慢吃。只要你好好干活,我这绝对不会短了你的吃食。”赵掌柜继续和煦的对我笑。从我第一眼对他的印象就觉得他是个好人,就算钱财吝啬点,也不影响全局。好歹人家是做生意的,并不是闯江湖的。

    “掌柜的,为什么店里只有您一人,您的四个伙计怎么不见在店里?还有我要不要去拜见一下老板娘?”这是我来这个时空的第三天,终于敞开肚子吃了个饱。

    “再过一会他们都会来。他们都是家在城内。这样第一我不用管他们住,第二至少给我省了四个人的早饭钱。因为我让他们巳时四刻来就可以了,谁快午时还不早饭呢?”

    赵掌柜说完便哈哈大笑了起来,全然不顾此时我的身份也已是他的伙计。我的脑袋直冒无数黑线,是不是做生意的人都像他这样会算计?他自己都这么会算了,为什么还要专门找一个账房先生?想了这些,我立刻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壮着胆子问了一句:“老板,我……不知道家在哪里……”

    “我知道。你又能读又能写,看上去细皮嫩肉的,又是生面孔。必然是与家里人走散了。你是不是从都城汉梁来的?听说最近那边乱的很,很多赵姓皇族贵戚都忙着逃命。”我看着赵掌柜原本笑着的脸突然严肃了下来,语气也变轻了许多。

    心里暗笑:哎呀,一不小心捡了个没落小贵族的身份。怪不得他对我这样礼貌和蔼。不过我实在不明白,他所说的赵姓皇族贵戚忙着逃命是什么意思。

    不过为了配合他指派给我的新身份,立刻装着双目凄迷,愁下脸来,“掌柜的,我什么都不记得了……不记得家在哪里,不记得自己叫什么,不记得父母是谁。”

    “真是可怜啊。小小年纪,以前在家里都是养尊处优的小姐吧……不过你家里也是有趣的,我知道教闺阁女子读书识字的,还真没听说有人会教家里的姑娘打算盘算账的。”

    我忙着低着头,拿着长长的袖子擦那根本就没有的眼泪,“算账是我偷偷喝我们家账房学的,我爹娘不知道。”

    “哦?是吗?”赵掌柜似笑非笑的看着我,我总觉的那笑有古怪。他接着说,“小丫头你的住处我给你想好了,后院原本有一间放杂物的屋子,回头等那四个人来了,我让他们给你收拾出来。你就安安稳稳的住在里面。我这工钱不多,但是一定管你吃饱睡暖。”

    说真的,听着赵掌柜前面几句话还是蛮感人的,只是到最后和说明工资微薄只管吃饱睡暖……当然我还得感激涕零他的恩情。哎——生意人的秉性暴露无遗!

    与赵掌柜的谈完,看看那倾斜而进的阳光,估计也有早上九点多了。赵掌柜说的巳时四刻,应该是早上十点左右。所以那几个伙计很快就回来上班。

    在他们来之前我又问了赵掌柜是不是要去拜见一下老板娘,赵掌柜只淡淡地说,“这个店里没有老板娘!只有老板!”从他说话的这个语气,我基本可以断定,老板娘是有的,只是老板不愿意说。

    我在店里和后院,以及我以后的房间转了转,视察了一下环境后。四个伙计也就是我未来的同事才陆陆续续的来到了酒楼,准备上班。

    四人里有一个是大厨,我就姑且叫他张大厨;一个是洗菜配菜案板,我就叫他李案板;两个传菜伙计,我就叫他们个子高点的,孙二。矮一点的田三。

    这四个人除去张大厨和掌柜的差不多大以外,其余三人看上去都很年轻,最多不过十七八,不过其中仨人都已经成婚有孩子。在这个时代里,十七八结婚有孩子很正常。

    我看他们各个很正常,他们看我却一各个像看见怪物。甚至我能听见李案板悄悄问赵掌柜,为什么找个小丫头做账房。会算账的人虽然不多,但是要找肯定也不少。

    我也懒得急于向他们证明自己,那是傻子的做法。心虚的人才会急着向别人证明什么。

    在赵掌柜的指示下,张大厨和李案板为即将来到的中午迎客做准备。洗菜备菜熬制高汤。孙二和田三忙前忙后帮我收拾那间乱七八糟的杂屋。

    这个年代的男人,干起体力活来,确实比我的前世那个时空的男人强多了。那个时空的男人越来越女性化,有时候爬高上低的还不如女人。

    酒楼的后院不算大,类似于普通小别墅的后花园,当然这“后花园”没花没草,就是光秃秃的石子地,一间大概十平方左右的斜屋顶的小木屋。在孙二和田三辛勤之下,一个小时不到就将原本把小木屋塞的满满当当的杂物,被全部搬到了院子里。赵掌柜在一边督工,一边各个仔细查看这些缺角的矮桌,坏了腿的矮凳,破盆烂碗。然后让我拿了笔和纸逐一将这些落满灰尘完全可以当垃圾扔掉的东西,登记在册。分出来哪一分部是可以修的,那一部分是可以留着以后可能有用的,哪一部分确实没有用,确实没法修补的。

    分好之后,他又将那一部分确实不能修补,确实没法用的一堆垃圾仔仔细细的查看了一番,才痛下决心,让田三推了个小推车将东西拿去旧货市场,看看能不能卖个一两个钱。其余的两堆,让孙二将东西摞好,准备一块油布,盖好已备不时之需。

    好吧,我对赵掌柜这样魁梧的汉子,竟然有一颗这么细腻的心表示由衷的赞赏。当然,我心里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那谜一样的老板娘就是受不了他这样的“细腻”,才会离开他。

    很快,我就感激赵掌柜这“细腻”的性子。因为当孙二和田三将杂屋搬空,我才想起来,一间空屋子我怎么住?

    “小丫头,这个你拿回去当矮凳,这个你拿去当矮桌。你不用床,屋里子有木榻。”

    我听完掌柜的话,立刻谢谢掌柜的慷慨,连家具都给我备好。然后伸头往我以后的小窝里瞧,果然屋子里最里面窗子下有一块高出地面大概三十公分,用木板搭建起来的像是榻榻米一样的地方。看来这就是我的床。我知道就算是到了唐朝,古代人除了皇族贵戚,一般人都是这样睡觉的。日本人一直这样睡到现代,才睡上四条腿的床。

    我看着小窝,还真不错。有窗子,虽然不大,但是就在我睡觉的头顶,一伸手就能够着。关窗开窗都方便。木榻虽然很简陋但是地球人都知道睡木板床对腰板好。门一关,窗子一关,这个小小的天地就属于我一人。我在这个时空里也终于无惊无险找到了一个栖息之所。

    话说来,这一切都要感谢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只有正规才有出路!

    这个初春明媚的中午,我在这个时空,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职场生涯。

    这个鸿嘉酒楼生意不错。不说门庭若市吧,反正一楼的桌子在吃午饭的高峰都能坐满。有的桌子还能翻台一次。如果到了晚上估计生意会更好一些。

    赵掌柜先是在大柜台里面给我搭了个小桌子,让我蹲在里面记账。但是每次孙二田三都要趴在柜台上伸个脑袋和我说哪一桌点了什么菜,菜钱是多少。我倒没什么,这两个人觉得很麻烦。两个人一同找了掌柜的说这样不行,一天下来,脖子都要折了。

    于是,等中午营业时间过去,赵掌柜让孙二和田三从后院,从一堆才用油纸捆好摞起的破桌子烂凳子里,找了合适的材料,给我敲敲打打,花了一下午时间做了一张四条腿老高的凳子。

    俩个人很细心的还在其中两条凳子腿上钉了几条木横杠,让我可以轻松的自己爬上去。

    我坐在高高的凳子上,两条小腿悬空荡着,两只小手一会研墨一会奋笔疾书,当然账本上肯定不能写拉阿伯数字,但是我也写不了壹贰叁肆伍,所以只能写一二三四五这样的简化版的汉字数字。现在我写的所有的字都是简化版的字。赵掌柜一会招呼客人,一会过来看看我着账记得如何,有些字他也不认识,就问我这些记录的是什么。我就和他说,为了记账快我把好多复杂的字简化了,反正我自己认识。不管我怎么记,反正肯定能把酒楼的账算好。

    赵掌柜见我这么说也没太大意见,毕竟一个不要工钱的账房不好找。

    对于研墨,对于用毛笔实在是为难了我这现代人。一天我花在记账的时间内,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耗在了折腾这两样古董玩意上。

    刚开始我的一双小手始终是黑乎乎的,浸满墨汁。孙二很贴心的给了一块超大的抹布,让我把手上的墨汁擦干净。于是我就这样一边记一边擦,那块抹布很快的也已经被我折腾的墨迹斑斑。

    对于我,一个看上去七八岁的小丫头坐在柜台里,气定神闲的拿着毛笔在账本上埋头苦干这一看上去比较怪异的事情。赵掌柜对所有提出疑问的客人统一解释口径:“她是我家远方小表妹,早慧的很。她说她喜欢记账,她家人就送她来我这,纯当来我这玩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