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秘闻录 > 第71章 岁在甲子

第71章 岁在甲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在和各大渠帅安排事务的张梁在恍惚中感受到南山外泄的那一点点灵气,脸色当时大变,扔下一干人急急回了后堂,转廊时发现他们二人还是坐在门外,不由得出了口气。

    张梁走得急,没注意到偷偷跟上来的马元义,这厮缩在张梁身后,瞟了一眼南山和小六,轻轻对张梁呼了口气,给张梁吓得亡魂大冒。

    他急急地捂上了马元义的嘴,伸出食指竖在嘴边,整个脸都没什么血色了。

    等到给马元义拉远了,张梁这才如释重负般地大口喘了声粗气,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马元义在旁边小心翼翼地,“三爷?那两位是?”

    张梁弓了弓身子,拄着膝盖站起来,叉着腰回了句,“讨债的。”

    “什么债?元义手中有些钱财”

    “命!”张梁扔下这句话便开始往外堂走,马元义如遭雷击。张梁走了两步见马元义没跟上来,又回过神来冲他不耐烦地摆手,“赶紧跟我走,以后内堂少来!”

    再回到堂上时,张梁的面色已经恢复调整完毕,倒是马元义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惹人注目。张梁咳嗽了一声,“诸位,你们今日过来探望大哥、二哥,让三爷我非常欣慰。今天闲话也聊得差不多了,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我大哥的安排。”

    众人见张梁脸上是少有的正经神色,全都不自主地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大哥、二哥目前正在闭关,前几日传出字条来,叫我代为转告。”张梁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有三事,一为各渠帅要继续救苦百姓,治病散财,博取民心,发展信众,以青壮为先;二为各渠帅要联络各管辖区域内的政要,持续降低朝廷的警惕性;三为各渠帅根据不同情况适度煽动民怨,为大事做准备!另外,加密加多各地的‘甲子’字样,以免届时调度失据。”

    听完这些,众人神色纷纷一震,波才率先鼓掌,“谨遵【大贤良师】之命!”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附和。话,已经不需要说得太明白了。

    张梁看着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见已到正午,阳光正好,这厮学着二哥的模样猛然起身,振臂呼啸,“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众人再度高呼。

    波才还是一脸振奋和不可思议,用膳时挪到张梁旁边来,拽着胳膊问,“果真要为百姓拼出一片天地来了?”

    张梁故作深沉地点点头,“天若不予,我自取之。”

    “三爷,我黑山张燕是个粗人,手下一帮山贼土匪,也都是粗人!不过我从来不劫掠穷苦百姓,专挑阉党狗贼的党羽下手。”张燕拎着酒坛子过来了,说话有些语无伦次,多少还沾些自吹自擂,“现在我手下一两万兄弟,只要教主一声令下!各个都能!”

    波才反身踹了张燕一脚,“你这傻波一!小心着点话!”

    张燕喝多了,这一踹倒是没让他生气,他抱着酒坛躺在地上,继续说话,“若能给百姓们都打出田来,打出地来,打出尊严来。我就没这么多兄弟喽!”这话听不出滋味,有点向往,又有点失落。

    不知怎的,这些话引起了郭泰的共鸣,这位庄稼汉打扮的土匪也拽了个酒坛子,一屁股坐在张燕旁边,仰头就是一大口,“有田地种,有老婆孩子,谁他妈愿意当土匪啊!”

    张燕好像有点伤心,肩膀子一耸一耸的。

    如果说张燕的话没让众人共鸣,那把话挑明了的郭泰彻底燃起来众人心中的火焰。想着自己的遭遇,想着百姓的遭遇,众人的眼眶都多少有点发红。

    眼见场中气氛开始凝重,张梁率先举起一坛酒来,“为了天下百姓!”

    “为了天下百姓!”是高举着的八只手。

    “为了太平盛世!”

    “为了太平盛世!”声嘶力竭。

    “干!”

    这边情意浓,那边思虑重。隐去身形的南山听其对话,观其神色,隐隐中对他们要做的事情有了些判断。他转头对小六传音说道,“出去走走?”

    “去哪?”

    “去他们说的那些地方。”

    “你有病?”

    “看看,一会儿就回来。”

    “那跟你没关系。先报仇,报了仇我什么都听你的。”

    “赶紧,跟我走。”

    南山一拍小六肩膀,俩人便御气凌空往南去了。

    【万物之声】,开。

    刚飞到徐州地界,南山耳根动了动,拽着小六便落了地,动作时二人身上灵气澎湃,转眼换了身形装束,小六成了个车把式打扮的糙汉,南山成了个粗布麻衣的花甲老者。

    “这是哪?”小六瓮声问。

    “徐州。”

    “不可能,徐州多富庶的一个地儿,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百姓?”小六不屑,指着瓮城两旁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

    南山摇了摇头,眼中闪出悲悯神色,用手指了指城门牌匾,小六抬眼一看,不吭气了。

    此时他们二人面前的徐州城,是满城的饥肠辘辘的难民,瘦骨嶙峋、形容枯槁这样的词用在他们身上都道不尽十之一二。

    二人往城里面走了走,突然有股低沉的苦谣传了过来,“小民、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奈何望欲平!奈何奈何!”

    小六捅了捅南山,指了指他身后,是几个小豆芽儿一样的小孩儿聚在一起,旁边是躺在草席上一个同样瘦成麻秆儿的女子,看上去睡着了。南山知道他想干什么,给他使了个眼色,自己又继续往城里走去。

    小六转身靠过去,蹲在地上问那几个大头娃娃,“孩子们,你们在干吗呢?”

    几个孩子有些畏缩,看着小六庞大的阴影往后缩了缩,看上去年龄最大的小姑娘回了句话,并不是小六印象中的清脆空灵,而是另外一种沙哑和低沉,“阿娘睡了,我们等她。”

    小六看着气机已绝的妇女,面露不忍,伸手从怀里掏出两个饼子来,摆成几块儿递给了孩子们。“吃吧,我还有。一会儿给你娘吃。”

    饼子很硬,孩子们咬得满口鲜血,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们牙都松了。

    小六正满心悲切地看着他们狼吞虎咽,身旁突然蹲过来一个男人,后面也隐隐围过来几个人。那人拢着袖子擦了下鼻子,轻声说“兄弟,你这就不仗义了,这几个娃娃我们已经盯了很多天了,现在终于没主了。怎么,你也要横插一脚?”

    小六皱眉,上下打量了那人一眼,没说话。

    那人龇着大黄牙乐了,“你好生浪费,还喂他们一顿,看你这样还没饿几天,以后就知道咯。”

    “关你何事?”小六有些愤愤。

    “嘿,我可是好心提醒你。你这身子骨不错,要不跟我们一起混?”他继续嬉皮笑脸。

    小六冷哼。

    可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如临深渊。

    “没主的孩子就是粮,不如早点吃了,喂也白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