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45章 揍老实再说

第145章 揍老实再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画面继续。

    【完全可以说,东汉末年的乱战,是不输于八王之乱的混乱。】

    【一个不好,乱战过后,东汉也会上演像永嘉之乱的祸事。】

    【但结果却没有,你说到底哪个有问题?】

    画面之人发出质问。

    【那那如果曹操统一北方后,把胡人都给迁出去,还会有后面的事吗?】

    那道声音再次响起。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瞧这话说的,把胡人都迁出去,有那么简单吗!”

    刘备极度无语道。

    不知道胡人到底有多少么?

    保守估计,现在都有数十万胡人分布在三国境内。

    这么多的人,并且分布在各个角落,想把人迁出去,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干嘛要迁?

    现在的胡人,可不像五胡乱华一样凶猛,都老实得很。

    几乎是曹魏叫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一个极为好用的工具人。

    反倒是冒然准备迁出胡人,容易引起胡人的动乱。

    毕竟有些胡人在中原,可是生活了几十年,并且草原上产出的粮食,也不可能一时供应数十万胡人。

    到时候,他们还是得回来。

    回不来的话,那只得化身为强盗与土匪,不断地侵扰边境,掠夺粮食等资源了。

    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迁,不是白费功夫吗?

    有这功夫,还不如想想,如何让胡人变得更加老实。

    明明是后人压不住胡人,却要他们“割肉”,有这个道理吗?

    反正要是他是曹操,就算知道了五胡乱华的事情,也不可能做出迁胡人出去的事情。

    更不要说,曹操这个比他更为狡诈的人了。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这人,是不是没有听前面说的是什么?”

    赵匡胤实在忍不住道。

    前面可是说过,是司马炎亲手打造了鄙视链,是司马越等人主动去勾结胡人的。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之前曹操把胡人迁出去了,又能有什么用?

    在司马炎手上,不是照样会让胡人回来?

    司马越等人,不是照样会勾结胡人?

    这有什么区别吗?

    这一点,后面那个晋朝可是做了演示。

    想当初,唐朝末年,北方的契丹统一了各部落,建立辽国,随后就准备南侵中原。

    结果在攻打幽州的时候,是久攻不下,最后只得退兵北返。

    没有想到,没过几年,那后晋皇帝为了对抗后唐,竟然直接把燕云十六州给送给他们了。

    这两个晋朝,充分向人展示了不管胡人在哪里,想让他们乱华,都是十分容易的。

    对晋朝的皇帝来说,胡人不在中原,那就引进来,不就好了吗?

    最后,赵匡胤如此总结道:

    “胡人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怎么统治啊!”

    画面继续。

    【好,咱们就看看,你所提到的曹操,究竟又做了什么?】

    【首先是乌桓,当时他们和袁绍结盟,起兵祸乱幽、并、冀、青四州,公孙瓒等人都无法抵御。】

    【而到了曹操北伐袁绍,一统北方之后,乌桓非但没有因为袁绍的失败而害怕,反倒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他们多次袭扰曹魏的边境,抢夺曹魏物资,甚至劫走幽州百姓。】

    【最终曹操在郭嘉的建议下,刚刚统一北方没有多久、急需稳定的曹魏毅然决定北伐。】

    【为了应对乌桓的骑兵,曹操亲自带着大规模的骑兵,浩浩荡荡出发了。】

    【但当时正值雨季,道路泥泞,那叫个难走,所以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但即使是这样,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曹军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来到了乌桓的老巢——白狼山。】

    【乌桓一方其实有些放松警惕,毕竟路这么难走,谁会来打他们?】

    【结果没有想到,曹军神不知鬼不觉就到了跟前,只能迎战了。】

    【不过这可是乌桓的大本营,一眼望不到头的乌桓骑兵,围住了曹军,像极了刘邦白登山被围的场景。】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这能一样吗!”

    听到电台再次谈及白登山之围,刘邦不由跳脚道。

    白登山之围,是冒顿单于故意设计,引诱他们进入包围,可谓是做好了万全准备。

    而这个“白狼山之围”,是乌桓放松了警惕,被人摸到老家了,才仓促应战。

    两者完全不一样。

    前者,要不是冒顿单于错估了双方军队战斗力的差距,加上地形的影响,可能原本历史上,他刘邦真就死在那里了。

    后者,仓促应战之间,很多东西没有布置好,以少胜多完全是有可能的。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当时曹操刚刚统一北方没有多久,这个时候决定北伐,确实需要一些魄力啊!”

    唐太宗李世民有些佩服道。

    当时南方众多势力,都对统一不久的中原虎视眈眈。

    这种情况下,曹操却是决定北伐,并且还是亲自带兵出战,可见其魄力之大。

    虽然曹操的人品等方面,他不太好评价,但是光论能力的话,那真的没有话说。

    没有曹操的话,北方肯定不会那么容易统一。

    这样一来,南方也不会那么容易结盟了。

    那到后来,天下是三国鼎立,还是继续分裂,甚至出现五胡乱华这样的祸事,都很难说。

    这一点,从曹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就可以知道: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画面继续。

    【好在曹操观察到乌桓军阵不整,这种情况下,只要“擒贼先擒王”,斩下乌桓的首领,那对方就自动崩溃了。】

    【最终由张辽带头,徐晃、张郃等人奋勇争先,展开了一场数万骑兵的乱战。】

    【混乱当中,张辽一马当先,撕开了一道口子,直扑向乌桓的首领所在处。】

    【随着长枪刺出,乌桓首领以及几名王爷,都被张辽斩于马下。】

    【见此情景,乌桓众人顿时慌了,如同曹操预料般一样,开始溃逃。】

    【最终,曹军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此战过后,乌桓一蹶不振,剩余的族人,不是同化为了汉人,就是融入了鲜卑等族当中。】

    【到了五胡乱华的时候,乌桓已经不见了踪影。】

    【可以说,曹操以一己之力将人家给灭族了。】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灭族了?”

    听着电台,刘邦不由陷入了深思。

    说实话,对于如何灭族,往前的历史当中,并没有太多的例子供刘邦参考学习。

    所以,刘邦一时也有些抓瞎。

    结果没有想到,后面的人却是提供了一个例子。

    “按照这个例子来看的话先得把他们揍老实了,再谈接纳的事情。”

    刘邦这样分析道。

    旁边的陈平不由点头,附和道:

    “虽然教化需要柔和,但那匈奴人天性不和,确实需要先揍一顿再说。”

    周勃也紧随其后道:

    “臣愿效前朝蒙恬之事,深入匈奴,重击他们。”

    在知道了“五胡乱华”的情况后,现场的人,都是有些忍不住想要饱揍胡人了。

    刘邦沉吟了一会,最终开口道:

    “好,招集众将,稍后商讨进击匈奴之事。

    必须先让匈奴知我大汉之强,不敢有侵我大汉之心,再商教化之事。”

    “陛下英明!”

    现场的人齐声道。

    而另一边的戚姬,看着群里胡亥透露出来的秦始皇部分计划,心里不由地感叹道:

    『不愧都是皇帝,思路是惊人的相似。』

    当然,目前看来秦始皇的计划,显然更为血腥一点。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正是此战,曹操一举解决了北方的后患,让他们可以放心地南征了。”

    刘备摇了摇头,有些惋惜道。

    其实在曹操北伐乌桓的时候,他就向荆州刘表提议过,袭击许都。

    结果刘表显得犹犹豫豫的,并没有接受。

    曹操凯旋而归之后,第一个盯上的,自然是荆州这块大蛋糕。

    而随着刘表病逝,其子选择了举州投降曹操,荆州就这么没了。

    被刘表收留的他,也只能抛妻弃子,急忙逃跑。

    好在的是,紧随其后的赤壁之战,彻底阻挡住了曹操南下的脚步。

    否则的话,如今恐怕汉室已失,天下早就姓曹了。

    大清位面,公元1689年。

    “不愧是郭嘉,遗计定了辽东啊!”

    康熙如此夸赞道。

    曹操的北伐,是在郭嘉的极力提议下,开始的。

    而随着曹操北伐成功,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皆选择了北逃到乌桓当中,妄图以乌桓的力量复国。

    谁知道乌桓这么弱,如此短的时间,就败了。

    不得已,两人只得去投奔辽东的公孙康。

    这个公孙康,还有他的父亲,以前仗着“天高皇帝远”,对曹操的封赏什么的,根本不在意。

    直到曹操统一了北方,还那么快地打败了乌桓,公孙康这才慌了。

    慌了的公孙康,正愁如何向曹操示好呢,结果恰巧就有两个功劳从天而降。

    于是,公孙康那是二话没说,就将两个兄弟给斩了,拿着他们的头颅去向曹操邀功去了。

    而另一边,在发现袁氏兄弟又逃向辽东,众将都是劝说曹操,赶紧追击。

    曹操却是表示不用慌,有人会把两兄弟的头颅送过来。

    众将都是不信,结果没过几天公孙康果真送了过来。

    曹操这才表示,其实这一切都是郭嘉遗书当中的计策。

    听此,众将不由纷纷称赞起了郭嘉。

    想到这,康熙又不由地摇了摇头,叹息道:

    “只可惜,郭嘉早逝,否则又怎么会有赤壁之败?”

    这次北伐,郭嘉也随军参与了。

    但胜利返回的途中,可能因为水土不服,日夜行军劳累等原因,郭嘉最终患病去世,年仅38岁。

    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正史当中,曹操北伐乌桓,确实是郭嘉建议的。

    但平辽东之计,究竟是曹操想的,还是郭嘉所出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这一切,都是出自康熙面前的《三国演义》。

    不过有粉丝滤镜的康熙却是觉得:说不定罗贯中,恰好脑补对了呢?

    至少,郭嘉生前肯定与曹操,交流过辽东的问题。

    很可能由于太过私密,所以没有被史官记载。

    画面继续。

    【其次是匈奴,当时匈奴与黑山军等势力合流,试图入寇中原。】

    【当时刚当上太守不久的曹操,被匈奴与黑山军一起围攻,爆发了内黄之战。】

    【这战,是曹操早年当中的代表性战役,算是曹操初露锋芒。】

    【在此战当中,曹操大破了匈奴的首领,挫败了匈奴入主中原的意图。】

    【而等到曹操一统北方之后,又利用高官厚禄成功地招降了匈奴。】

    【后面更是趁着匈奴的单于来朝贺,将其扣留了下来。】

    【同时借机将匈奴分为五部,并选汉人作为司马进行监督,不断地汉化着匈奴。】

    【可以说,匈奴是五胡当中,汉化程度最大的。】

    【这一点,从刘渊自认为是汉朝的侄子,就可以看出来。】

    【甚至,刘渊的谥号还是“汉光文帝”。】

    【这种称呼,换谁都得愣一下,估计还以为是汉朝某个没有听说的皇帝。】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汉光文帝这过分了!”

    刘邦忍不住出声道。

    要不是电台这么说,他都得以为这是汉朝某个皇帝呢。

    但随后,他又摸着自己的胡须,不由点头道:

    “不过,这分化之法,确实可以学一学。”

    将匈奴分为几部分,并用汉人进行监督,同时教化。

    这一过程,如果持续时间长的话,完全有机会把匈奴像前面的乌桓一样,给灭族了。

    当然,曹操能做到分化匈奴,绝不是仅仅因为拿高官厚禄招降了匈奴。

    更是因为在曹操前几百年的时间里,他大汉把匈奴揍老实了。

    所以,现在他大汉要做的,还是先揍匈奴。

    揍老实才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