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初见倾心
司马信在墓前一直待到天边的最后一缕夕阳沉溺方才下山。
倒不是因为他与雷逸明有多深的情谊。
相反,司马信轻蔑地看着眼前的土堆道:你死的这般体面,太便宜你了。
久久不愿离去,只是怕沈自清发觉他在身后跟着会不自在。
司马信前几日得知沈自清今日会到阳霍城,几日不眠不休地将手中的事务完成,马不停蹄地来了。
他连下榻之地都未踏足,先赶来了后山。
他知道沈自清一定会来这。
幸好,他没错过。
事情处理完毕,疲倦感一下如网般罩住他整个身体。
当务之急是找个睡觉的地方。
他不能去驿馆,他来陈瑄说的是他去京郊小住几天,驿馆中居住需要登记在册。
一旦被陈瑄发现,只怕又得惹不少是非。
所以他随便找了家客栈住下,布陈设虽简易,但也算整洁。
打开窗,能看到阳霍城的城墙。
那才是他同沈自清初见的地方。
人倦怠时,回忆便不受控的涌上心头。
世间倒回十七年前。
司马信出身于世家,地位不亚于姚氏汤氏。
发展到他祖父那辈时,世家之间,明争暗斗,乐此不疲、
老人家看透了宦海浮沉,厌倦了世间琐事,决定举家搬进小城,彻底退出世家争端。
当时他才六七岁,本就生得好看,又因天资聪慧却不骄不躁,谦逊有礼,深得家族宠爱。
却因此惹来了杀身之祸,在一次外出途中被一伙窃贼掳走。
那伙人本想借此向他家中敲诈一笔,结果钱还没到手,就因分赃不均起了内讧。
他乘乱出逃,后面贼人追赶,乱中不辨方向,好不容易甩脱那群人,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名叫阳霍城的地方。
城墙下的那伙乞丐们看他衣着华丽,身旁又没有大人,便起了坏心思。
几个头头围起来就把他身上值钱的东西全抢了。
司马信只由着他们抢。他知道他要是反抗,估计少不了一顿毒打。
那样情况只会更糟。
到了晚上,他又冷又饿,蜷在城墙下抱着小小的自己,他觉得自己可能快死了。
这时一个奶娃娃的声音自头顶响起:“喂,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小司马信抬头,面前是一个娇俏的女童,看着和自己一般大,衣着虽不华丽,但看着很干净。
这个女孩子很好看,比自己家里的妹妹还要好看三分。这是小司马信心里唯一的想法。
她眨着大眼睛侧着头看他,见他不说话,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小司马信这才回过神来:“什么”
见得到了回应,小女孩笑了,随便找了一个树枝,在地上比划起来,写了“扶摇”二字。
“我今日读书时碰到这两字,我不认识,你可否能教我?”
小丫头蹲在地上,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
“这两字念扶摇,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一篇:‘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不知眼前女孩的用意,却也老老实实地回答她。
小女孩笑得更开心:“哦,我知道了。”接着转身离开。
小司马信只觉莫名其妙,他好像,被人耍了。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蹦蹦跳跳地跑来,手里捧着一袋热乎乎的肉包。
“喏,这袋肉包算是你教我识字的酬劳,你快吃吧。”女孩笑弯了眼,看他半天不接,一把塞到他手里。
“我知道,君子不吃嗟来之食,但这是你靠知识换来的,不丢脸。”女孩一脸严肃地说。
小司马信这才接过,三口并作两口地吃起来。
接着女孩靠过来,警惕地看了一眼四周围观的乞丐,小声地说:
“没事,你慢点吃,我帮你看着他们,他们不敢抢你的。”
可没等小司马信吃完,便听到一女子的声音传来:“自清,沈自清,回家吃饭了!”
女孩就像一只小兔子突然惊醒:“我娘叫我回家吃饭了。”
“再见了,小先生。”说着狡黠地笑着,一溜烟离开了。
小司马信看着女孩的背影,心里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是失落。
他还没告诉她自己的名字。
突然有一个老先生走了过来,对他说:“小朋友,老夫听你刚才吟的,可是庄子的逍遥游?”
他点点头。
那老先生眼神中流露出赞许:“不错不错,小小年纪便能通读大家诗篇。”
“孩子,你可愿意,跟老夫回家,做我那小孙子的伴读书童啊?”
老人家慈眉善目,语气真挚诚恳,看衣着打扮,倒也不像坏人。
如今当务之急是活下去。
小司马信看着女孩离去的方向,心下一横,跟着老人家回了家。
老人家姓游,司马信在他家待了十年。
游老本就是惜才之人,司马信明理聪慧,通晓古今,因此游老对他很好。
以至于经常有来游府的客人开玩笑,说司马信看着倒像游老爷的小孙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就导致游家夫妇二人和游少爷很不待见他,经常背地里给他使绊子。
为了报游老这些年的恩情,他一直隐忍不发。
待游老离世后,司马信便离开了游府。
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选择返回阳霍城,寻找那个叫沈自清的女孩。
不知道这个女孩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邋里邋遢的小先生。
他不好随意在街上打听闺中女子的名讳,思考再三,决定投身于一家富户门下,做人家的门徒。
他对科考做官没有兴趣,只是门徒行事较为方便。
于是他便投身于雷家门下,结识了雷逸明。
思绪回到现在。
店家小二送了一壶酒上来。
司马信简单谢过,给自己斟了一杯。
想到这个名字,司马信轻蔑地笑笑,接着将酒一饮而尽。
自己最终选择入仕,还要拜他所赐。
那便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