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救命!病娇王爷要杀人 > 第10章 戍边旧事

第10章 戍边旧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景修垂眸,语气淡淡的说:“都是八年前的旧事了,难为陛下还记得。”

    李景隆笑了笑,对眼前比自己高了半头的李景修说:

    “虽然过去了八年,可是皇兄十四岁出征北漠,安抚边界,还留下十万大军镇守至今,这样的少年将军,丰功伟绩,先皇在世时,也多次提起,朕,不敢忘啊。”

    太后听到李景隆又要重提旧事,抬眸摆摆手,让宜寿宫宫里的下人都退出去,身边只留了青樱一个人在侧服侍。

    “皇帝,”

    太后自凤座起身,走到李景隆身边,说道:“你比修儿年幼两岁,当年修儿出征,你才十二岁,怎么倒记得如此清楚?”

    皇帝看了看面前的太后,眼眸冷冷的睨着李景修的方向,说道:

    “皇兄这几日未曾上朝,可知,朝堂之上的诸人,都跟朕说了什么?”

    李景修颔首,不语。

    太后凝眸,看着皇帝说:“不管大臣们说什么,你跟修儿可是亲兄弟,这么多年,兄弟之间的芥蒂还不曾消除吗?”

    皇帝笑了笑,退后一步,徐徐说道:

    “母后,你知道吗?朕坐在皇位上,朝堂之中的大臣们人人口中却只有他景阳王。

    前几日,太傅白时曾上书请奏,要嘉奖皇兄当年戍边有功,如今朕登基,却要请奏再封景阳王为亲王。

    大司马纪元,借由北漠边疆不稳,想要朕再给景阳王加派五万兵马,助他戍边镇守。

    更有太保太尉等人,联名举荐景阳王,让朕准他辅政……

    我的好皇兄,你朝中的人缘威望,可真的让朕羡慕啊。”

    太后闻言皱眉,早已发现不对,她看着李景修,问他:

    “修儿,你和太师长孙博,可有冲突?”

    李景修也心知肚明,他垂眸恭敬的回复到:“儿臣接管京畿要务后,关于京中城防,和太师多有冲突。”

    皇帝闻言顿了顿,对太后说:

    “母后的意思是,这一次是太师长孙博要构陷皇兄,故意离间?”

    太后对上皇帝的眸子,心中微微叹气。

    这位新皇敏感多疑,他自幼就觉得,父皇和母后偏爱李景修这个长子,于是从小到大都处处和李景修作对,处处比较,不甘落于下风。

    太后本来以为,自己的幼子继位成了皇帝,君临天下之后,会冰释前嫌,不再忌惮自己的皇兄。

    谁知,新皇登基,朝中诸人的口舌,反而加剧了兄弟二人的嫌隙,更借用新皇的敏感多疑,成为朝堂斗争的手段。

    “隆儿,”

    太后语气软下来,对皇帝说:“修儿自从八年前从北漠回来,身子重伤,多年未愈,他又比你年长几岁,一直以来,从未有过争权夺利的心思。

    你是他的亲兄弟,你不清楚吗?”

    皇帝笑了笑,沉声说:

    “朕知道啊,皇兄一直是个完美的兄长,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从未争权夺利,所以百姓爱戴,臣民敬仰。”

    太后叹了口气,转而对李景修说:

    “修儿,你们退下吧,哀家今日累了,不想再劝了。

    你们兄弟二人的事情,还得你们自己处理。”

    皇帝拱手向太后行了长辈礼,拂袖转身离开。

    李景修抬眸看了一眼面带倦色的太后,也拱手道:“母后安心,儿臣心中自有分寸,会护着陛下,太师长孙博那里,儿臣自会处理。”

    太后欣慰的看了看自己的孩子,在青樱的搀扶下,转身走回后殿。

    李景修回府的路上,随着马车摇摇晃晃的节奏,不由得想起八年前的那场戍边之战。

    血漠红沙,遍地尸骨。

    十四岁的他就学会在人临死之前的哀嚎里,辨别此人是敌是友,还有多少时间可活。

    他那时候,还没有自己手中的长枪高,两只手的虎口都被敌人的骨头震裂了,厮杀了整整两天两夜,直到最后,一身黑甲上布满血污,早已分不清哪些血是敌人的,哪些血是自己的。

    带出去的十五万军队,最后只剩不到十万人。

    最后一战,他也双目被伤,差点死在大漠里。

    还好,他晕倒之前,幸得一位姑娘相救,将他带回一间布满药香的茅草屋里,为他诊治疗伤。

    只是后来,还没等他眼睛恢复,小姑娘就匆匆离开了,只留下草药,粮食,让他好自珍重。

    当时,他问她:“我们还会不会再见。”

    小姑娘笃定的说:“我会回来的,不见不散。”

    正如石头村里,他对她说的一样。

    不见不散。

    可是八年过去了,李景修用了姑娘的药,吃了姑娘的饭,却从没见过那位救他之人的面容,甚至,他都忘记问她姓名。

    李景修只记得救他之人的声音,清亮温柔,宛若三月春风,徐徐吹来之际,还带着药香。

    也像极了他在济世药房遇到的,清晓姑娘。

    两个人都会用药,宁安王也在北漠戍边,一样的脾气性格,一样的灵动可爱。

    清晓,宁青时,会不会就是,她。

    李景修看着马车外飞掠而过的街景,突然就很想调转马车回到石头村去。

    看着那个青衣粉裙的小丫头,亲口问问她。

    八年前,北漠西凉,沙漠古城,你有没救起过一位双目受伤,流血濒死的少年?

    李景修沉眸,他现在还不能……

    上京考试一月内就会结束,他们约好的不见不散,到时候,他再回去,问清楚罢。

    已经等了八年,如今只有三十日的辰光,他,等得起。

    “王爷!”

    车马外,九思声音有些焦急的说:“不好了,出大事了!”

    李景修蹙眉,冷言道:“说重点。”

    “这次上京考试的主考官,柳云龙柳太尉,刚刚被人发现,死在家中!”

    李景修眸色一冷,嘴角沉下来。

    “去柳云龙的府上。”

    “是!”

    九思应声,自己翻身而上,亲自驾着马车向柳府疾驰而去。

    皇帝刚刚给他安排的任务,这人还没回到府上,监考官就死了。

    李景隆还真是个好弟弟啊。

    李景修心中微寒,这么多年,他这位做长兄的,不管怎么做,总也捂不热他这位亲弟弟的心。

    只因为自己戍边有功,只因为先皇对自己褒奖有加,只因为,李景隆比自己年幼两岁,生性多疑不安……

    李景修叹了口气,抬手抚了抚自己的眉心。

    不管皇帝如何,他还是北周的景阳王,他还是先皇的儿子,还是母后的儿臣。

    这上京,这北周,他管也得管,不管也得管。

    天下太平,海晏河清,这是先皇驾崩前,他承诺给先皇的临终许诺。

    他,至死不渝。

    “九思。”

    李景修开口唤道:“多叫些人,封锁现场,不可声张。”

    “是!”

    “上京考试,如期进行,京城安危,让黑甲卫操办。”

    “王爷……”

    九思有些犹豫,黑甲卫是景阳王的内卫,如今为了上京考试就拿出来护卫京畿,恐怕会落人口舌,得不偿失。

    “上京考试,是为王朝选材任用,不可马虎。如今让陛下再调兵给我,怕是短期内不可行,只能先让黑甲卫便装暗中护卫,不可松懈。”

    九思明白自家王爷的苦心,低声应到,不再犹豫。

    八角车辇疾驰到柳府门口时,原本万里无云的六月晴空,突然就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

    上京,这是要变天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