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林喜月慕二月花
陆秋鸣把一个特制的脚环套在了婉约的脚上。
“这脚环有什么特殊作用吗?”林喜月问道。
“这个脚环集成了微型全景式摄像机、录音系统、远程定位系统和太阳能电源系统,功能十分强劲,却又非常轻便,重量和普通的鸟脚环差不多,重了会影响鸟儿飞翔,太轻又无法集成那么多的功能设备,还需要有高强度的抗摔防水性能,不容易损坏。所以别小看这个小小的脚环,其技术含量完全不亚于一架最新版的高性能大疆无人机,当然它不需要飞行动力,脚环外壳的太阳能电板可以支撑这个小设备不间断运行,也可以监测婉约的健康状态。”
包括婉约在内的总共七只乌鸦,全部都套上了脚环,被陆秋鸣一一放飞。七只乌鸦聚在一起围绕着陆秋鸣两人和它们的家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啊——啊——几声后,便振翅向西飞去。
“说真的,这些乌鸦还是挺通人性的,虽然有时候很聒噪,但真离开了心里倒很舍不得。”林喜月说。
“天空才是鸟的归宿,鸟儿和人一样,都是向往自由的。”
“你是不是被某大师洗脑了?就学着那些居士放生。”
“你想多了,说实话,我们虽然在一起好多年了,但你从来没有真正了解我。”说完这话陆秋鸣有些懊恼,却又没有解释。
“好吧,可能是我没理解。你想说就说,不想说就算了。我是觉得这些鸟儿都挺可怜的,为了你的研究全被关在这里,乌鸦放了也好,就当放生也是一件大功德。”
“放生不要想什么功德,功德是不存在的。但凡当你想着是为了自身的功德利益去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本身就没什么功德可言。最好的态度应该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果为了自己得到好报去行善做好事,那么这种善就是伪善了。”
“好啊,那我们把所有鸟都放了吧!”
“好!这也是我想的。”
说完陆秋鸣打开了大鸟笼的大门,两人都进到笼内,把蓄养的上百只野生鸟儿往笼门处驱赶,全部鸟儿拥挤着从笼门飞了出去。瞬间头顶的天空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鸟儿们的欢乐也是可以传染的,两人相视而笑,又看向各自飞散的鸟儿,不久最后一个鸟影的黑点也消失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湛蓝色的天空。
“这电总是来来停停的,鸟儿也都放走了,以后的工作怎么办?”林喜月问。
“研究鸟儿,必须深入大自然中去,而不是在实验室里。其实所有自然科学的研究都一样,特别是我们研究动植物学的,最终都要回归到现实的大自然中去,科研成果才有意义。”
“你的意思是?”
“我要深入炎龙降!你不用跟我去,风餐露宿是难免的,我也照顾不了你。”
“原来你是想要和我分开,看来我是真的没有了解过你,但你又理解过我吗?”
“也许也没有。”陆秋鸣淡淡地说。
“要是我愿意和你一起风餐露宿呢?”
“但我不愿意你跟着我吃苦受罪,也没有必要。而且没有相关部门许可,你也进不去我要去的核心地区。”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你去吧,我不在乎。”林喜月说。
“不是这意思,我们还是可以每天随时联系的。”
“你确定离开后还能每天联系我?”
“我确定!”
“只怕到时候有心无力。”
“只要我还活着,就会有心又有力。”
“那要死了呢?”林喜月说着突然哭起来。
“我死不了,命大着呢。”陆秋鸣信心满满地说,“炎龙降又不是无人区,炎龙降拥有中国最好的生态环境,现在各种基础设施也都已经很完善,山顶机场都通航很多年了。我会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深入普通游客禁止入内的区域。炎龙降是动物的天堂,我必须要去。你不要这样,不要生离死别的样子,我一定会好好地回来的,你在家等我的消息。”
“那你什么时候走?”
“明天就走。”
“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不能确定,我搞清楚炎龙降白色乌鸦的秘密的时候,就肯定会回来。”
“搞清楚这有意义吗?”
“搞清楚这难道没意义吗?”
“我觉得没有意义!”
“那什么有意义?”
“我怎么知道!”
“世界上任何所谓的意义都是人自己赋予的。这个宇宙天地之间,做任何事情,并没有绝对的意义可言。一个人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在别人看来都可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就像每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冒着生命危险都想要登临绝顶一样,有多少人倒下成为了登顶途中的一个路标。当你问他登山的意义是什么时,最好的回答永远是:因为山在那里。”
“不,我觉得只有爱才有意义。”
“爱有什么意义?”
“因为有爱。”
“是的。因为有爱才会爱,因为山在那里才会去攀登,这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爱得深沉,所以我们就会去做任何我们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你做任何事情,我都只能无条件支持,虽然我不确定是否值得。”
“谢谢,值不值得也都只是关乎自心。”
“即便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都会接受。”
“世界的变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接受又能如何?任何人都是只能接受,不接受是和自己过不去。”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林喜月还在睡梦中。陆秋鸣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李,轻轻吻别妻子。妻子发出梦呓的几乎听不到的声音:“不要走,我怕见不到你。”
陆秋鸣听不清,确定妻子还是睡着的,便静俏俏转身出门,转动门锁不发出任何声音地带上了房门,又静悄悄走下了楼。
两行无声的清泪顺着林喜月的眼角流向耳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