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林喜月慕二月花_2
炎龙降红坪机场,位于炎龙降林区红坪镇温水村大草坪将军寨山顶,海拔高度2584米,是华中地区唯一的一个高高原机场。机场由相互连接的五座原海拔2600米以上的巨大山峰被整体截去山头,并填平六道山谷建成。从这里起飞的飞机好像是从空中起飞,降落的飞机也像是降落在半空中一样。值机大厅人字形穹顶上启功体的“炎龙降”三个字气势非凡,直插蓝天,使整个机场看起来如顶天立地一般。
飞机穿越一望无际的原始丛林的海洋,看不见广袤的林海中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相传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就是在这片高山峡谷间尝遍百草,寻药医民,找到400余种良药,并编撰了《神农百草经》。陆秋鸣走出机场,科研院的接机专车把陆秋鸣接到炎龙降公园管理局安顿下来。
科研院负责野生动物研究项目的主管刘高岩代表研究小组欢迎陆秋鸣的加入,刘高岩向陆秋鸣介绍了科研院关于炎龙降众多白化动物现象的研究情况。
“你一定听说过炎龙降野人的传说。”刘高岩道。
“当然听说过,传说人尽皆知,只是不知道内幕到底是什么。”
“根据目前拍摄到的影像分析,这是一个新的灵长类物种,我们将其归为长臂猿科,是炎龙降独有的白化珍稀物种。其智力超群,明显高于普通的长臂猿,只活动于被保护林区密林深处,极为少见。”
“我们能统计到的到底有多少种哪些白化的野生动物?”
“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在这处区域内到处都是。”刘高岩指着炎龙降林区地图的一片被保护区域,那是一大片严禁普通游客涉足的未开发地区。“1954年时,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第一只白熊,科考团队便开始有组织地深入考察,因为经费短缺,上世纪知道的人还很少,随着旅游地区的开发,参与科研考察的人也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开展得更顺利了,至今已统计到的有238种白化动物物种,而所谓的野人其实也就是一种白化的长臂猿,会直立行走,远看就如人形。”
“为什么会在这里发现这么多白化的新物种,和未白化的有什么具体区别吗?”
“这就是关键所在!可以说,这里所有的动物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每一只都珍稀无比。”
“是的,据我了解,除了白熊,这里面还有白蛇、白鹿、白麂、白色竹鼠等。这些还是比较好理解,有人指出是炎龙降的气候环境所致。”
“你了解得没错,据我们之前分析,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导致植被非常茂密,茂密到遮挡住了阳光照射。所以居住在这里的动物们终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丛林环境中,导致患上白化病。这一说法乍听是有道理,但说给非专业人员听都没人信服,何况是像陆老师您这样的动物学专家呢。”
“但白色皮毛的动物到处都有,并不是炎龙降所独有。”
“不那么简单,这里的白色物种并不单单只是皮毛颜色白,它们白到眼睛以及唇舌都和普通物种有明显差异。就像东亚人种和高加索人种,是明显不同的。”
“你们还发现有白色的乌鸦是吗?”
“是的,这才是更无法理解的,地上走的我们可以说是缺少光照引发的变异,但天上飞的不至于也缺少光照引起吧。”
“这也是我来这里要研究一个主要课题。”
“那您打算如何开展工作呢?”
“我要住到这片密林深处去。”
“这里面危险重重,我们都是团队前往,还没有人独自住里面过。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上面有规定科研考察不能留下任何人为活动痕迹。”
“没问题,我只需要一套户外装备,也不需要团队,我一个人就可以。”
“在以前原则上这种探险式科考申请是不被允许的,只是因为现在随着太阳活动周期进入特殊时期,预计地球自然环境将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为了保护性发掘炎龙降的科考资源,才特批符合条件的志愿者紧急报名参加。你是本次活动唯一一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恭喜你。你需要的装备我们都已经给你准备好,你先在公园管理局这边休息准备好,可以按自己的时间出发,我们会给您提供后勤保障,只要随时保持联系,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今年的暖冬比春天还热,事实上冬天已经消失。别说下雪了,所有人面对的是全年全国无霜期的事实。这里是炎龙降腹地,距离公园管理中心约五十千米,茂密的植被自动调节了这里的气温,使得这里的变化比外界小很多,进入古木参天的林地,遮天敝日的丛林深处还是让人感觉一阵寒凉。
这片特殊林区正是公园管理局划出的所谓白化动物特别保护区,方圆大约150平方公里,是占整个炎龙降森林公园约二十分之一面积的核心地段,保护区内大大小小分布了200余座山峰,峡谷沟壑纵横交错。单车道的巡山公路环绕特别保护区一圈,这条巡山公路外围是更为宽广的森林公园保护区,无关车辆和行人被禁止进入这条公路,公园管理中心对路面进行全天候全路段无死角监控,连一只小野兔或小松鼠进出都逃不过监控系统,更别说人了。巡山车将陆秋鸣送至15号停车点附近,同时将下车点作为陆秋鸣的生活用品补给点,所需的补给物资将由巡山员放在这里路边的消防柜内。补给点位于一个山坳底下连着的一大片较为平缓的林地边缘,是进入特别保护区的一个理想入口。
陆秋鸣带了一个大号登山背包和一个单人帐篷,户外救生装备齐全。虽然出发前和一路上送行的刘高岩已经交代了很多,到下车点后,刘高岩还是有些不放心,跟着陆秋鸣往林地深处走了约五十米,到了一段陡坡前,陆秋鸣道:“刘主管,您就到这里吧,后面我们随时联系。”
“你千万要小心谨慎!”
“你放心,不会有问题的。我有充足的户外生存经验,这种地方对我来说就像回家是一样的。”
“主要是这里面还是可能有猛兽出没,虽然我们没见过。”
“不用担心,我知道怎么应对的。”
“请记住,任何时候,个人生命都是第一位的,你可以做任何事,不用管保护区的条条框框。这句话只能在这里对你讲。”
“知道的,谢谢。”
“你现在就是这里事实上的森林王者。”
“是的。”
“那我回去了。”
“回去吧。”
目送刘高岩折返回公路边,陆秋鸣便正式开始了他的单人探险秘密考察之旅。陆秋鸣喝了一口水,整理了一下行囊,便往陡坡上走去。走了大概有一个小时,树木越来越高大。因为有大树荫蔽的缘故,密林里几乎没多少矮树灌木,地上只有厚厚的落叶,虽然没有路,倒也很方便行走。陆秋鸣走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放下行囊,给水壶装上了溪泉水,再沿着溪流上行。走不多久,只见一道白影从前方树枝上一晃而过。定睛看时,原来是这边树上蹲着的一只猿猴,看到陆秋鸣向它走近,便以极快的速度窜到了溪流对岸的树梢上了。
这里真是动植物的天堂,各种巨大的珍稀树种应有尽有。到处可见高耸入云的华山松和巴山冷杉,缀满红果果的山樱桃,一丛丛的箭竹,还有锐齿栎、山柳、扇叶槭等树木。一不小心踩到野兔窝,一只白色的野兔从脚边飞快地逃走了。
一个疑问在陆秋鸣脑海形成:难道这里所有的动物都是白化的物种吗?但不久后,便看到了几只正常的灰色野兔和松鼠,打消了陆秋鸣心中的疑问。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一望无际的碧绿世界,啾啾不停的鸟鸣声更是让陆秋鸣精神百倍,放松无比,从早上走到晚上也一点都不觉得累。陆秋鸣脑里只留下《寒山诗集》的两句:“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陆秋鸣晓行夜宿,计划摸遍到这片保护区的每个山头和深沟。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时间,陆秋鸣每三至五天更换一次露营营地,每次扎营后,每天以营地为中心,往不同方向进行往返式探查,每天行走一个方向。帐篷一般会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每换一次营地,便回到补给点给自己进行一次食物补给,将管理中心准备好的补给背回营地。
得益于无盲角的全球6g星链卫星通讯网络,既便身在最偏僻的原始丛林深处,网络信号都是畅通无阻的。陆秋鸣准备了两个户外太阳能充电器为通讯设备供电,陆秋鸣每天都和科研中心的刘高岩保持着联系,也和林喜月发信息或通话或视频相互报平安,聊慰相思之苦。但因为受间歇式的停电和停网络影响,在停电的那几天总是无法实时联系,也是最让林喜月担心的日子。
春天总是让人多情,而离别的春天又让春思抹上伤感的颜色。转眼已是二月,农科院里的白玉兰花已经缀满了枝头。又是停电的一天,林喜月抬头望着巨大的树上洁白的花,离情别绪不禁涌上心头。陆秋鸣走后这段闲来无事的日子,林喜月老是想起陆秋鸣的那只唤为婉约的乌鸦,于是研究一些婉约词,喜欢上了李易安和李后主。便自艾自怜地作了一首《卜算子二月花》:
“春恨随春风,二月花如玉。
谁见娇影开似雪?飘落冰清处。
柳丝凭空垂,欲解芳菲树。
缕缕香魂东风传,去向西门付。”
林喜月作完词的第二天电来了,这是陆秋鸣只身进入林区第十七天的日子。不幸的消息传来:陆秋鸣失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