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退回
伴随着秋风让人倍感瑟缩的凉意,叶脉逐渐被参透直至边缘开始泛黄,季蓝栀发觉秋天已经来了。
她摇摇头,已经是需要开始准备保暖的季节了。
季蓝栀一个人兀自坐在椅子上,椅子大到她屈膝坐在那,脚掌都可以放在椅子的座位上。
窗户被她打开一个缝隙,秋风往里吹的时候捎带一两片叶子落在窗台边缘,再过一阵风的时候,叶子已经被吹落。
如果不是曾经亲眼目睹,或许也不会发现秋天竟也是这样来去不留痕。
十月末需要迎来的是期中考和三中校庆,为两件大事校领导在安排顺序的时候属实头疼。
感觉不管把期中考试放在校庆的前面还是后面,学生的心态都属于比较浮躁的状态,不一定可以考出比较理想的水平。
后来在斟酌间,秉持着考完可以轻松一下的原则,还是把期中考提前,彼时广播里和班里老师都三令五申要以考试为先,可一副副看似平静的皮囊下隐藏着巨大的热浪。
这是少年独有的躁动,那个年纪所有情绪都还不会隐藏。
十一结束回到学校以后,不出意外张贴榜单,季蓝栀没有着急看自己的,似是无意往最上面看。
班级排名:1,施宁晨。
年级排名:8。
这个成绩,一般人看了首先要先愣两秒,季蓝栀仓促看了一眼,低眸去寻找自己的成绩。
年级排名242,班级排名22。
她的心一下子沉下去。
一个年级一共13个班,九班一共40人,年级一共五百多个人。
她这个位次,已经往后挪了。
前面最瞩目的位置,是她喜欢着的人。
可是距离,真的很遥远。
上课的时候,老师特意点名了施宁晨,在说完他之后加了句“保持这个成绩,期中考进实验班没什么问题”。
实验班进人是每次在期中考和期末考这两次大考之中对普通班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选拔,要求连续两次考试进到年级前三十方可进入。
一般年级前列的位置都是实验班统领,第一张榜单由上至下整齐划一的数字就是赤裸裸的展现。
上个学期末的期末考试,施宁晨卡在三十的位置上,如果这次期中考再次进入前三十的话,就有进入实验班的资格。
而对于那个年纪的学生来说,“实验班”这个噱头,无疑是锦上添花的,所以每个人也在暗中使劲,争取到可以实现跨越的机会。
彼时大家的目光充斥着艳羡,甚至让人觉得有意思膜拜神圣的意味聚集到她前面坐着的人身上。
明明不是望着她的,却让她倍感压力。
季蓝栀只能攥紧手里握着的笔,好像这才是眼前的她,能唯一抓住的东西。
她从未如此迷茫过,明明手下压着的是试卷,可她却觉得她在将人生作答。
而眼下这道题的答案,是无解。
-
这是凌语加入天文社以后他们第一次整体彩排,为了节目的保密性,彩排室过一组进去出来一组,然后下一组再进去。
等节目排单拿下来的时候,天文社的节目在压轴,七个人里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作为开场和结尾能留下一些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最后出场前面已经消耗了一部分同学们的热情,不一定最后能有很好的效果。
每一组进去以后只有几个负责这方面的老师,在第一次排练之后会给出自己的建议,年级组长和教导主任也在里面监督试排。
七个人找了一个小角落默默思忖自己需要做的那一部分,相比于其他组,这组安静得出奇。
其他组时不时往这边瞟,施宁晨默默走到他们中间,挡住了大部分的空隙。
季蓝栀注意到他的动作,在他往那边迈步子的时候嘴角就动了一下,不受控制的。
目光全部放在一个人的身上时,是看不见自己的。
正如此刻。
可他们如今努力的现在,等到最后一组彩排的时候,却被教导主任指点了一番。
季蓝栀垂眸,视线只扫到他微微发福的肚子上面,下面紧紧勒着一根皮带,像是口袋松散间乍然收口,唇角不自觉绷着。
“你们这个节目有点长,建议缩短一点。”
教导主任揣着手站在发言台的一侧,目光里掺杂的意思说不清道不明。
堪堪留下这一句,零星的夹杂几句别的老师给出的意见,作为学生的他们偶尔回应,而一直站在前面的施宁晨在听完所有意见之后不卑不亢往前迈了一步。
“我记得之前给的标准是二十分钟左右一个节目。”他看向教导主任,语气仍旧是不平不淡,“我们刚才大概用时在二十一分钟左右,除去挪动设备和准备的空挡,是不在超时范围内的。”
施宁晨若无其事地撇了一眼表,仍旧读不懂那语气里背后是什么样子的情绪。
一时间场面出奇的静默,直到他们离开的时候,总觉得有朵乌云在头顶。
入秋以后,天开始越来越早就黑起来,此刻天上已经开始呈现一种阴霾的灰色,季蓝栀匆匆赶回家还可以吃上一顿热乎饭。
不知是不是她太过敏感的原因,总是隐隐觉得邵若絮和以前不一样了,想到这里,口里的味道开始变淡,以往吃起来食髓知味的东西此刻也如同嚼蜡。
她擅长隐藏情绪和心事,是因为她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因为这份不信任,所以她在没有彻底防备之前不会主动露出自己的底牌。
筷子横放在碗边,季蓝栀难得出神。
就连在喜欢的人面前也是这样,不敢把心事透露一角,所以每次她看着邓青稚站在施宁晨座位旁边和他闲聊的时候,总是艳羡。
艳羡对方的大方,但她不能阻止别人靠近施宁晨,甚至不自觉喜欢上他。
她本来唯一能守住的就是自己的心,现在那颗心也已经丢出去了,不在她身上。
晚上的时候,季蓝栀再次把窗户打开,舒爽清凉的气息涌入,只穿着一条睡裙的她感觉皮肤上正在起鸡皮疙瘩。
冷的,但她没关窗户。
她是贪凉的。
如果可以,她也想是贪心的。
……
天文社因为所谓的时长问题被老师要求缩减这件事贺郁渊本就不平,放学的时候推着自行车一边和施宁晨嘀咕。
“我说教导主任是吃枪药了还是看我们不顺眼啊,前面一个舞蹈社排练加意见早早超了二十分钟,都快一节课时间这他倒没说时间长。”
施宁晨依旧云淡风轻把车锁收好,等出了校门以后直接坐上车,脚踏板轻轻一踩车子就往前去,贺郁渊在他旁边骑车,话都落在疾驰的风里。
“这倒也正常,毕竟天文社在所有社团活动里太小了。”
耳侧风声扫过,施宁晨下意识提高音量,尾音落在风里,听上去像是含了腔调。
“不过嘛,也没多大事。”
施宁晨补了一句,看向前方的时候他的目光很亮,似乎这不算什么难题似的。
“他说时间长,我想了下可以把最后那段献词删去,保留前面大家参与的部分。”
“别啊,那段词你也整理写了又改很久,现在删去,估计大家都不会同意的吧。”
施宁晨沉默了,但目光仍旧向着前方,如果不是他握着把手的动作偏移一瞬,还以为他没听到。
贺郁渊有一瞬间被施宁晨的这句话所震惊,在一开始这个节目准备的时候,施宁晨写了一段话,一开始他想交给一个人最后可以诠释一下,可他没想到除了他意外的所有人,都希望施宁晨可以去读。
因为他,就是这番话最适合说出口的人。
季蓝栀也是因为这一段话,更加加深了对他的喜欢,优秀的光,是会驱使人靠近触摸的。
少年骑车的身影消失在街角尽头,那一抹珍贵的白,是叫人忘不掉的。
-
国庆假期过后除了最后比赛的一周,中间的两周要不停过彩排修节目,为了诠释最好的校庆氛围和结果,学校方面也格外重视节目的品质和质量。
至于快要到来的期中考试,明显有些学生已经开始心不在焉,这之间许国胜不出意外的发了一次脾气,纵使平时笑面虎的形象已经根植在学生们的心中,可一发火提高声调还是忍不住让人抖三抖。
等第二次彩排的时候,施宁晨并没有加上最后的献词,时间不出意外要缩短很多,教导主任并没有说些什么,只是摆摆手说可以就让他们离开了。
等出彩排室的时候,贺郁渊没忍住和他说:“你这是何必?”
“对啊社长,我觉得那段词是精华的部分,不应该删去的。”钟冉澄也微微皱眉,“前面的段落可以缩减,但是把最后这段删除,真的不行。”
季蓝栀点头的同时望向施宁晨,刚好他偏头往这边看,目光对上的时候,季蓝栀率先转了视线。
像火花擦过衣角,掀起心底的烧燎。
剩下几个人基本也在说,都是让施宁晨不要舍掉最后那段献词。
这个时候,他们出奇地统一意见,施宁晨抿着唇没说话,只是在最后分开的时候说了一句谢谢。
等到他回家的时候,自己一个人仰躺在床上,把被子拉到脑袋上面,等到憋气憋不住再拉下来,和那种因为跑步而消耗氧气的方式差不多。
这是他很奇怪的解压方式。
这种时候,他总会想一些奇怪的事,比如现在,他脑海里反复滚动那一段献词。
他有比较大的理想,也有自己的私心,这些只有他自己知道,也只有自己要去达成。
作为社长,作为这次或许是高中最后一次可以为天文社做出的事情,他更希望多把展现的机会留给剩下几个人,但那个时候,又是所有人把他从自己圈定的力排众议里拉出来往上送。
说不触动也是不可能的。
他坐起身,摊开眼前的卷子,目光逐渐变得坚定,窗外升起的星光也曾见证他这副模样。
那一夜,似乎黑暗下并不算平静,每个人怀揣着不同的心事入眠,同一片天空之下,心思各异。
十一过后,备战期中考试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这次考试排名照旧是算在大考里,紧张的神经同时又对校庆充满期待,就像把绷紧的弦放在冰水里震颤。
临近期中,就连原本还算自由的周六补习也逐渐打上强度和难度,这个时候季蓝栀才感觉到三中作为宛樟重点高中的压力在哪里。不只是学习方面的,还有周围环境和同学方面的。
她没有多联想自己上次的月考成绩和排名,那次之后确实给自己带来一些打击和压力,加上这一份暗藏于心的喜欢,到了嘴边最后都缄默。
就这样带着略有些焦灼的心情参加了期中考试,两天的考试第二天结束以后时间还算早,需要校庆排练的社团会进行第一次整体大联排。
考过试的走廊都比平时热闹,三五成群说着答案,试卷不收上去,每个人都答案在原卷上都有痕迹,找一个台子验算着。
季蓝栀看见有实验班的同学正在争执答案,看见施宁晨路过叫住了他。
她那个时候刚打完水想回班收拾东西,可是看见那个背影自己又不舍得挪动脚步了。
手里的水杯是开水混温水,不算凉的热度靠在手心,加上思绪迁移,感觉每分每秒都被放慢动作。
施宁晨似乎和他们认识,眉目间敛着情绪,似乎有些无奈,身边的男生露出牙和他说了什么,然后就看他把笔放在施宁晨的掌心。
他们背对着走廊在尽头的小窗台上算着答案,施宁晨弯着上身,可是就是那样一道身影,窗外此刻有落叶,有落日,都是他的背景板。
我眼里的春夏秋冬,都是借着你的身影领略那些风光,不管是春的初绽嫩芽,是夏的枝繁叶茂,还是秋的落叶蹁跹,亦或是冬的摇落飘雪。
是你在的地方,才是我认知里这个季节来临的时候。
原来看一个人,也会有下意识躲避,不够明亮,不够大方,只有内心虔诚自知。
这是喜欢这件事需要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