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高自期许亦惨败,绸缪帷幄西魏安
次日拂晓,满天星斗尚未散尽。但是右卫将军蔡俊图快步走进大丞相高欢营帐外,,抱拳行礼焦急说道:“大丞相,末将有要事需即刻禀报。”
大丞相高欢急忙起身离床,随便披了一件外衣大步流星来到帐外开口询问道:“发生何事?”
右卫将军蔡俊图实言相告道:“宇文泰亲率一万兵卒急速向我军驻地袭来。”
大丞相高欢生气说道:“宇文泰欺人太甚,竟然如此小看本大丞相!只带区区一万兵卒便敢突袭大营!”然后他对右卫将军蔡俊图吩咐说道:“迅速集结步兵五万骑兵五万,与本大丞相包围宇文泰,务必将其生擒活捉!”
右卫将军蔡俊图试问道:“是否告知司徒侯景?”
大丞相高欢斩钉截铁信心十足摆手说道:“此等瓮中捉鳖,易如探囊取物,何须告知侯景?你与段荣陪同即可。”右卫将军蔡俊图行礼称是恭敬退离。
一炷香后,大丞相高欢坐在宝马良驹上,带领十万大军离开营地,正面迎击抵挡敌军。
与此同时,定安公宇文泰远眺看见高欢带领众多兵卒离开营地,情不自禁嘴角上翘,然后高举右手向后一挥,这一万骑兵立即止步,向后转身井然有序撤离后退。
大丞相高欢坐在马上看到宇文泰带兵后退,不可一世夜郎自大道:“此等孩童把戏,岂能上当中计?”随后侧身对左卫将军段荣右卫将军蔡俊图命令道:“缓行追击,以防宇文泰诈退引诱。”二位将军行礼称是。
就在这时,突然身后响起马蹄阵阵,众人立即回身望去,约有一万骑兵奔袭而来。定睛细观,原来是司徒侯景与其异兄大哥折冲将军宋子仙与二哥扬烈将军郭元建。
司徒侯景来到大丞相高欢面前抱拳行礼恭敬说道:“听闻宇文泰有序后撤,故而担忧此乃诱敌深入奸计圈套,设有伏兵突袭大军。因此末将私自领兵前来一探究竟。”
大丞相高欢刚想负气回道此等雕虫小技自己岂能上当受骗,但又转念一想,昔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便是伤了群臣拥君之心,致使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镐京时,只有些许少量诸侯前来救援。
回想近来自己着实有些薄待苛责侯景,所以大丞相高欢微微一笑柔声细语道:“将军如此关切珍视本大丞相,深感肺腑动人心弦。”
司徒侯景见其对己态度终于有所好转,故而笑逐颜开抱拳行礼谦卑说道:“守护大丞相乃末将应尽之责。”
大丞相高欢笑着点了一下头,随后说道:“众将听令,缓行追击,活捉宇文泰。”在场所有将领兵卒行礼称是从命而为。
半个时辰之后,双方一直保持一定距离紧追不舍,一众人等来到一片茂盛繁密芦苇丛。大丞相高欢单手一指芦苇丛自信傲娇道:“宇文泰定命兵卒偃旗息鼓埋伏在此。”
右卫将军蔡俊图抱拳行礼恭敬说道:“宇文泰势单力薄,势必怀抱必死决心。然此渭曲芦苇茂密如林,亦又泥泞不堪,两军交战定是不能拼尽全力。不如与其对峙,而后暗中派遣精兵突袭长安?”
可是大丞相高欢再次环看这片芦苇,自以为是目无余子不屑说道:“无需如此大费周章?何不纵火将尔等悉数烧死,亦又不费一兵一卒。”
话音未落,司徒侯景皱眉说道:“此举定会将宇文泰尸体烧成灰烬,谁会相信他是宇文泰?”
大丞相认同地点了一下头。在其举棋不定踌躇不定之间,左卫将军段荣不可一世趾高气昂道:“我等人多势众百一擒一,何须畏惧这小小芦苇丛?”
此言一出,大丞相高欢下定决心单手举起手中宝剑大声命令道:“活捉宇文泰者,赏金千两!”
其所带五万步兵争先恐后冲进芦苇丛,大丞相高欢更是纵马前行身先士卒。这时,二哥扬烈将军郭元建也打算催马前进,但却被三弟司徒侯景阻拦说道:“切莫前行。”
二哥扬烈将军郭元建百思不得其解,皱眉询问道:“为何?”
司徒侯景耐心解释道:“此次斩首宇文泰唾手可得易如反掌,但若我等不遗余力,便是在与大丞相争抢功劳。再者,大丞相对我态度略有好转,因此不可虎口夺食龙头锯角。”随后亦又转身命令自己所带一万骑兵道:“原地待命,不可前行半步。”
二哥扬烈将军郭元建气的七窍生烟抓耳挠腮,但却不敢抗命不遵,只能眼望秋水般地看着其他人等龙腾虎跃不甘人后地冲进芦苇丛。
与此同时,定安公宇文泰亲自擂鼓振奋军心,因此西魏兵卒士气大涨勇敢杀敌。反观东魏大丞相高欢所带兵卒,上至将军下到兵卒,无不自恃人多势众稳操胜券,故而行动毫无章法,乱了阵型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俨然一副散沙局面。
这时,赵郡公李弼率领一支骑兵径直冲向聚集一处东魏兵卒,将其一分为二首尾不能相顾。定安公宇文泰一边擂鼓一边高声叫喊道:“捉拿高欢者,赐爵封地,赏金万两!”
这三万西魏兵卒听闻此语,激动不已兴奋难耐,全部冲向大丞相高欢。虽然心腹左卫将军段荣右卫将军蔡俊图拼死反抗以身相护大丞相高欢,但却因为大势已去败局已定,无用回天之术。
与此同时,司徒侯景见势不妙,立即回身命令道:“极速前行,保护大丞相。”说完自己一马当先冲进战场,拼命厮杀来到大丞相高欢面前抱拳行礼快速说道:“末将护送大丞相离开此地。”
大丞相高欢恼羞成怒凶狠直视定安公宇文泰,但却无计可施望洋兴叹,只好愤恨愁闷地调转马头撤离这片芦苇丛。
定安公宇文泰将鼓锤放到战鼓之上,随后飞身上马高举手中宝剑大声喊道:“斩杀高欢!”这三万西魏兵卒因为身上只有三日口粮,所以人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全然不顾生死存亡冲向大丞相高欢。
虽然大丞相高欢因有众位将领士卒保护平安无虞,但是所带东魏兵卒死伤大半,粮草辎重更是弃之不顾。
约有一个时辰,大丞相高欢等人来到河边,竟却发现只有三艘渔船。这些东魏兵卒求生欲望大于顺从听令,无视军令原地待命,全部扑向这仅有的三艘渔船。
左卫将军段荣右卫将军蔡俊图分别站在大丞相高欢两旁,一边保护其性命安全,一边嘶声裂肺叫喊道:“不许上船!待等大丞相渡河之后,尔等再行过河。”但却无有一人听从指挥。
大丞相高欢环看眼前景象,悲从中来懊悔自责道:“若非此前那般傲睨自若高自骄大,焉有今日为山止篑功败垂成?”然后单手拭去眼角泪光悲痛欲绝道:“咎由自取罪有应得,高欢无有辩词自护。”
站在一旁的司徒侯景见其反应如此,甚是焦虑不安心中暗自说道:“我从无名小卒一路追随高欢官至司徒,若是高欢就此败亡,我亦灰飞烟灭。故而应当与其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断然不可让其在此丧命。”
突然,司徒侯景想起前几日品读《三国志》时,西凉马超带领众兵与曹操大战潼关。曹操幸有许褚,张郃舍命相救,方才虎口脱险。
想到这里,司徒侯景快速拔出腰间佩剑大步上前来到三艘渔船旁,不由分说挥舞宝剑肆意横行去砍船上东魏兵卒,并且同时高声叫喊道:“速速退离,否则杀无赦!”大哥折冲将军宋子仙与二哥扬烈将军郭元建带领数百亲兵纷纷效仿。
不到半柱香,三艘渔船空无一人,但是船内以及附近血流成河以泽量尸,血腥之气直冲九霄。
司徒侯景快步来到大丞相高欢面前焦灼说道:“请大丞相速速上船。”大丞相高欢连连点头,带领心腹爱将左卫将军段荣右卫将军蔡俊图飞奔登上渔船。司徒侯景与两位异兄以及几名亲兵坐上另外两艘渔船急速离开河岸。
一众人等渡至大河中央时,定安公宇文泰带领众军赶到河岸,因为已无船只,定安公宇文泰扼腕叹息,然后单手指向河中渔船之内大丞相高欢叫喊道:“高欢!下次定取竖子性命!”
大丞相高欢发上指冠气冲牛斗,用力咬紧下唇,双拳不禁微微颤抖。片刻之后,三艘渔船平稳抵达对岸。
这时,大丞相高欢方才留意到船内满是残断手指,立即悲愤交加懊悔流泪道:“若我高欢不矜不伐虚怀若谷,何令兵卒身残枉死!亦令那宇文泰此战大捷,可让西魏暂无忧患。”
司徒侯景立即安慰其说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故大丞相切莫自责,以免伤及贵体。”
大丞相高欢再次低头俯视凝望船内那些残断手指,然后长叹一声道:“即刻返回邺城从长计议。”几名将军行礼称是,护送大丞相高欢急速返回东魏都城邺城。
恒农,骠骑将军高敖曹正在带领几十名亲兵巡查城内各处粮仓。这时,二哥御史中尉高慎带领百名骑兵飞奔而至。骠骑将军高敖曹惊诧问道:“兄长不在洛城,反而前来至此,不知有何要事?”
二哥御史中尉高慎将其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大丞相惨败宇文泰,只身几人逃回邺城。”
骠骑将军高敖曹大惊失色瞠目而视道:“此言当真?”
二哥御史中尉高慎心焦急躁皱眉说道:“只因忧虑贤弟不信,故而为兄亲自前来告知此事。”然后他又单手轻拍其肩建议说道:“撤兵恒农,回守洛城。”
骠骑将军高敖曹转身回望硕大粮仓轻叹一声,然后命令手下兵卒道:“尽力搬运城内粮草,而后纵火焚城。”
两日之后,东魏邺城。大丞相高欢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地躺在病床上,夫人娄昭君手持汤药开至床前,轻声细语道:“夫君,吃药。”
大丞相高欢单手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而后再次咳嗦几声。夫人娄昭君急忙先将药碗放到桌旁,然后又从衣袖中取出锦帕轻轻擦拭夫君大丞相高欢嘴角,疼惜忧愁伤感说道:“自从夫君返回邺城,夫君便急火攻心一病不起。虽有众多宫内御医轮流诊治,但却一直不见起色。”
大丞相高欢蹙眉说道:“心病至疾,焉能速愈?”然后又询问道:“近来皇帝表现如何?”
夫人娄昭君如实回道:“陛下一如既往无有异心。”
可是大丞相高欢却摇头说道:“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提防不臣之人暗中密联皇帝再次做出元修出逃之事。”夫人娄昭君点头称是。
这时,一名下人走进房内行礼恭敬说道:“启禀大丞相,司徒侯景将军府外求见。”大丞相高欢轻轻地点了一下头。这名下人行礼称是,躬身退出屋内。
夫人娄昭君起身说道:“夫君商议国事,为妻不便打扰。”说完向其行礼,随后恭敬离去。
司徒侯景在那名下人引领之下来到房内,拜行大礼谦卑有礼道:“末将侯景拜见大丞相。”
大丞相高欢含笑说道:“自家兄弟无需多礼,来人,赐座。”司徒侯景行礼谢过欠身而坐。大丞相高欢询问道:“将军过府拜见,不知有何要事?”
司徒侯景回复道:“听闻金墉城守将已从南阳公赵贵改为宇文泰子侄征虏将军宇文护。”
大丞相高欢波澜不惊从容淡定道:“提携自家亲眷乃是人之常情。”
但是司徒侯景则反驳说道:“宇文护今年刚满十八岁,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极意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因此末将请愿出征突袭掠地。”
大丞相高欢闻听此言,心中暗自说道:“经过上次沙鏖之战,东魏上至领军下到兵卒,无不唉声叹气,宛如槁木死灰。着实需要一场胜仗重振旗鼓振奋士气。但是亦又不愿见到侯景借此机缘,不但军中提高威望,而且扩大兵卒战马。”
于是,大丞相高欢开口回复道:“甚好。将军可径直夺取金墉城,本大丞相再派骠骑将军高敖曹从旁协助呐喊助威。”
司徒侯景平静如水点头说道:“末将谨遵大丞相之安排。”
大丞相高欢见其如此爽快答应,甚是开心喜悦地说道:“既然将军同意应允,即刻点兵六万,明日离城出征。”
司徒侯景从座而起,郑重其事拜行大礼,躬身退出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