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乱世奸雄 > 第17章 涅槃重生危转安,原形毕露引骚动

第17章 涅槃重生危转安,原形毕露引骚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帝元诩双手拿起玉玺盖在圣旨之上,而后将其交给掌事宫女潘外怜。掌事宫女潘外怜双手接过,亦又来到高阳王元雍面前恭敬奉上。

    高阳王元雍郑重其事双亲接过圣旨。皇帝元诩对其说道:“有劳皇叔告知朝臣今日之事。”高阳王元雍行礼称是恭敬退出。

    与此同时,宦官刘腾手提食盒走进殿内,含笑行礼说道:“小人方才让御厨做些精致茶点,特来献于陛下。”

    皇帝元诩先是轻轻地点了一下头,然后起身对掌事宫女潘外怜与宦官刘腾吩咐道:“今日大喜,你二人随朕前往椒房殿。朕要与母后共同品尝。”二人行礼称是,从命而为。

    不多一时,皇帝元诩走进椒房殿,向太后胡仙真行礼说道:“皇儿拜见母后。”

    太后胡仙真见到爱子后,喜笑颜开地亲自将其扶起,笑容可掬地说道:“想我母子终有今日,全凭佛祖显灵处处庇护。”

    皇帝元诩虽然不信佛祖菩萨,但为讨母后胡仙真欢心,违心点头说道:“母后言之有理。”而后,他转身看了一眼掌事宫女潘外怜。

    掌事宫女潘外怜上前一步先是恭敬行礼,然后将食盒内各色茶点一一摆在桌上。太后胡仙真久在宫内,自然早已习惯饮食宫内膳食。

    所以,太后胡仙真只是大概看了一眼茶点,随后又将目光锁定掌事宫女潘外怜身上,平静似水地询问道:“此前皇儿贴身宫女好似并非此人。”

    皇帝元诩解释道:“母后被押于府之时,此人冒死前往细心,替皇儿打探母后消息境况。故而皇儿赐其芙蓉玉佩,且封其为掌事宫女。”

    太后胡仙真仔细打量掌事宫女潘外怜道:“原来昨日于忠抓捕宫女便是你?”

    掌事宫女潘外怜行礼回道:“奴婢无用,未曾分担太后苦楚。恳请太后降罪处罚。”

    太后胡仙真心中暗自说道:“过些时日,皇儿便已年满十五岁。依照祖制,理应可以亲政。但是哀家着实想仿照文明太后一样执掌朝权,人人对待哀家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因此,何不让这宫女成为皇儿嫔妃,令其沉醉温柔乡内纸醉金迷醉生梦死,无心顾及前朝政事?同时亦可让天下人知晓,顺从哀家便如同这位宫女一般,飞黄腾达荣华富贵!”

    想到这里,太后胡仙真微微一笑,单手抚摸一下掌事宫女潘外怜的脸庞柔声细语道:“既然这般忠诚我母子二人,且又生的这样标致,仅为掌事宫女岂非暴景天物?”

    皇帝元诩不解问道:“不知母后是何用意?”

    太后胡仙真笑着说道:“皇儿年岁渐长,理应有一贴身之人照料起居。”

    皇帝元诩听闻此语,霎时脸颊绯红害羞说道:“母后!”与此同时,掌事宫女潘外怜既喜出望外又忐忑不安地等待结果。

    太后胡仙真继续含笑问道:“是何名讳?”

    掌事宫女潘外怜努力保持平静,行礼回道:“贱名潘外怜。”

    太后胡仙真点头说道:“即刻进封潘外怜为贵人。”

    贵人潘外怜大喜过望,激动不已地双膝跪地拜行大礼扣头说道:“臣妾拜谢太后圣恩照拂。”皇帝元诩腼腆羞涩地将脸转向一侧。

    这时,宦官刘腾故意表现自己,拜行大礼道:“恭喜陛下,太后。”

    皇帝元诩这才回过神儿来,对母后胡仙真说道:“母后有所不知,刘腾不但照料皇儿饮食起居,而且更将那封书信交给皇儿。”

    太后胡仙真表面笑着点了一下头,可是心中却暗自说道:“此人乃是高阳王元雍之心腹故而既要对其嘉赏有加,又非给其实权,以免日后滋生他事。”所以,太后胡仙真莞尔一笑开口说道:“既然陛下看重于你,便进封你为中常侍。”

    中常侍刘腾乐乐陶陶喜气洋洋地行礼谢恩。

    这时,一名宫女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太后,散骑侍郎之妻胡仙梅殿外求见。”

    太后胡仙真立即点头说道:“速速有请。”那名宫女行礼称是恭敬退出。

    皇帝元诩见状,便向母后胡仙真说道:“皇儿不便打扰母后与姨母叙谈。故而皇儿先行告退。”太后胡仙真含笑点头。皇帝元诩带领贵人潘外怜,中常侍刘腾离开椒房殿。

    须臾之间,散骑侍郎元叉之妻胡仙梅在一名宫女引领之下走进椒房殿。她刚想依照宫规,向长姐太后胡仙真拜行大礼。

    却被太后胡仙真阻拦说道:“自家姐妹,何须多礼?”说着拉起妹妹胡仙梅的手笑着坐下。

    胞妹胡仙梅仔细打量太后胡仙真,眼眶湿润疼惜说道:“不足两日,长姐竟却消瘦许多。”

    太后胡仙真轻叹一声道:“虽然不足两日,但对长姐而言,却是河清难俟兆载永劫。”

    胞妹胡仙梅愁眉苦脸点头说道:“可惜小妹无用,未曾帮助长姐渡过难关。”

    太后胡仙真则摇头说道:“若是无你央求妹夫元叉,元叉岂能自愿滋生事端挨打受骂?”胞妹胡仙梅这才转忧为喜舒展双眉。

    这时,太后胡仙真单手一摆吩咐道:“暂且退下。”殿内所有宫人侍从行礼称是,井然有序退出椒房殿。

    胞妹胡仙梅试问道:“不知长姐有何差遣?”

    太后胡仙真低声说道:“回府之后告知元叉,让其静待些许时日。长姐定会委以其重任。”胞妹胡仙梅虽然不明其意,但是仍旧依从有礼地点头称是。

    太后胡仙真抬起右手,放在胞妹胡仙梅的肩膀叹息说道:“你我姐妹生于末世,父母祖宗基业已尽,且又人口衰丧。因此需得齐心协力,中兴家业光耀门楣。”

    胞妹胡仙梅点头说道:“长姐所言极是,小妹定当全力以赴。”太后胡仙真满意地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次日金殿,文武官员左右垂手侍立。一名宦官高声喊道:“陛下,太后驾到!”殿内所有人等跪行大礼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帝元诩照例坐在龙椅之上,而太后胡仙真则首次来到金殿朝堂,看见所有人向自己扣手跪拜,倍感尊贵荣光。当她坐在凤倚椅之上,顷刻之间方才知晓为何古往今来世人为争权利不顾性命决斗厮杀。

    皇帝元诩抬手说道:“众位爱卿,免礼平身。”满朝文武谢过起身。

    这时,太后胡仙真深吸一口气,而后鼓足勇气开口说道:“高肇祸乱朝纲,现已畏罪自裁。其妹高溢颠覆大魏罪不可恕,褫夺太后封号迁居金墉城。高氏族人发配边境,世世代代不得进入都城。”

    因为高阳王元雍早在昨日告知群臣,所以百官无有任何异议,齐声附和道:“太后圣明。”

    太后胡仙真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地继续说道:“陛下年幼,故命宗亲分担国政。”她还没有说完。

    高阳王元雍早已喜笑颜开眉飞色舞地等候任职。

    太后胡仙真说慢条斯理缓缓说道:“高阳王元雍迁任司徒,广平王元怀迁任司空,清河王元怿迁任太傅且兼太尉一职。”

    高阳王元雍听闻此语,顷刻变脸勃然变色。因为太后胡仙真这番人事安排,看似自己位列三公之首,但却实则分割原本属于自己独揽朝权,况且亦又任命清河王元怿兼任太尉掌管兵权。自己徒有虚名而已!故而,高阳王元雍冷若冰霜怒目而视。但又无可奈何地与那广平王元怀清河王元怿行礼谢恩。

    太后胡仙真对此视而不见,再又开口说道:“武卫将军于忠恪尽职守摩顶放踵,故而进封其为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于忠欢天喜地笑容满面地拜行大礼叩谢恩典。因为武卫将军乃从三品之职,而这车骑将军则正二品,足以见得地位甚高。

    可是,高阳王元雍却忿忿不平怒气冲冲地回身瞪了一眼车骑将军于忠。车骑将军于忠因为碍于高阳王元雍乃是皇室宗亲,又是亲王重臣,所以低头不语默而不言。

    但这一切皆被太后胡仙真尽收眼底,不禁自鸣得意嘴角上翘。而后,她的目光又落在英俊魁梧容貌出众的振武校尉杨白花身上,心中暗自感叹恋慕道:“真是世间美男子!”

    于是,她柔声细语矫揉造作地说道:“振武校尉杨白花忠君爱国肝脑涂地,故而进封其为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杨白花听闻此语震惊愕然,因为辅国将军乃从三品之职。自己父亲半生征战沙场,不过仅是正四品忠武将军。所以,他没有立即行礼谢恩,反而呆若木鸡舌桥不下。

    与此同时,高阳王元雍火冒三丈勃然大怒,快步走出朝班草率行礼道:“杨将军虽然年少有为,但却未曾征战沙场,而今冒然授其如此高位,怕是寒了众位将军士卒之心。故请太后三思而行。”

    皇帝元诩同样认为迁升杨白花官职过快,所以侧身回望母后胡仙真。

    太后胡仙真镇定自若应答如流道:“如今大魏战事不断,故而保卫都城尤为重要。汉武帝重用提拔霍去病任职骠骑将军时年仅十九岁。况且今杨将军已过二旬有余,有何不可?”

    车骑将军于忠趁机走出朝班,抱拳行礼曲意迎合道:“太后圣明!不拘一格任用贤能,定会中兴大魏一统九州!”

    散骑侍郎元叉心中暗自说道:“如今方才会意为何太后胡仙真告知自己待等他日委以重任,原来太后胡仙真有意清除异己。”想到这里,散骑侍郎元叉也大步走出朝班行礼说道:“微臣附议。”

    广平王元怀见此情景,为讨太后胡仙真欢心垂青,也同样行礼附和。殿内其他众位朝臣更是随波逐流应和附语。唯独清河王元怿立而不言,踌躇苦闷。高阳王元雍环看四周,只好止住不言退回朝班。

    这时,辅国将军杨白花拜行大礼,掷地有声铿锵有力道:“末将定当奉守职责尽忠陛下太后。”

    太后胡仙真看其俊郎英姿越发沉沦迷恋,目不斜视含情脉脉软言细语道:“将军忠心天地可鉴,哀家岂能不知?”

    辅国将军杨白花却不禁双眉紧锁,应答7说道:“多谢太后谬赞。”

    其父忠武将军杨大眼更是面沉似水甚是不悦。皇帝元诩虽然年纪尚小,但却颇为夙慧。因此,他也认为母后胡仙真此行此举有失太后身份。但是太后胡仙真却满不在乎地沉浸在初品权利之快感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