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再次入京
望着前头马车的影子,周长盛在车下站立良久。
他不太明白林依为何要下车在这种地方驻足,但林依行事异常,这就代表这个地方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可他怎么看这里都是一处荒凉的山头,连着周围的草木长势都不好。
“东家,咱们还走吗?”
管事的瞥了一眼前头的马车,虽然行进速度不快,可再不追赶估计要追到城门口了。
“走,你去京都之后,派人打听打听这块地,问问之前可有什么异常。”
“是,东家放心,我记下了。”
刚进京都城,周长盛就与林依分开了。
“周掌柜的若是有需要尽管派人来找我。”林依递给他一张纸,“这上面有我的住址。”
周长盛翻看一眼,“我记下了,等我安顿好了,再去府上拜会。”
两个车队就此分开。
林依在回来之前便做好了准备,命人在京都租了一间院子。
五年前颜暮云为她准备的院子也是正儿八经的买下来的,但这个时候还算地广人稀,人们并没有炒房子的概念。
只是有些商人为了去各地行事方便会置办些宅院,以便在某地长时间逗留,再就是王公贵族,他们更没有炒房的想法,在封建制度下,整片地皮都是属于一个人的。
可林依上辈子爱财,这辈子还爱财。
是以,她喜欢的地方处处都置办了宅子。
津郡有,海口有,地四时常奔波,在他经常住的地方也有宅院,如今再回京都来,就连京都都有。
她的房产也算处处开花了。
见众人井然有序地往宅子里搬东西,天二张了张嘴,没说出侯爷已经为她们准备了宅子。
小宝小贝第一次来京都,只觉得这里的建筑与南方完全不同。
小宝道,“娘亲,这就是你说的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吧?”
林依给他们讲课的时候,提过柳永,李清照、苏轼和辛弃疾等人,后世人按照他们的文风,词风给他们定了派别,但只有真正见识过两种截然不同风景的人才能体会出他们之间完全不同的那种区别。
小宝没前文没后语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也只有林依瞬间便明白他想表达什么。
林依揉揉他的脑袋,“真聪明,词如是,景亦如是。”
天二刚开始还有些没明白,可一听林依说“景”,随即恍然大悟。
他凑到地四身边,碰碰肩膀,“两个小少爷可真聪明。”
地四将箱子拖到马车边缘,笑道,“那是,他们俩很像长姐。”
天二挑眉地看了他一眼,“你这家伙,跑可的真彻底。”
他的意思是,地四完完全全已经站在了林依这边。
刚说完这句话,天二就怕地四多想,赶忙又补救了一句,“不过,你如今的生活也真让人羡慕。”
“呵呵,好了,天二哥,赶快搬东西吧,你都回来了,也该去侯府见见侯爷了。”
齐心协力搬完东西,又雇人打扫了屋子,一切安顿好后,地四命人去酒楼中叫了吃食。
当天,众人吃了饭,便早早歇下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林依带上了从海口带来的礼物,去正阳侯府拜见。
五年前离开的时候,她身怀六甲,还是个无名无姓的女人,京都的百姓知道她,只是因为她是正阳侯的填房,是继室。
京都的百姓提起她只会说,她是颜侯夫人,再往后她是安平郡主,是敢于颜侯和离的那个安平郡主!
如今再回来,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林依就是林依。
不必依靠所有人,只凭借她自身的实力,就能让大家都记住她的名字。
老太君没想到,她真的说到做到。
见着小宝小贝的时候,满心欢喜,立即让吴嬷嬷将府上所有的点心都端出来给两个孩子吃。
“我还以为你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老太君搂着孩子,给他们拿点心吃。
“谢谢太祖母。”
小宝小贝眨着葡萄似的大眼睛左喵右看,那股子机灵劲儿让老太君疼到骨头缝里去了。
“你们娘亲怀着你们的时候就住在这里。”老太君笑着说,“那会儿你们还在你娘亲肚子里呢,可惜那会儿太祖母不知道你们是两个人。”
那会儿准备的东西都是一人份,可后来,老太君从海口回来后,看着那些没有用上的小衣服盘算着数量足够多,即便是两个人穿也够。
“这里比家里要漂亮。”
小贝啃着点心,看过这里的摆件儿后,认认真真地发表评价。
正阳侯府是侯爵的置府规格,所有的用度都是按照超一品侯爵的规矩做的,自然要比普通百姓家中豪华的多,亮眼的多。
林依并未阻止老太君与小宝小贝亲近。
瞧了眼林依的脸色,老太君和蔼地看着他们,“那你们是喜欢太祖母这里还是喜欢海口的家?”
小贝咽下口中的点心,“喜欢家。”
老太君挨个亲近地贴贴额头,“不错,你娘亲没有白养你们。”
老太君很是高兴地将小宝小贝夸赞了一番。
小孩子心智不坚,没有是非观,容易被外物吸引,能守住本心的不多,她哪里知道,小宝小贝在林依的库房里见识到的好东西太多,对于漂亮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
就像周长盛送他们的铜球,虽然精致,可在他们手里也就是个能戴在身上发出声音的普通玩具而已。
“这次来,可是为了商铺的事?”
“是。”林依这才让地四把礼物拿出来,“这是瓷窑烧制而成的白瓷,送您的。”
吴嬷嬷将锦盒递给老太君,老太君掀开盒盖,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只白瓷葫芦。
“这葫芦真漂亮。”老太君将它从盒中取出,“好像比青瓷更透,更美。”
“是,瓷窑一开始烧制青瓷的目的便是烧出白瓷。”
提起这个,老太君突然笑开,“你这个孩子,我倒是不知道要怎么说你了。”
“您是指什么?”林依有些不明所以。
“便是你送给孟老将军的那只巨大的青瓷缸。”老太君说起这个便乐不可支,“他一个武人,你将那么珍贵的东西送他,他拿来养鱼你知道不知道?”
林依一愣,笑开来,“孟老将军至情至性。”
这事还要从青瓷在京都火起来算,孟虎在北疆,范雅为孟家添了个儿子,孟老将军腿脚又康健了,翁媳俩便一心一意地在府上教导孟康乐习武,京都宴会都少参加。
可有些宴会是必须要去的,例如宫中举行的宴会。
太子妃有孕,皇后便在未央宫设了一场夫人们的宴会,名为聚会,实则是让大家都知晓太子妃有孕,她心中高兴,特意庆贺一番,也借机消消京都内盛传的流言。
就在那场宴会上,范雅听其他夫人说青瓷如何如何珍贵,传的神乎其神,她突然想到林依送她的东西。
当场便说她家好像有一个大的,用来养鱼了。
她这话一出,谁人敢信,青瓷不如黄金,可在风头正盛的时候,也算类比黄金了。
吴夫人一向与她不和,这种拆台打脸的场合怎么能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