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拿来养鱼了
皇后一针见血。
宣德帝命申屠秀禁足之后,妙兮在长乐宫为她捶腿。
看着到了膳时宫中人送来的餐食,妙兮道,“娘娘,皇上还是明白您的心的。”
申屠秀睁开眼睛瞧了一眼桌面。
仍旧是她平日里吃的那些东西,那些宫人并未因她禁足而苛待她。
宫中人惯会看人下菜碟,申屠承志惹事,申屠博简在朝中受挫,就连她都被禁足了。
不免会有些眼皮子浅的宫人会借机踩她一脚。
可事实却是没有。
皇上果真是明白她的。
“申屠博简的胆子越来越大了,申屠承志仅仅只是个水军副将,竟然敢行悖逆之事,随意欺辱当地百姓。”
申屠博简想通过申屠秀的手往宣德帝的后宫中塞人开始,他们之间的情分就消磨的差不多了。
申屠秀入宫早,可在申屠博简心中,不能发挥价值,让申屠家有皇嗣的她可以随意地被踢到一边。
他难道忘记了,她也是个人吗?
要她眼睁睁地看着申屠博简在她面前用同样的手法,踩着她的肩膀再捧出另外一个贵妃来?
可笑!
天真!
愚昧!
蠢不可及!
申屠秀的眸子微冷,说起申屠博简时直白地称呼他的名字,不见以往的尊重。
“多行不义。往后,说不得什么时候会失去申屠家这个靠山,在这偌大的宫中,只有皇上才是本宫的后盾。”
其他人?
不值得她多费心思。
借着皇上的手,躲上几个月,等她被解禁之后,申屠承志生也好,死也好,都与她无干。
凌正将青瓷送进了京都,满朝文武顿时知晓了颜侯这段时间在南方停留是做何事了。
原来是找到了安平郡主。
与林依的消息一同传到京都的还有青瓷。
青瓷在南方海口爆火,南方的文人墨客口口相传,京都就只有宣德帝殿内的那只蟠龙瓶。
物以稀为贵,在哪儿都是这个道理。
朝中重臣每日小朝时有幸在永昶殿见过它,等经他们的口传到外面时,京都人还未见过青瓷,就已经将之吹捧到天上去了。
京都茶馆的说书人,听到风向,立即搜罗有关青瓷的消息,再加以润色之后说给百姓们听。
更有不少商人闻风而动,立即乘船南下。
京都孟家将军府。
有下人将一大一小两个锦盒送进了将军府的大门。
孟老将军腿脚利索,在院子里带着孟虎和范雅的儿子孟康乐练习棍法。
孟康乐比小宝小贝小几个月,与小宝小贝生的像林依不同,孟康乐就是小号的孟虎。
眉眼精神,生的虎头虎脑。
孟家是武学世家,孟康乐又有孟老将军和范雅亲自教导,小小年纪的他如今一把木棍甩的有模有样。
“什么东西,送东西的人呢?”
“是从南方的海口送来的,只留了一封信,说是有急事要办,放下兄弟人就走了,不过他说了,人住在悦来客栈。”
下人将锦盒放在院子内的凉亭中,孟老将军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只漂亮的青瓷细颈壶,大一点的那个里面装着一个青瓷鱼缸。
林依送给孟家的东西都是实用性的。
孟老将军不懂这些东西,只是觉得这两个瓷器颜色不同。拆开信之后,见林依信中写的是酒壶和鱼缸,孟老将军并未放在心上。
范雅也同样不识货,看到林依的信,立即埋怨她,一别多年,现在想起她来了。
可话虽这么说,范雅拿着那封信左看右看,看了不下数十遍。
林依是范雅在京都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朋友,感情自不必说。
阅过信,范雅又命人将那只青瓷鱼缸洗刷干净,将后院池子里的花色锦鲤捞出来两条,就那样在其中养了鱼。
于是,在京都被传的沸沸扬扬,名声顶天的有名青瓷,就这样被孟家拿来盛酒,养鱼了。
凌正建海口的通商口岸有功,又将青瓷进献给宣德帝。
在朝中名声大振。
每当凌正在满朝文武百官面前出风头时,总有人在看向白丞相的时候幸灾乐祸。
多好的乘龙快婿,就这样错过了,白家真是无福。
从前的白丞相看的还算开,可架不住那种同情的和看笑话的目光太多了。
以至于,如今白丞相只要听到凌正的名字,就会在家中怒骂一次白清荷。
想当初,若是她嫁给凌正那该有多好,可那双眼睛偏就一直盯在颜暮云身上,不仅什么都没捞着,还留下了一身的臭名声。
独自生了闷气的白丞相回屋之后,见白夫人正在收拾衣物,看着那颜色和款式便知白夫人是为白清荷准备的。
当初,大女儿白燕茹远嫁,白夫人只想将白清荷留在身边。
可白清荷嫁是嫁了,却三天两头的往娘家跑。
“又给她准备什么,我的一张老脸都让她丢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