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七零年代知青(11)
每次姜焕去授课,李翠翠都像是算好了一样堵在下山必经的路上,又是关心又是送吃的。
姜焕脸色一次比一次难看,不懂这个在他面前名声已经坏透了女人,还有什么脸面和理由来纠缠。
一次跑的慢了,被拉住了衣袖,气的姜焕大骂:“不要脸。”
李翠翠也不管不顾,厚着脸皮谄媚地笑道:“姜焕,你在李家我待你也不错,你就原谅我吧。”
不说还好,一说姜焕气的更炸了。
当初刚到李家,李翠翠就直直的盯着他看,看的人头皮发麻,还在他看书时进房间,说是送水,实则进来后动手动脚卖弄身姿,可把人恶心坏了。
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李翠翠才停止了这种骚扰行为,变得每天早出晚归。
现在想来那会儿李翠翠就和王强好上了。
被拽住的衣袖怎么也扯不下来,姜焕眼里几乎要燃起火,把李翠翠烧成灰烬。
三五个刚从河边回来的婶子远远就看见拉扯的两人,拎着洗好的衣服几步跑过来。
李翠翠一看赶紧撒手,左顾右盼不知怎么办。
姜焕先发制人:“婶子们,她骚扰我。”
说着直接把外套脱了扔进河里,人还是气的一抖一抖的。
领头的村长媳妇荷花婶看不惯直接说道:“翠翠,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该做的正经事一点不做,赖着姜知青。”不该做的倒是一样不少。
“她们李家的就是不要脸,生的女儿也不要脸,怀了孩子想赖在别人身上,现在还纠缠人家姜知青。”说话的是村里和王桂花不对付的秀玉婶。
当初村里闹饥荒,王桂花偷了秀玉婶家仅有的,打算卖了给女儿买药的一只鸡,害得秀玉婶的女儿发烧烧坏了脑袋,现在只能在家里干点基本的活,亲事也没处说。
秀玉婶对李家和王桂花那是恨之入骨。
其他婶子也都是先前李有德闹上沈家的见证者,一时间交头接耳说起李翠翠闲话来。
李翠翠见五个婶子对她指指点点,脸色一垮,捂着脸哭着跑了。
李翠翠跑远了,姜焕向各位婶子道谢:“多谢各位婶子。”
荷花婶笑的满脸褶子,摆手道:“不用,不用,我家三胖上了你的课后懂事多了,还要感谢你呢”
“就是,多亏了姜知青,我家栓子说要好好学习以后孝敬我呢。”说话的婶子哈哈大笑。
秀玉婶也不落后,开口道:“你放心,我去李家骂上几句,保管她以后不敢再来骚扰你。”
姜焕脸色一喜,鞠躬道谢:“那就多谢婶子啦。”李翠翠这个人他是再也不想见了。
“不谢,不谢。”秀玉婶摇着头,朝一旁的婶子笑道:“城里来的娃娃就是有礼貌。”
几个婶子笑作一团,不停的夸着姜焕,还有的夸沈望懂事能干。
听见有人夸沈望,姜焕也乐呵呵笑起来。
姜焕从前不喜欢村里落后,村民们为些鸡毛蒜皮争斗去,现在觉得有些村民淳朴热情,为人善良本分,原本糟糕透的心情好了些,抬脚继续往学堂去。
一路跑回家的李翠翠被秀玉婶隔着家门好一顿骂,偏偏见着的婶子多,也狡辩不了,只能在家蹲在柴堆下掉眼泪,李有德夫妇出门下地去了,不然定要吵上一架。
一位来叫榕树下孩子回家的婆婆问起来。
“秀玉,这是咋的了?”
婆婆问起来秀玉婶正好发挥,声音大了几分。
“李翠翠这个小狐狸,上姜知青去学堂的路上堵人家,没脸没皮的想贴上去,我们几个一起的可都看见了,李翠翠不要脸拉着姜知青的袖子不让走。”
“那这可真不要脸。”一个路过的汉子道。
“那可不是,姜知青气的外套都扔河里了”
李翠翠听着门外的议论声,跑到后院从角落里放好的草垛上踩着翻出院墙找王强去了。
动作流利显然不是第一次。
不过一会儿功夫,李翠翠骚扰姜知青的事村里就人尽皆知了。
村外。
王强见着哭哭啼啼的李翠翠,升起一阵厌烦,面上却不露声色地问:“翠翠,怎么了?有人欺负你了?告诉我,强哥给你报仇去。”
李翠翠抽噎着,软绵绵的拳头砸在王强身上。
“还不是你让我去讨好姜焕,被其他婶子看见了,她们羞辱我,我以后不去了,要去你自己去。”
一听这话,王强急了,把人抱进怀里,语气更加温柔哄道:“翠翠,我和你说过的,姜焕的哥哥是省城的大官,我要是和姜焕打好关系,说不定就能在省城、至少县城得一个好职位。”
“姜焕父亲是大官”是他和代理村长赵大传喝酒时,赵大传喝醉时说的,他还说姜家就快平反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王强翻身的机会可不能放过。
想到这再次劝说道:“翠翠,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当官夫人,你就再委屈委屈。”
李翠翠听见官夫人,有点动心,但到底受了委屈,窝在怀里眼珠一转道:“你之前孩子都不肯要,哪会娶我。”
王强心道有戏,松开手有模有样打了自己一巴掌。
苦着脸道:“我这不是没钱,怕生了孩子和我们吃苦吗?再说李叔、王婶没钱是不会同意婚事的。”
心疼地摸了摸王强打红的脸,李翠翠语气娇柔:“知道你对我好,我再去找机会试试。”
眼中含情脉脉的看着李翠翠,王强点头。
两人又抱作一团。
几个砍柴的男人背着柴火回村,一眼就看见了抱在一起的两人。
联想到李家的闹剧,不禁啧啧出声,李翠翠长得也不错,不知道怎么就看上了王强这种地痞流氓。
转念一想,烂锅配烂盖也好,省得再去霍霍其他人。
李翠翠先发现几个砍柴男人,脸色一僵,拉着王强就跑了。
男人们相视一笑,有几个回去当做碎嘴的八卦说给了自家婆娘听,引得一阵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