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换梦两世 > 第62章 拜佛(二)

第62章 拜佛(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翠,我们回去吧!”

    自寺庙大殿中出来,贺舒雅吩咐着贴身的丫鬟。

    “是,小姐。”

    小翠上前,替贺舒雅披上一件挡风的大氅,随后搀着贺舒雅,引着她向车马停放的地方走。

    “小姐,大冷天的,干嘛非要来寺庙参拜呢?”

    小翠说道。

    言语中不免有些抱怨。倒不是她不满贺舒雅,相反,只有和主子相熟的下人,才敢在主人面前这般说话。

    “你呀!”

    不出所料,贺舒雅佯装发怒,抬手欲打,到头来,寒风暴雪却也化作额头亲亲一点。

    正可谓是雷霆化雨露,凛冬转暖春,贺舒雅浅浅一笑,便是春风拂面,柔和得让人心头荡漾。

    “我娘亲走的早,家里只剩下父亲和哥哥,回乡后,诸多应酬,且够他们忙的。

    还愿这点小事,便由我代替娘亲来做便是了。”

    马车摇曳,走上了官道。

    女儿家出门,贺家父子不甚放心,便寻了邻家婶娘随行,又派来府里两名精壮护院,连同赶车的两名车夫,一行七人。

    在贺家父子想来,在这河清县,并无什么流寇、乱匪的情况下,普通的流氓、小贼,应该是骚扰不到自家女儿的。

    谁也不会想到,魏长庚会因为求亲被拒而怀恨在心,更没有人想到,这同行的邻家婶娘,会是魏长庚的线人。

    马车慢行,离开官道,踏上小道。这里,乃是通向贺家的必经道路。

    “噗噗……”

    突然,斜侧里,两只吹箭刺出,箭尖穿过马儿的毛皮,扎进了后颈。

    马儿吃痛,双眼泛红,惊惧之下猛然发力,纵身疾驰数十步后,‘咚’地一声摔在了地上。

    拉车的马倒了,车杆下滑杵进地面。而马车,猛地前倾后,便因为阻力豁地止住了。

    赶车的车夫一个没坐稳,直接滚了出去。倒是护在马车旁边的两名护院,反应极快,一纵身便从马背上跳进了马车,搀扶住自己小姐和丫鬟。

    至于那林家婶娘,自然没人去搀扶,也是翻着轱辘滚了出来,折腾得满身泥,才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小姐,有敌人!”

    两名护院,能够派来保护贺舒雅,必然都是武夫,且是那种跑过江湖,有着丰富经验的武夫。

    他们只看一眼,插在马儿脖颈上的吹箭,便知中了埋伏。

    这种吹箭的威力,并不能一击毙命,其致命的地方,乃是箭刃前端涂抹的毒药。

    只是,在这河清县中,贺家并未立敌,又是何人要袭杀贺家小姐呢?

    两名护院想不明白。敌人没有露头,也用不着露头。因为两名护院很快就发现,自己手软脚软的厉害,脑袋也昏昏沉沉的。

    “快跑!”

    护院用尽全力提醒后,便‘噗通’一声栽倒在地。

    “啊——”

    贺舒雅被吓得不禁尖叫,她后退两步,腿肚子却是颤个不停,身体一歪,连带着丫鬟小崔,也被她带倒在了地上。

    “小姐!”

    小翠赶忙起身,就要搀扶贺舒雅。便见田野间冲出十余个蒙面持刀的凶人。

    “小姐!”

    “小翠。”

    贺舒雅声音发颤,心里想着逃跑,脚却怎么也不听使唤,只能一个劲地在地上捯饬。

    那帮凶人不断逼近,但他们却并不着急,看着在地上来回拉扯的贺舒雅和小翠二人,竟有种猫戏老鼠般的从容与兴致。

    “你先走。”

    见势不妙,自知凶多吉少,贺舒雅心中绝望,便一把推开了小翠。

    “小姐,等我回来救你!”

    那小丫鬟长得瘦弱,却不曾想,竟也是个九品下的武者,不但行事果决,便是马术,也是精湛的。

    言毕,便一个翻身跃起,稳稳地落在两名护卫刚才所骑乘的一匹黑马背上,扬鞭打马,竟是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不能让她跑了”。

    这时候,一身华衣长袍、手捧暖炉的魏长庚才急急忙忙地从田埂后面摸了出来。

    “急什么!”

    那群蒙面大汉中,领头一人不急不躁地和魏长庚开着玩笑,似乎真的不在意逃跑的小翠。

    “你在开什么玩笑,她跑了,我们都得死!你别忘了,万一我倒霉了,你们那些买卖暴露出来,可都是死罪。”

    魏长庚怒喝,心中已然是着急万分。

    “哼。”

    蒙面大汉冷哼一声,但还是扬起手中的砍刀,运足气力后掷了出去。

    “噗呲。”

    砍刀打着旋,越过百米距离,直直地穿过了小翠的右肩,插在了旁边的树干上。

    “啧,太久没练,手生了。老二,去解决一下。”

    “知道了!”

    旁边那个被叫做‘老二’的光头大汉应声,随即跃上了另外一匹马,追了上去。

    “不用担心,那丫头被我砍伤了,跑不远的!”

    带头大汉依旧是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安慰着魏长庚。

    “你这疯子。”

    魏长庚大骂。

    近一年来,魏长庚和眼下这些大汉有了合作。

    他们作为暗地里的一把刀子,任由魏长庚驱使。而魏长庚,则是提供隐秘的位置,来给他们当作坊、做生意。

    这些大汉,不是什么江洋大盗,而是实实在在的买卖人,当然,他们是魏国的买卖人,做的,是‘散粉’的买卖。

    魏国的上层圈子有三好——诗篇、‘小手’、和散粉。

    这散粉,普遍指的是基于五石散的基础上调制出来的药粉。这些‘散粉’易上瘾,能令人产生幻觉,感觉精神愉悦。

    魏国文人,多喜欢在聚会、宴客时集体分享,遇到升迁愉悦时、贬谪失意时、文思枯竭时,都会来上一口。

    ‘散粉’从西边罗斯之地发源,却在中原东部的魏国发扬光大。

    魏国的老爷们不但吸食散粉,还研究它的工艺,研究出了种类繁多、效果各异的散粉。

    久而久之,不单文士,就连军中的丘八们,也爱上了散粉。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就连魏国的皇帝本人,在私下,都会和文武大臣们分享自己刚刚研制的散粉。

    散粉昂贵、容易成瘾,且对身体有害,这个大家都知道。可就像现在的人,大家都知道香烟有害,还不是照样吞云吐雾。

    风气如此,下面的百姓会怎样,可想而知。

    这种默许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前年,也就是——‘三不离’的出现。

    所谓‘三不离’,乃是不离火、不离斗、不离身。

    既说明了‘三不离’的食用方式,又暗示了‘散粉’的成瘾性强,但凡沾上口,就再也离不开了。

    此外,‘三不离’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其他散粉的数十上百倍。

    据魏国本土案例而言,一名精壮的汉子,只要吸食了‘三不离’,只需三个月,便会被彻底榨干生命而死。

    一时间,繁华的魏都竟因这不起眼的散粉一蹶不振。

    魏国朝廷这才如梦初醒,幡然悔悟,颁布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大力度的禁‘散’政令。

    其余诸国之中,但凡有远见的君王,在知晓‘三不离’的危害后,都一一响应,这其中,尤其以商贸发达,人流量大的齐国为最。

    而在这种大势之下,‘三不离’依然没有被禁绝。而是转到了一些阴暗的小作坊、偏僻的小山村当中。

    经营这种生意的,也从正经商人,变成了穷凶极恶的山匪、恶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