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孤雁南飞(一)
“报,我方埋在秦国的探子发来消息,剑圣刺王成功。”
对于这件事,姬承业并没有封锁消息,他只是略微扭曲了一下事实的本身。
老秦王成了剑圣杀死的,至于晋使杨充嘛,只不过是个打酱油的龙套。
失踪的剑圣变成了被蒙邯击杀,既养了大秦威名的同时,更是安定了皇都人心。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尸体,死无对证。
这是笑话,找一具和剑圣身材相似的尸体,毁去脸,换上衣服,佯装成剑圣的样子,这很难吗?
总而言之,在秦人口中,在天下人眼中,剑圣死了,死于秦国枪霸蒙邯之手。
林哲宛一屁股坐回椅子上,一夜未眠,她的面容有些憔悴,但更让她伤怀的,是听闻自己兄长的死讯。
早该料到的,也早有准备的,可偏偏,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是这般的痛心。
“我错了吗?”
为了报复,为了儿时那个不太现实的梦想,牺牲一切,她真的错了吗?
和剑圣一样,林哲宛对晋国、或者说,对晋国的朝堂没有什么归属感。
母亲是公主,父亲是驸马,他们自一出生就算得上是含着金汤匙的孩子。
然而,不待他们平安长大,变故陡然而生。
商淼东逃,与当时刚上任的秦皇沆瀣一气,晋国派驸马带兵,东伐暴秦。
又有谁能想到,这一战,携大势、统万马千军的林父,会在蒙天佑的手里栽跟头。
晋国兵败,秦国反攻,摧枯拉朽般占据晋国半壁江山。
晋皇难逃,从此林家从朝廷新贵,成了晋国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若非林哲宛的母亲是公主,皇家血脉,她和兄长,早就进宗人府,吃窝窝头去了。
在那些被唾骂,被人指手画脚的时候,林哲宛就暗暗发誓——她要成为这天下最厉害的大将军,打退秦国,收复山河,替父亲报仇。
身在皇家,衣食用度不差,书籍、知识、历练的机会也都不少。
林哲宛一步步脚踏实地,想尽办法,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让自己有了上战场的机会。
女将军,巾帼不让须眉,说起来好听,可真要实现呢?
更何况,她还是罪臣之女。
劳累、伤痛、苦难、厮杀,本应可以安安静静呆在家里,如闺阁小姐那般绣绣花、念念诗,偶尔惆怅的林哲宛,却硬生生在一次次杀敌、受伤、养伤之后再杀敌的战场生活中磨大了年纪、磨糙了皮肤、磨没了小家碧玉。
好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一次杀人时,她十六岁,刚刚从管家手里接过林家。她颤巍巍的一剑刺进了敌人的咽喉,吓得几天吃不下饭。
那一年,剑圣忙着满晋国的挑战用剑的高手,常年不着家。
她因为杀敌有功得了军职,一个什长。
郡主当了什长,顿时成了晋国贵族圈中最好笑的笑话。反观郡主本身,却像是并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
次年,山越人进犯。郡主随大军南下。
这一次,郡主的突袭小队潜入敌军后方,不但完成了主帅要求的任务,甚至还幸运的抓到了山越人首领的一个儿子为俘虏。
山越人的进犯,因此而提前落下帷幕。
大军凯旋,郡主被封百将。
大家依旧嘲笑,毕竟,一个小小的百将,家里但凡有些势力,自家的子弟,入军中后,也能靠着关系拿到。
可再之后。
五百主、军侯、都尉、裨将、乃至于左将军。
林哲宛仿佛就是为战争而生,他的宿命就是战场。成长、幸运、机遇,上天仿佛将主角模板套在了她身上。
一场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下来,林哲宛的军职一路飙升,几乎已经到达了这些贵族二代的父辈们同等的地位。
现在,他们不笑,也不敢笑了。
时光飞逝,秦晋两国国战国战之际,当晋国将统帅三军的帅位定为林哲宛时,满朝文武这才警觉,自己能攻击林哲宛德不配位的,仅有其女儿、及罪臣之后的身份而已。
可,林哲宛渐渐发现,虽然自己的官职、地位越来越高,但她离自己的梦想,却依旧如儿时那般遥远。
[反攻秦国,收复失地。]
在稚童的儿歌中、在意气风发的才人诗词中,也可能在每一个晋国的百姓心中,都存在着这样的期许。
但要知道的是,期许就是期许,也只能是期许罢了。
晋人不愿意舍身忘死、不愿意付出代价、付出辛苦,那么还能指望秦国拱手把晋国失去的土地再送回来吗?
晋国的君、晋国的臣、晋国的民,晋国的根,在就烂了。靠一个人,靠她林哲宛,很难改变什么。
就像兄长,他明明是天下第一的剑圣,能入秦杀王,却也改变不了,秦军西进的步伐。
林哲宛有些恍惚,有些明悟,有些后悔,有些悲伤……
“或许,我真的不适合干这些吧!
绣绣花、种种草,亦或者找个顺眼的男人,把自己嫁了,才是有该过的人生吧!”
林哲宛想着,哭了,又笑了。
“报——关外二十里处,发现秦军,打大约两万人左右,领军的,乃是秦军主帅李继忠帐下参将——庞袁驹”
这支秦军渡河之后没有停留,而是直接朝着莒东关而来,像是想要直接攻城。
一条条消息汇报到帅帐中,林哲宛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眉头。
大战在前,不管如何伤怀,还得先打完这一仗再说。(如果她还活着的话。)
“攻城”
莒东关的微型沙盘前,林哲宛的手指不停的敲击着,发出富有节奏‘咚咚’声。
秦军虽然厉害,但要想以两万攻克莒东关,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这是庞袁驹自作主张
也不可能。
林哲宛否定了这个可能。
庞袁驹是李继忠的家将,军职并不算高,其权力,也主要来自于李继忠,所以,庞袁驹没有违背李继忠的命令行事的可能。
李继忠的命令
可他为何这般急不可耐呢?
就算秦军全部渡江,以主力攻城,也不见得就能在短时间内拿下莒东关。
庞袁驹攻城,显然是打草惊蛇,让晋军有了准备,到时候秦军首战失利,于军心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除非……
又一个方向、又一个大胆的猜想,林哲宛没敢深究。
想不明白,干脆不想了,林哲宛挥手让传信兵退下,然后顶着身边亲卫的劝阻,上了城墙。
秦军于关外三里处停止了行军,休整了一刻钟后,后方运输工程器械的队伍也跟了上来。
这些攻城器械不多,都是民夫军们驻扎在望江东岸时赶工做出来的。看起来挺唬人的,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列阵。”
庞参将登上战车,大声下达将令。而立在庞参将身边的执旗手,则微微摆动起了旗子。
与此同时,军阵中的传令官同样挥舞起手中的小旗,各军阵将领,收到将令后,也都开始传达命令、并维持秩序,开始列阵。
两万人是个什么概念两万人相当于现代社会下、华国境内十几个高中学校里的学生人数总和。
一人吐口痰,都能淹死人那种!
所以,当两万人在莒东关前的平地前摆开阵势时,刚刚明亮的天空,就又被地上扬起的灰尘遮盖了。
而秦军,早就淹没在了烟尘中,唯一能够判断他们存在的,只有微微的地震,以及那一声声冲天的军号。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