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古帝真龙诀 > 第37章 军令如山

第37章 军令如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东有看出了这人眼中的得意和不屑,嘴唇微微勾起,却不动声色。而后苏东有向着他道:“很好。”扫了一眼那些违抗军令的士兵,而后大声喝道:“所有人听令,立即归队!”一阵阵骚乱过后,总算是勉强站好了队伍,苏东有又沉声道:“各部将校军官在前,士兵在后,首倡离队者向左行出一步!”

    听闻苏东有将令的士兵们慌慌张张地按照各自所属部队排成行列,有品秩的将官站在众士兵的前边。苏东有和周骁虎放眼望去,只见首先倡议离队者接近半数是皆为将校军官。苏东有向着整个军队居高临下一行行望去,见有整排队伍没有将官的,也派人问明,把对他们离队时未加约束的将校带到带到苏东有和周骁虎等一众将领的跟前。

    而此时苏东有面色寒霜,声如寒冰,沉声道:“国有国法,均有军规!没有规矩,自然不成方圆。军人该讲究什么?军人就讲一个令行禁止,讲究的就是一个纪律严明!本钦差今日典兵阅兵,三令五申要严守军纪,又命中军官在烈日炎炎之下为二等解说十七条五十四斩,可你们这些人却置若罔闻,视本钦差的军令如无物!冀州已过,豫州将至。这太行山匪就是你们的大敌!”苏东有声如洪钟,真叫一个振聋发聩!而后他又接着厉声道:”大敌当前,本钦差岂能容你们这些败坏军纪的家伙乱我军心?来军中执法队何在,将这些败坏军纪,乱我军心的家伙拉下去,当众处决!即刻执行!”

    一直以来苏东有示人的一面大部分都是温文尔雅或者足智多谋的,更是在沾县和潞城县之时赢得了大部分军心和民心。虽然在潞城县处决了那么多的地痞流氓和他们的保护伞,可是在众人眼里看来,那是理所应当的。更遑论他们本身就对那些欺压百姓的人心怀愤恨,欲除之而后快。而后苏东有更是和他们这些普通士兵挤在一起同吃同住,更是无形之间拉近了他们的距离。他们哪会想到此刻的苏东有竟是如此的狠辣,如此杀伐果断。在他们眼中看来,这些人不过是畏惧酷暑因而找个地方躲避,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顶多赏他们个几十军鞭已然是重罚了,可是见到苏东有要杀人立威之时,哪怕是未曾出去乘凉的那些军士也不禁觉得心中泛寒了。

    “啊!将军——将军——钦差大人——”苏东有一声令下,无论兵将,尽皆失色。眼见苏东有手下如狼似虎的执法队冲过来扣住了那近百名官兵,士兵们一边被拖拽着行走,一边向苏东有高声求饶哀告,目光也转移到了苏东有身边的马将军身上。而苏东有身边马将军也有些站不住了。

    自己的兵自己就有维护的责任,而且敢违反钦差大人的命令、擅自出列乘凉的兵将,又大多是马将军的亲信部众,若非倚仗有主将的宠爱,素来散漫,他们又岂敢违犯苏东有这位钦差大人的命令?换而言之,这些人也正是平时军中纪律最为涣散败坏的一群人,说是害群之马毫不为过。

    此时马将军终于坐不住了,他从所骑马匹上跳将下来,而后上前施礼哀告,替自己的手下求饶。可是此时苏东有背负双手,冷冷前望,始终不发一言。而与此同时违令出列的将兵已然被执法队强行摁倒在地,并且立刻绑缚了起来,被捉到的将士这才意识到他们这位年少的钦差大人是来真的,原本还打算装控作势配合一番,求饶的违纪士兵也真的怕了,而后一个个声泪俱下地大声向苏东有和马将军哭求起来。

    苏东有的颊肉不易察觉地微微抽搐了一下。他也于心不忍,但是此时经历过壶关之战的洗礼,他明白不下猛药,如果不杀掉几个公开违反军令的士卒立威,这几千乌合之众就不知道畏惧军威。壶关之战若是没有他的妙计百出,恐怕此时这近一万人的军队早就土崩瓦解,化为一抷黄土,或被焚烧殆尽,随风而去了。因此何时才能让这些士兵们从心底里懂得‘军令如山’,懂得畏威听令,这才是苏东有的真正目的。

    那真正的幕后之人就躲在暗处,接连几日都没有任何动作,看似是风平浪静,实则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短暂的宁静而已。那太行山匪盗早就为祸冀豫两州许久,只是来去如风,居无定所,因此朝廷数次派出军队前去围剿,皆是无功而返,这也成为了那些朝廷重臣的难言之隐,更是当今陛下秦政的心头之患,而现如今豫州水患刚过,瘟疫盛行,早已是饿殍遍地,浮尸千里。这些山匪本也是普通百姓聚啸山林,此时竟然对待同样出生的平民百姓则是更加无情,能拿的拿,不能拿的就毁掉。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真真是无恶不作!而今在这太行山附近,这些绿林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苏东有接到的暗旨之一便是借机减除他们的羽翼,至少要保证在与北狄蛮夷两军对垒之时,这些太行山的匪盗不能干预到大夏王朝的军事部署。

    而最近这些太行山的匪盗只在附近府县劫掠,据夏皇秦政给他暗中的情报,这些太行匪盗似乎是在暗中积蓄的粮草,建造攻城的器械,由此可见那些太行山匪盗已然得陇望蜀,野心日益增加,所图恐也非占山为王那么简单了。而自己所率领的这支钦差卫队,那些太行山匪盗一俟摸清自己根本没有带来大量援军,只有这不到一万人的钦差卫队,他们恐怕就要直接袭击钦差行辕了,时不我待啊。

    若是今日苏东有心慈手软,没杀掉那近百个不听将令、我行我素的将兵,那恐怕明日在战场上牺牲的就不止他们这近百个士卒了。苏东有有菩萨心肠,行修罗手段,今日杀了这近百个不听军令之人,明日就可以在战场上挽救几百个、几千个士兵的性命,而他手握屠刀却是为了救人。不管有没有人能够理解,有没有人能够明白他的用意,他不得不这样做下去,他也必须得坚持做下去。

    那些外地官兵对于军纪,和律法森严的禁卫军、金虎卫相比较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禁卫军、金虎卫战力超群,除了久经战事,军纪严明也是一个极其重要原因,而这些外地调遣来京的驻军,纵然身体强健,是他们各地的精锐,可与这些真正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的禁卫军、金虎卫相较而言还是少了一份斗志、一份铁血战士的意志,而他们现在的状态也只是一群水牛,而成不了猛虎。

    当然,苏东有只是要立威,并不是要在大敌当前之时激起兵变,所以这个分寸他还是很注意掌握的。他故意把马将军带走,就是不给他留在这里充滥好人,下令所部解散休息的机会,否则这立威整肃就无法办到了,真要临阵斩大将,实乃兵家大忌。

    现在马将军并不在现场,顶多落个治军不严的处分,苏东有就可以大胆施为了。此时违犯军纪的官兵在全军将士前一字排开,被执法队摁跪在地上,雪亮的钢刀映着烈烈骄阳,已扬在空中,此时更显雪亮。

    天还是那么热,日头还是那么毒辣,可是每个士兵都倍感到身上的寒意直冲天灵,这次山兵行豫州之前,这些士兵还很少有实战的经验,其中只有少数参与抵御北狄,不过由于今年调防帝都,他们发挥的机会也不多,只是平素训练阵法体魄,与在自己本地之时并无太大差异。

    大夏初经战火洗礼不久,又是破而后立之时,实行的自然是屯兵制。

    而大夏朝廷屯田养兵,最初解决了税赋的大问题,可是屯田屯田,数十年下来,原本是虎狼之师的士兵全部养成了农民,而这农民的地偏又被权贵将领们贪剥一空,可以说此时的大夏是要武力没武力、要军心没军心的一帮人,能指望他们有多强的战斗力?徒增一笑耳。

    对于这些农民出身的外地兵来说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违令者斩这些话他们听得多了,在帝都之时那些将领也很瞧不起这些外地兵,根本未把他们放在心上,对他们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也因此这些外地兵就随波逐流了。因此话虽然听的不少,就都却很少往心里去,可现在他们真正亲眼目睹了违犯军纪是什么下场,这才意识到,并不是只有在战场上做逃兵才会被杀头,直至此刻,他们才终于幡然悔悟,终于从心底里明白了,自己是一个军人,军令………如山啊!

    眼看钢刀扬起,执法队马上就要开始挥刀砍头了,那近百个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士兵声嘶力竭地狂叫起来,虎城将军周骁虎忽然高喝一声:“且慢动刑!”而后执法队的诸位行刑官则一脸疑惑地看了看他,而后看了看苏东有。

    他霍地转身,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苏东有面前,直挺挺地跪了下去,苏东有满脸讶然:“周将军以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周骁虎双手按地,高声说道:“钦差大人,所谓军令如山,违犯军纪,理当重罚。但请钦差大人念在他们只是初犯,且容他们以戴罪之身在军前效力,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将功赎罪。周骁虎身为禁卫军将军,统领各路兵马,治军不严,亦难辞己过,末将愿受军法惩治,请钦差大人饶过他们的死罪!”周骁虎甲胄在身,本来难行全礼,却仍竭力跪了下去,而后长长一揖,重重磕头道:“请钦差大人恩,赦了他们死罪!”

    马将军深深地看了一眼周骁虎,而后也跟着跪了下去。其余众将一看,连忙附于周骁虎尾骥,齐齐跪倒衷声恳求,而后下方上万将士亦一齐跪倒求情,同声恳求。苏东有见此情形,不免为之侧目,而后踌躇片刻,略一沉吟,他才用如泰山一般沉重的声音道:“军令如山,法不容情。但既然全军上下代为求恳,本督今日就网开一面,法外施恩。”听闻苏东有此言,场上所有将兵都松了一口气,可还未等他们这口气喘过来,就有听到苏东有那如山涛铸岳一般的声音袭来:“首倡离队者斩!将佐离队者斩!其余士兵,责一百军棍,士卒离队而未制止之将佐者,责一百军棍!即刻执行!”

    下面众将兵初时听闻苏东有肯放过这些人,心下皆是一喜,那些被执法队按住离了队的将兵更是心下狂喜,毕竟能好好活着,谁又想早赴黄泉呢?可是还未等他们开始高兴,听到苏东有后面的话又呆住了。钦差大人好厉害的军法。这样军法还是法外开恩,看在全军将士求情的面上,众人凛然中,那些精神高度集中的执法队早已分类押摁着的违纪军士,立刻按照钦差大人的吩咐开始执行起来了军法。

    霎时间那三十多个将佐、率先离队的士兵根本来不及再发出任何声音,只在那执法队雪亮的钢刀似闪电一般横颈而过之时,一腔鲜血喷撒一地,离得近的甚至被那喷溅而出的热血喷到了甲胄和脸上。眼看着不守军法者的人头骨碌碌滚过地面,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真是令人毕生难忘。此时他们不禁回忆起了在潞城县那些黄老六和县尉钱有才等一干地痞人头落地的场面,又看着这些人头落地的人中,不乏不久之前还在和自己谈笑风生,前几天在潞城县和自己酣然大饮的兄弟,带着浑身的颤栗看着苏东有的眼神之中,又多了许多畏惧。

    随后其余幸免于死的士兵被摁伏于地,执刑的水火棍此起彼伏,只恐这一百杀威棒打将下去,饶是他们身强力壮,这番也要丢了半条性命。那边正在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刑罚,苏东有立于马上,又沉声道:“周骁虎身为禁卫军将军,蒙陛下圣恩,辖制各路钦差卫队,然其御下不严、军纪焕散,以至于军令虽行,却仍有部分士兵未能令行禁止。故此周骁虎有负陛下所托,亦有亏职守,着执法队行责二十军棍以警其责,拉下去,打!”

    自古有言道:三个和尚挑水吃,还计较谁多出了把力气。更何况是这用兵打仗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各路兵马将领平素就在勾心斗角,你看着我,我盯着你,无论是待遇、辎重,还是临战分配任务,都是斤斤计较,而为了平衡各方面关系,周骁虎耗费的精力远远多于用在指挥作战上。即便如此,另外两方兵马的主将确并不买账,可谁不曾想今日周骁虎竟然挺身而过,不仅仅将众将之过揽在了自己身上,更是救下数十名与他毫不相干的士兵性命。此时周将军和那位金虎卫的将军大受感动,其实这种关系和感觉都很微妙的,在感情上来讲他们已经把周骁虎当成了自己人,有种很亲切的信任感。

    而此时苏东有心领神会的一个神助攻:苏东有不理众人又为周骁虎的求情,硬是让士兵把周骁虎掌责二十,一下没落下的全部打完。而此时,执法队那里也已行刑完毕,死尸横在地上,脖腔内偶尔还有汩汩鲜血流出,血腥味霎时间吸引了一群苍蝇。而那受棍刑的士兵趴在地上,脸色苍白,以手抓地,硬是将生硬的地上抓出了好几道深深的指痕,但却是紧咬牙关,愣是不敢发出一声呻吟。

    而后等到周骁虎受完了刑,马将军和金虎卫将军抢着过去把他架了起来,抬回了众将群中,苏东有这才朗声说道:“军法面前,人人平等!将校士卒,俱为一体,如若再有敢触犯军法者,军法伺候!”

    而后他轻提马绳,马儿来回踱步,他沉声道:“你们以为壶关之战已是惊险,岂不知那只是刚刚开始!这太行山不仅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大山,更是窝藏无数残害百姓、杀人如麻的匪盗魔头的藏身之处!近年来朝廷虽然不断派兵来剿,可收效甚微,甚至让他们更加猖獗,无所忌惮!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苏东有扫视一圈下面的将兵,而后道:“太行匪盗数万众,而我们只有这不到一万的军士!陛下的命令是命我们约束其不得下山,干扰北境边军抗击北狄蛮夷,而我的命令是,全歼敌军,一个不留!能不能做到?”

    此时下面诸位将兵也不知道是畏惧苏东有,还是真的佩服他的所作所为,一时间竟是山呼海倾一般道:“全歼敌军,一个不留!全歼敌军,一个不留!”

    而后苏东有接着道:“这群匪盗在走投无路之下,战阵临敌之时就会变得异常凶悍勇猛。这股气势,我们的军队远远不及,人数上,我们也远远落后于他们。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如果我们的各路兵马各怀私心、不遵号令,面对这样一群亡命之徒,必败无疑。所以此时我们的军令必须奉行不逾!”而后缓了一缓,苏东有道:“方才将佐出列自去乘凉,而士卒不曾尾随的者,每人加发一个月军饷以资鼓励。此外,本钦差现在宣布,太行山匪盗劫掠所得,皆是无主脏物,战阵之上,但凡杀死匪盗者,所获财物概不交公,归为己有。然而,争恶斗狠,抢夺他人已得财务者,斩!平时游骑散勇,游荡乡间,哪怕勒索百姓酒食、偷摸百姓鸡鸭,一经发现,斩!听到没有?”

    而后全军为之一振,之后便是一声响彻云霄的:“谨遵钦差大人令!”

    整个钦差卫队千人将的将佐济济一堂,苏东有端坐在案后,却是满脸轻松地对这些高级将佐侃侃而谈道:“太行山这些匪盗气势正旺,若不是朝廷此时精锐皆北上抗蛮,除掉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流寇终究是流寇,只要不给他们建立稳定据点的机会。他们的覆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些人暗中图谋不轨,勾结冀豫两地一些利欲熏心的官军走私军火武器,意图谋反,简直是痴人说梦。”苏东有略带轻蔑地嘲讽着太行山这些盗匪:“这些盗匪虽然风头正劲,但是他们的弱点正在突显出来。他们起兵容易,甚至聚敛士兵、战马都很容易。一是现在豫州千里水患,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被逼无奈之下,为了活命只能加入他们。而冀州之地重兵防守,又有壶关之险,因此他们只能望而却步,但是却不妨碍他们劫掠太行山周边诸县。”苏东有淡淡地呷了一口茶,而后缓缓道:“那些百姓被闹的一贫如洗之后,又生无所依,也只能加入他们了。可是这样一来,他们自以为得意的以战养战,实际上完全是自掘坟墓。而且随着他们的军队越来越壮大,这种问题会暴露的越来越明显。只因为他们的壮大,是掠夺性的壮大,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根本,就是他们的根据地。他们只会搞破坏,从来不会去考虑建设,也从来不会去考虑国计民生。随着他们掳掠的越来越严重,地方也会被他们破坏殆尽,而轻易能攻得下来的县镇已经没有油水可捞。到那时吃饭都成问题,更何况想要图谋天下?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因此我们要做的,只是要将他们控制在太行山之内,让这绵延百里的太行山,成为他们的葬身之所!”苏东有掷地有声地说道:“攻山之计,明日告知诸位,但是临行之前,我还有一言请诸位将军仔细听着:军心士气,乃事关成败的头等大事。兵法有云: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诸位将军回营之后,我希望诸位将军与士卒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我们的兵士,身体并不比任何盗匪们差。而他们与盗匪相差的只是一股狠性儿、一股血气!一股有死无生,一往无前的气势!本钦差以军法使之生畏,以财帛使之生勇,诸位将军当以义气使之同心。我们将士一心、众志成城,区区太行匪盗,有何惧哉?此战若成,我定位诸位将军在陛下面前请功!”苏东有这一番演讲可谓是荡气回肠,让屋内的这些将军也凭生出一股豪气来,而后朝着苏东有拱手一揖,豪气云干地道:“我等谨遵钦差大人令谕!誓除匪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