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养老院里夕阳红
刘焕组建养老事业,公益多收益少。也许有人理解,也许就会有人骂她虚荣,人心难测。
而刘焕自己却是一心想着,从大社会走进小圈子,从复杂到简单,孩子是单纯的,老人是简单的。佛道有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人活到至简,也是相当超凡脱俗的境界。
然而即便是学佛修行的人,也不是不需要金钱,或许也一样有崇拜金钱和地位的权力,否则,财神爷,怎么会如此受人狂热的信仰和崇拜呢?
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千万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赚钱不是目的,一旦成了目的,就会陷入苦难的境界不能自拔,它就成了你的主人,让你失去快乐、安全,成了历史上最无情、最残酷的驾驭者——金钱的奴隶。
所以刘焕随时提醒自己,注重发展中的个人人格,并不是只注重赚钱,因为钱买不到快乐。
学佛法,积阴德,修炼一颗善心!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万一伤害了弱小,你会自损福报。
虽然嫁祸与离间,双计并存,一箭双雕。
别忘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纸里包不住火,谣言诽谤,终会不攻自破,恶作剧也要考虑后果,千万不要因小失大,误人误己。
但愿世人都能摒弃前嫌真诚交心同修善道。阿弥陀佛!
一个人想要进步,还是要正视别人的成功。
刘焕明白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这样才能与别人缩小差距,才能超越从前的自己。
每个人的成功与成就,都离不开日常的积累,与努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唯有厚积才能薄发。
眼下大学生就业都在抱怨找不到对口的专业。刘焕的儿女们也时常有思想包袱。
其实那是缺乏“专业精神”,我们常常误解以至于忽略了“专业精神”的内涵,专业是否对口并不是大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专业,无论什么工作,这并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只要你专注的做好一件事,用心坚持,用岁月坚守,便是最好的专业。
刘焕坚信这一点,所以她信心十足,对养老院的兴衰并不担心,她坚信任何一种职业也好,只要你把看似寻常的工作做到极致,人生一定会给你褒奖。
举个例子足以证明,世间一切皆有可能。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金像奖刚刚颁发,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专业精神奖”,竟然给了茶水阿姨杨金莲。她虽然只是个普通的茶水工,日常在片场负责端茶送水,但三十多年来,杨金莲记得几百个明星的口味和习惯,居然把他们照顾的“服服帖帖”。这足以证明,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种“专业精神”的事例,就是刘焕跟员工们开会研究的话题,她还给大家讲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
前不久,她去参加一个婚礼,典礼中她看见新娘走在通往大舞台的台阶下的中心道路上,突然被长长的婚纱绊倒了,两边的宾客一下子安静的可怕,谁也不忍心引起躁动,司仪却不慌不忙,笑着对新郎说:“有时候,幸福需要一个台阶,无论是她上来还是你下去,只要伸出手,那就是幸福。”新郎官恍然大悟,急忙下去搀扶新娘,一起走上大舞台。随即台下一片掌声,不但没有让新娘感觉半点尴尬,而且还增添了满满的幸福感。这就是专业的魔力。
深到骨子里的专业,就是一个人也能走很长的路,无论遇到什么突发事件,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和恐惧。
刘焕告诉她的员工们,何为专业?就是你的能力永远比你的收入多一块钱,那就对了。
刘焕以此故事,告诉大家,稳稳地笑容,换来机智灵活的专业精神,微笑、和善的态度,感动着养老院里所有的人,大家引起感染,笑口常开,一片和谐的气氛。
眼看着秋风送爽,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快要到了,这是老年人的节日,刘焕当然不能忽视。
一进八月,她就开始准备了,她贴出告示声明,重阳节要举办老人茶话文艺表演会,鼓励本院,有才艺的老人踊跃报名,参加表演。
你还别说,老人们都很喜欢这个活动。都在积极准备,有唱戏曲的、有唱老歌的,还有几对文艺范的老人,正准备跳一曲交谊舞。
刘焕还发贴到网上,寻找志愿者,来给老人们义演节目。结果还真的请来了,有一组小学生要给老人们唱歌跳舞,还有几个社会好青年,也来义演,居然还有业余相声来捧场。
刘焕真是感恩涕零,一场热热闹闹的重阳节文艺会,就在养老院的院子里盛典开幕,并且邀请了所有老人的家属,来为老人鼓掌喝彩,老人的幸福全都写在脸上,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历经风雨之后,总能回归到生活的本真,而且,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话放在刘焕身上,恐怕再合适不过了。养老院里搞完活动以后,更加处处祥和。
很多老人和刘焕一样开始自修佛心,静心放下、点头示好、感恩惜福、吃素信佛、战胜欲望,尽管生命充满恐惧,但是他们生活的越来越谦虚低调。
《金刚经》中有一行文字是这样写的:“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这句话让刘焕有点儿醍醐灌顶的感觉。试想,既然世间事,如梦如影转眼即逝,无论好的坏的,都不能长存,何不放下,一笑嫣然。
从前刘焕以为自己的一些恐惧都是出于责任和爱,比如,担心儿女们的工作收入、婚姻早晚、人脉多少,或者担心将来,婆媳关系、亲家关系等等,进而心生恐惧,终日惶恐不安。
如今,按照金刚经上所说的,那些大多都是人的欲望而已,欲望就是一心想要得到,倘若不计得失,放下随缘,一切都会变得轻松自在。所以说只有放下欲望,才能得到幸福。
刘焕从佛法经文中找到根源,努力消除恐惧,战胜心魔领会到佛法智慧。千帆过后,当一个人不那么执念于名利地位的时候,相反,该来的东西都来了。
原本也是亚健康的刘焕,在佛法中领会真谛,潜心自修,慢慢改变着自己,身体健康了,心情舒畅了,可谓是,看天天晴看水水清,一切不好的事物都入不了刘焕的内心。
正如养老院的一些事情,别人看来有伤大雅,而刘焕看来却是锦上添花。
听说养老院里有位丧偶一年多的肖阿姨,六十多岁,因为女儿远嫁他乡,自己又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城市,为了驱散寂寞,拿着退休金进了养老院,她特别喜欢做美食,就成了志愿者进厨房帮忙,以她的话来说,运动使人健康,喜欢的事就会快乐。
而厨房外面就是小花园,七十二岁的姚大爷,最爱养花弄草,每天都去维护修整,也是由于儿孙们都在忙自己的事业,丧偶三年寂寞无聊,自己非要住进养老院来的。
因为同病相怜又都是勤快人,经常聊聊天、谈谈心,两个人越来越说得上来,不由自主的就互相依恋,谁也离不开谁了,就是人们所说的夕阳恋、夕阳红。
其他老人见此一幕,全都嗤之以鼻,有的还多事,跟她们的子女告状,说些不中听的话。孩子们认为这么大年纪了不安分,丢了她们的脸,非要接走老人回家住,以断了他们的来往。
刘焕知道后,耐心的给双方子女做思想工作:“老年人也需要,情投意合的人陪在身边,既然有了感情,升华到了爱情,那就不关年龄的事了。他们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子女不该干涉,也无权干涉,更何况,子女或者服务人员,永远也替代不了爱人的关爱。所以,你们不能强迫他们分开,也不能强行接走她们。只要他们高兴,你们就应该大力支持,而不是反对干涉。”
双方子女哑然无话,本来就拗不过老人,再加上养老院领导的支持,姚大爷的儿子赌气走了,扬言再也不来看他了。老人也是生气得很。
尤其肖阿姨生气的对女儿说:“忙!忙!忙!平常你们总在忙,也没见你来看我,这会儿你倒有闲心来管我了,不就是找个说话的人吗?别人不理解做女儿的也不理解,我活着还有嘛意思,要不我死了算了,更省的你操心!”肖阿姨的女儿一看母亲寻死觅活地铁了心,也只能默认了。
肖阿姨的女儿确实内疚,当初为了爱情,不顾父母反对远嫁他乡,本来父母就只有自己一个女儿,根本舍不得她远嫁,是自己追求爱情自由,私自离开父母。
如今,怎么还能反对爱情自由呢?肖阿姨的女儿忽然苦笑,这真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苦难言,很无语的答应了母亲。
她对母亲说:“你老人家就好自为之吧,接你走,你又不走,我又不能放弃事业来陪你,你在这里高兴就好,随便你了,顺其自然吧,您要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我还有生意要谈得赶紧回去了。”肖阿姨的女儿扔下一些钱就走了。
风波虽然过去了,但是两个老人好像受了惊吓,有点心神不定,心有压力的样子,舆论让他们许久都高兴不起来。
刘焕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马上召集大家开会,郑重声明:夕阳恋夕阳红,不但不丢人,而且是本院的荣誉,这代表我们院里的老人,思维敏锐、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有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还具备一颗青春气息的少男少女心,这是人生正能量!我们要大力支持老人们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说:“如果肖阿姨和姚大爷能够走到一起,我们就在养老院里给他们举行婚礼,并提供一个小单间给他们过二人世界。”
“以后但凡是老人们真心相爱的夕阳恋,我们都支持,不管有什么问题,比如财产问题、子女问题,都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
“大家可以坦然面对,不必背后议论纷纷,小题大做,夕阳恋是老人追求幸福的权力,是老人的自由,彼此照顾,彼此关爱,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全场掌声不断。
这样一来,老人们更信任刘焕了,主动把自己认识的老人往养老院里介绍,也是因此给刘焕增加了很多业务和收入。
人的一生,好比是火车在前行,一路上红灯停,绿灯行,黄灯提醒你减速慢行别着急。
生命中会出现很多红绿灯,不必自寻烦恼,不必担心下一站是什么灯,这样日子过轻松了,遇到什么颜色的灯,都会应对自如。正如养老院里,好事坏事刘焕一样坦然自若
其实从小到大从青年到中年,她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专业的忧心者,她担忧的事情千奇百怪,无所不包。
有些是真实的,但大部分只是想象的,偶尔也有很难得的感觉,感觉没有什么好担忧的时候,又会马上担心自己忽略了什么。回望来路,刘焕也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她经常自我解嘲的说自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总是提前预测担忧,虽然淹不死,却也走不进深水区。
就说两年前吧,因为各种原因,她怀疑自己得了胃病,很不舒服,怀疑是胃溃疡,说不定是胃癌,也许是速食午餐的原因,或者过度劳累透支体力也说不定。
后来花了很多钱,去医院全面排查,医生表示根本没有胃病更不是胃癌。虽然花了很多钱,但是很值了,医生打趣地说:“现在给你开个处方,就是‘不要烦恼’。”
医生怕刘焕一时三刻可能做不到,就先开了些营养药,吃了就能使人快乐。他说:“其实你不需要吃药,只要不烦恼就会很快恢复。”
刚开始刘焕真的做不到让自己快乐起来,只能吃药,后来她忽然觉得吃药是件很难堪的事,别人问起来,总是羞于启齿,总感觉未老先衰的样子。
于是刘焕不再吃药,恢复自尊,每天微笑着工作劳逸结合,累了就小睡片刻再吃饭,习惯成自然,不做无谓的忧虑,控制了胃口不舒服,慢慢的恢复了正常生活。
刘焕说:“真应该好好感谢那位医生,是他教会我,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操心的事。治愈我的不是药丸,而是我态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