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生两世 > 第43章 学佛悟道简修行

第43章 学佛悟道简修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焕一念信佛,既是相信佛法无边,就是想改变自己,认真学习潜心修行,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家庭和社会。这也是刘焕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最简单的修行。

    有人说刘焕愚痴,对她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然而刘焕一心向善相信慈悲为怀、善有善报,“佛祖保佑”是世人真诚的祝福!佛说,“一切善念皆为布施!”生活中的布施行为无处不在。

    对人微笑是颜施,说鼓励话、安慰话、赞扬话、温柔话都是语言布施,敞开心扉以诚待人那是心的布施,用行动帮助别人更是以身布施。在家里高高兴兴的洗衣做饭打扫房间,是为家庭布施,是供养家庭。

    在单位里工作,任劳任怨忠于职守,那是对公司的供养,对社会的布施。即使没有升职的机会,即使得不到更高的报酬,最后也会有其它回报,也会在其他方面体现出来,比如强健了身体,锻炼了意志,愉悦了身心,和睦了家庭等等。

    刘焕通过学习,悟出了一些简单的道理,她给自己总结了这样几句话,相当有禅意:不与人争就是慈悲,静心不变就是智慧,谦卑低调就是礼佛,守礼守法就是持戒,改过自新就是忏悔,原谅宽容就是解脱,知足常乐就是心悦,不看不想就是放下,不闻不问就是清净,利益他人就是利己。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布施着各种善良。

    刘焕潜心学习佛法知识,祈愿用真诚的佛心,监督自己鼓励自己一心向善,慈悲为怀,淡看人生起起落落,不悲不喜浅笑安然。

    此生经历,无论是付出还是收获,都是对自己的肯定,无愧于心,生活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人无完人,对与错都不想再去纠结,相信雨过有天晴,冬去春会来,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那就顺其自然,顺应天意吧!

    如今,刘焕已到退休年龄,“知足常乐”就成了她的座右铭,刻在心里,显在脸上。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刘焕也是满满的成就感。儿女优秀、爱人厚道、朋友真诚,生活富足,此生何求?虽然此生没有大成就,算不上什么成功,都是平凡琐事,然而,一个连学都上不起的农村孩子,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今天,也足以让人欣慰。

    朋友不多,三五个真心真诚的就好,不离不弃相伴到老,此生足矣!刘焕的经历琐碎曲折,坎坎坷坷,人生之路上,摸爬滚打努力前行!

    回顾从小到大,幼年的坚强无畏,童年在学校里受的委屈,少年车祸的苦难,青春爱情的创伤,婚姻叛逆的固执,以及贵人无私的奉献,小人暗中的狡诈,小有创业的自豪,天赐福德的喜悦,悲欢离合的感悟,说不出是苦是甜,道不出幸福与否。

    总而言之,刘焕就是一个钗环金的命,或许是真材实料,经过千锤百炼,变成了千疮百孔,不论是贫困寒舍,还是富贵人家,都被一视同仁,都被插于发髻之中,炫耀于空中,尽管耀眼夺目,却又感觉华而不实,没有什么大用,有多少人羡慕,就有多少人嫉妒。

    到后来,带着些许禅意,随遇而安,心中常念阿弥陀佛!学佛法结善缘,静心养性,看淡一切世俗凡事,祈福一切美好常留人间。

    刘焕经历了贫困苦难的深渊,心中充满光明。有人问她是如何度过的,她的回答是:“熬的过昨天,就能熬过今天,决不允许自己去想明天会如何。”刘焕深切体会过欲望、挣扎、焦虑与绝望。她不想呆在家里因为想不明白的事情而走火入魔。

    她又开始去工作,一份地位与收入极低且辛苦的工作,她总是不断透支地工作着,当回顾自己的过去,正如同,满目疮痍的战场,充满了破碎的梦想与希望,充满了堕落的感觉,简直就像一场极不利于自己的战争,令她伤痕累累提前衰老。

    不过,她并不自怜,她不再为过去悲伤流泪,她不羡慕比自己幸运的人。因为她真正有血有泪的活过,不只是存在而已。

    她饮尽了生命之杯中的每一滴酒,或苦或甜,而别人只是浅尝杯口的泡沫。

    别人还在盲目的时候,她看得已经很明白,只有泪水洗过的眼睛,才有更开阔的视野。

    工作让她了解到一个生活的哲理,那是养尊处优的人,所不能体会的。她学会了“只活在今天”而不去预知明日的烦恼。

    令人心生恐惧的感觉就是生命中无法知道的那一部分,之所以不去担忧,是因为由经验中得知,真正面对恐惧的事情时,上天会赐给你所需要的智慧和力量,不必为琐事心烦。

    在工作中,刘焕也学习到,不对别人期望过高,因此,她仍然能够从那些对她不坦白的朋友,或者,说闲话的朋友那里得到快乐。毕竟自己正在培养幽默感,一位遇到烦恼,能够以乐观替代悲痛的女人,快要坚强到刀枪不入了。

    她一点都不为自己受的苦感到遗憾,因为在痛苦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这绝对是值得的。“活在今天”,就能战胜忧虑。

    当刘焕发现自己忧心忡忡,或为一件事反复无谓的思考,像一只盲目兜圈子的骆驼时,只有运动可以帮助自己,驱散这些忧虑。

    她努力工作、骑车、跑步、走路或打羽毛球,不管做什么,运动可以清理心灵的渣滓。当你生理觉得够累时,心理上就不会再想烦恼的事情,而后随即就会有一种新的活力产生出来。有人说烦恼时就会失眠,刘焕说:“那是因为你还不够累!”

    没有人一边运动,还能一边想心事的,让自己忙的没时间烦恼时,原来满天阴霾的烦恼,就只剩下几朵乌云,新的想法很快就让她烟消云散,万里晴空。

    运动是治疗忧郁的最佳良方,当你烦恼时,多用肌肉,少伤脑筋,结果会出人意料的好,这方子对谁都管用,当你开始运动时,也是烦恼离去之时。

    刘焕喜欢看书、上网学习,她知道,忧虑其实只是人们的一个坏习惯,应该定下心来正视问题,如果你把用在忧虑上的一半时间,去想方法解决困难,自然就不会有任何烦恼了。

    有些问题,虽然混乱不清,只要找出烦恼源头,再实际的面对它,自然是迎刃而解。刘焕学会了克服忧虑,因为她开始学习分析问题。

    一位改变人类科学观点的科学家说:“如果我不是这么无能,我就不可能完成所有这些,我辛苦努力完成的工作。”这是达尔文的自白,她坦然承认,自己的成功是受到自己弱点的刺激。

    刘焕也是受益匪浅,起初,她在工作中,也是十分茫然,地位的歧视、体力的透支、以及人际沟通的障碍,如果不是耻于向家人承认自己的挫折感,她可能早就辞职不干了。

    幸好刘焕与佛结缘,佛心存善念,对任何人都无恶意,常常胸怀慈悲善良。于是,愤怒、自怜、消极的心态,慢慢地转换成了不可预期的助力,驱使她勇往直前。

    尽管命运送给她的是一个酸柠檬,她也要把自己无知的酸柠檬,制作成知识的甜柠檬汁。

    她不仅忍人所不能忍,并且开始热爱这种挑战。

    生活中,会自怜的人,即使舒服的靠在沙发上,也不会停止自怜。反倒是不计较环境优劣的人,常能快乐,他们对个人的责任极有担当,从不逃避。

    想想世界上成功的人,大部分是缺陷激发了潜能。

    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那么悲惨,逼得他几乎要自杀,他大概也创作不出文明不朽得《悲惨交响曲》。

    贝多芬则是因为耳聋才得以完成,更动人的音乐作品,像这样的世界名人数不胜数,他们发现了自己身上,最不可思议的一种特性——人的潜能乃在于具有反败为胜的力量。

    正如一位父亲给失败绝望的孩子的启示:“两个人由铁窗往外望,一个人看到的是满地的泥泞,而另一个人看到的却是满天的星辰。”

    刘焕从自筑的牢房望出去,看见了满天的星辰,她开始改变自己,不去批评抱怨,不与人为敌,丢掉报复仇敌的心态,理解宽容,仁慈向善。

    一夕之间她变了,她开始勇敢的做自己。她积极参加团体活动,鼓起勇气上台表演,主动交朋友不计前嫌,平心静气的生活,比过去快乐了很多。

    所有的人都是思想的产物,只有提升自己的思想,改变心态,才能上进,克服并完成某些事情。

    刘焕也不例外,她所发现的新天地既刺激又兴奋,每个人都有过精彩的经历,刘焕着手写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或者说是一本书,哪怕是自己的珍藏版,也绝对是自己的一种人生超越!

    “思想决定一生”如果思想是快乐的,当然就快乐,如果思想凄惨,就会凄惨,如果有恐惧的想法,就会产生恐惧。

    这就是说,你所认为的你,并非是真正的你,反倒是你怎么想,就是什么样的人。心理态度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刘焕渐渐觉得自己,有一种沉睡已久的潜能未加发挥,她把自己想象成,成功的公益人。

    朋友们,有的努力赚钱几百万,有的跑车交友无数人,有的置房置业教子有方,他们都是普通人,都能做个真正的自己。

    刘焕心起波澜:“我也要大胆尝试做我自己!”于是刘焕开始每天坚持学习,翻阅书籍,上网查资料,研究关于一个“老人养老”的问题。

    随着国情发展,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老龄比重攀升,老年抚养持续下降,这成了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养老事业正是朝阳时期。

    因此,刘焕开始筹备这个事业,这需要成千上百万的资金,去哪筹钱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房产抵押,去买或租一个养老院,然后给它经营好,有公益有收入,名利双收,她时常庆幸上天赐给了她这种理财的天分。想想就能从梦中笑醒。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创业不是做游戏,需要真枪实弹去战斗,或凯旋荣光,或粉身碎骨,这是法则。

    尝试任何新事物之前,一定要先留一手。军事专家建议,作战前一定要保证补给线通畅。在个人事业的战场上,此建议一样正确。

    就说刘焕吧,她曾经有过艰苦的岁月,眼见着穷困的父母,也曾有过秋收冬藏,以粮换钱换物然后饲养家畜,再以畜换钱的生活经历,这也让刘焕学会了生活的变通经验。刘焕需要更多的安全感,于是她选择了一份,看起来比较安定的服务业工作,只是想保留一条后路,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除非已经在更好更高的职务上稳定下来,否则她不会切断这条退路。

    刘焕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跟儿子女儿学习一些电脑知识,正好用来提升自己。

    世人常说,青年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言传身教,意在标榜,责任重大。

    中年父母是子女的朋友潜移默化的心灵沟通,才有了无话不说,谈笑风生。

    老年父母就是成功成才子女的学生。而如今,刘焕就要加入老年父母行列了,理所当然地回归学生身份,“不耻下问”子女成才变身父母的老师,也是天经地义。

    幸好儿子女儿都希望父母跟上时代步伐。

    刘焕的儿子和女儿都大学毕业了,他们带来很多关于老人养老事业的学习资料,比如法律方面的书籍,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残疾人建筑设计规范,以及管理服务防疫卫生等各方面的书籍。

    一家人共同研究学习,她们跑到大中小各种类型的养老院去打听调查,价位服务以及设施的情况,她们去民政局询问,关于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现在你肯定会问:“他们的养老院开起来了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