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宿管拆迁小升初
当然,宿舍里的这些孩子们也有不省心的时候。比如,有个星期天,男女宿舍的孩子们一起聚会喝醉了酒,有一个小姑娘跑到河边撒酒疯,寻死觅活,其他人也跑去起哄,刘焕哄不听、劝也不行,就以老板娘的身份,命令他们马上回来,甚至明文规定禁止聚会醉酒。
她义正言辞地怒吼道:“都给我回宿舍去!有嘛事不能坐下来说吗?寻死觅活有用吗?父母养你们这么大容易吗?不去报答父母恩,在这胡思乱想干嘛呢?多大的事也没有活着重要!有生命才有机会翻盘!一切皆有希望!听我的,快回去!如果愿意跟我说说,就跟我说说,也许我能帮你,无论如何,都先回去,让时间去改变一切!”
她用老板的口气说:“我开宿舍也是负法律责任的,你们有个三长两短,都是我的责任,所以你们要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要给我找麻烦!”刘焕也是连哄带吓唬才平复了大家的激动。还好,宿舍里的人们自那以后,开始有所敬畏。
还有一次,一群老男人下班回来,晚上喝了酒与年轻的舍友打架斗殴闹翻了脸,无论年老年少,刘焕统统训斥一顿:“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老的应该让着小的,小的应该尊敬老的,打架算怎么回事?目无尊长、为老不尊,没大没小的,简直不像话!都好好的住着,彼此让一步就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大家都消停点行吗?”几句话说的大家全都哑然,或许是因为她是房东的面子吧,年龄大的几个人,不好意思的跟刘焕道歉:“老板娘费心了,我们不闹了,真不应该瞎闹腾,让你跟着着急了。”
更不省心的事情是,居然有人丢了手机,他们也会找刘焕。说来也是,无巧不成书,真就遇上丢手机的事了。
因为刘焕每天早晨都去宿舍里打扫卫生,忽然有这么一天,刘焕做完卫生出来后,在院子里收拾院子,就有人找她说丢了手机,刘焕眼见没有外人出现,就宿舍这几个人在现场,那孩子怀疑刘焕拿了手机,确实也没有几个人出入,那人甚至直接索要。
刘焕不急不恼安慰她说:“我开宿舍是为了长期挣钱,不可能监守自盗,自毁前程,所以你不必怀疑我,手机丢了,咱们找手机!就是了,这并不难!”刘焕立即决定,宿舍里所有的人都不许离开现场,就是一个字“搜!”
当天发现当天排查,因为没有人离开过宿舍,手机也不会离开现场,偷手机的人没有想到,刘换会出面干涉,当场全屋大搜索,还没来得及转移就被搜了出来。结果手机从床底下的鞋盒子里找到了,刘焕明知道是谁干的,却没有公开没有报警,明敲暗击的教育了一顿,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是谁的鞋盒?”没有人认领,刘焕说:“我始终在宿舍附近没有离开过,所以是谁拿的我心里有数,之所以不说破,是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希望你以后不要这样做,你还年轻,一旦触犯法律,就是自毁前程,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就晚了。”
这就是刘焕的工作,看着,管着,劝着,监督着教育着,比大公寓规范严格,却比大公寓留有人情味。“老板娘”,“阿姨”,“刘姐”,称呼多多,快乐满满。
这样红红火火的干了几年,收入可观令人羡慕,虽然人们戏称刘焕为老板娘,但她也是没少受辛苦,供热水,烧暖气,打扫卫生,以及定时关灯锁门等,都要亲力亲为,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年轮飞转,人生多变,生活总是起起落落,没有人能预测未来。刘焕也不例外,她非常痛心的看着红红火火的宿舍,被拆迁通告解散,宿舍人员纷纷离去,尽管离真正拆迁还有数月之久,可是提前做准备的人居多,偌大的院子一下子寂静了很多,刘焕心中不免有点失落。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宿舍解散虽然减少了收入,却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那时正赶上小升初,无形中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再加上两个孩子本身就勤奋好学,头脑灵活,终于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金榜题名,幸运的考入重点中学。排名全校第四,第五,名字都上了学校大红榜,刘焕也是欣喜若狂。
那时两所重点中学一中二中,也只录取本校的前八名优秀生,本来儿子是可以上一中的,由于和另一名外地的女生并列第四名,校长跟刘焕说:“外地人来天津上学,花费大也不容易,就让她去一中吧!咱本地人选择的机会多,上二中也会有很好的发展。”
于是刘焕当时让了一步,给儿子选择了二中,现在想想很是后悔,当初是不应该退让的,一中一定比二中更出人才,假如儿子当初进了一中,结果肯定还会更好。但当初却没有这么想,家长的一种善意的、与世无争的、无所谓的态度,无形之中影响了儿子的前途。
其实儿子心里很不服气,为了让儿子心理平衡,她告诉儿子,“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道理:“你到一中是凤尾,你会有挫败感,而到了二中就是尖子生,一定会受到老师的喜欢,同学的追捧,你会有独占鳌头的斗志。”
现在想想,一切都是借口,就是父母无能,没能让孩子顺利进入更高的学校这是事实,或许父母根本无法改变校长和老师的决定!孩子的人生一半也是受了父母的影响,假如父母能想想办法,托关系也好,重新批尅也好,让孩子当上那个凤尾,孩子肯定会更容易,提升在强者面前越挫越勇的能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不管怎样,孩子们也是不负众望,初升高儿子女儿双双进入实验班,高考大学又同时考取一本。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焕要求孩子们,“重复学习”的方法起到了效果,“独立思考”的习惯派上了用场。
回想起来,刘焕特别感谢的是,孩子们小学的班主任老师若不是老师的慧眼识珠,严格要求,鼓励认可,犯错也适时给予原谅,一定不会如此幸运。
记得小升初那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孩子们因为心情紧张,忙着去厕所,一路小跑,互相碰撞,刘焕的女儿米可心,不小心就打碎了学校的大盆栽,女孩子本来就胆子小,又害怕老师批评,又害怕家长埋怨,惊吓之际 还怎能考试?
不料老师不但没批评还安慰她说:“没事不用害怕,不用你赔,那本来就是个坏的,下次走路小心点就行了,安心去考试吧!我让保洁阿姨来收拾一下就行了。”这还真是个善意的谎言,孩子放松了很多,结果考了好成绩,全校第五名,一鸣惊人榜上有名。
可刘焕却偷偷地被老师请了去,“孩子不陪家长陪”!并且要求刘焕说:“在这个关口上,不要批评孩子,孩子们面临考试,压力大,心情紧张,出点错也是难免的,证明他们非常重视这次考试。老师家长要给与鼓励和安慰,千万不要打击和批评。”
刘焕洗耳恭听,默默点头照办,悄悄的赔了一百元钱,然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字不提此事。单纯的孩子还挺庆幸,考试顺利过关欣喜若狂,回到家就滔滔不绝地跟妈妈告诉:“今天,我上厕所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盆,把我吓坏了,幸好老师说是个坏花盆,我们老师太宽容了,他说不用我陪钱了。”
刘焕随声附和,哈哈大笑,跟女儿开玩笑地说:“是不用你赔了,他让你妈妈赔啊!哈哈哈!一百元钱能换来你旗开得胜,妈妈高兴!”。米可心如梦方醒,一阵内疚,不好意思地对妈妈说:“对不起!妈妈!因为我损失了一百元钱。”“没事,只要你们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就是对我的报答,”
不得不说,学校老师的教育管理方法和家长的情绪处理都对孩子至关重要,如果当时老师训斥孩子出的错,或者家长吝惜那一百元钱而埋怨孩子,让孩子带着内疚自责,胆战心惊去考试,结果又将如何呢?不言而喻,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现实中就有因为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请家长,家长不会控制情绪,一怒之下不顾孩子的面子,当众打骂训斥孩子,孩子想不开离家出走,甚至自寻短见失去生命的,真的值得大家重视起来!
刘焕很欣慰,孩子们小升初顺利过关,是不用刘焕多费心思的。回过头来再说说刘焕的婆婆吧!她听到拆迁以后心神不定不知咋办?就有很多人给她出谋划策,当然都是好心,都希望在拆迁之际,帮她把家产给子女们分清楚,以免留下后患。
平日里看不出,老人的大脑如此有条理,如今她却一字不落的把别人给他出的方案,全讲给刘焕听,然后让刘焕给她拿主意。七间房子要母子五人分开,那人的方案是:“老二两间砖房,老四两间厢房,老大和刘焕每人一间半土房,没有婆婆的”。
刘焕一针见血的给婆婆指出:“没有老人的房子怎么能行 ?你老了没人管你咋办?再说,两间厢房原本是厨房,不能单独办房契的,此方案根本行不通。”
刘焕对婆婆说,我给你出个方案:“三间土房分给老大,婆婆,和我们,每人一间土房,老二和老四,没本事,就分砖房,两间小厨房不能单独立户,只能跟两间大砖房一起,所以老二和老四每人一大一小,这样每个人都有房了,即使你们老了,也没有后顾之忧,你们有自己的房子不怕没人管你。”
婆婆毅然决定采纳刘焕的方案,就这样,刘焕草拟了这份方案,派四弟给大家分别送去。
才有了后来,刘焕夫妻自己掏钱,出力给大家改门口,又替大家出租挣钱,不辞辛苦地跑房管站办理分户,给大家办理房契等事情,不管有多少矛盾,刘焕夫妻都不计前嫌,把出租钱让四弟给他们送到家里。
本来婆婆住的就是土房,这一改门口,就成了危房了,政府严禁居住,在婆婆没人接收的情况下,刘焕又把婆婆接进自己家,吃起了搭伙饭。
说起“搭伙”,其实就是一个“拼”字,现代社会中,“拼车”“拼房”“拼买卖”的都有,刘焕要和婆婆“拼饭”。拼饭既是搭伙饭,两个家庭两个核心,各自保留各自的大方向,然后各自拿出生活费放在一起,一起吃饭。
一方面是因为,兄弟几个没有商量给老人养老问题,只能暂时解决老人的饮食起居。
第二方面是因为老人还有思想和智商,每个有思想有智商的老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权利让出去,刘焕非常理解。俗话说,老孩儿小孩儿嘛,老人喜欢每天出去买东西,安排主食和蔬菜,刘焕就落个清闲,正好满足他们的存在感。
顺既是孝也,老人高兴了,刘焕无形中就生长了孝心,增添了福报。也是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还没说清,刘焕不能大包大揽,毕竟亲兄弟明算账!不要说,人世间有多少大公无私?只要想,自私的人有没有帮助到别人就好。
既能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又能满足别人的要求,这便是善良,是奉献,方为人中之杰。也或许,很多人看不懂其中的禅意,但当你做到了,你就会感应到佛光普照福泽己身。
然而,活在当下,最该感谢的应该是党和政府,如果没有政府居民区的严格把控,这些孤寡老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就被儿女冷落了。
幸好刘焕的婆婆就在调查范围之内,拆迁之际,居民纷纷搬走,居民区要求带走老人的人,必须要有其他兄弟姐妹的签字。也就是说,大家都同意才行,这样一来,老人有了保障,兄弟姐妹之间少了很多争议。
刘焕让爱人拿了居民区的通知,请大家坐到一起商议老人的问题,刘焕建议,谁领走母子二人,谁就管理他们的财产,无论多少,生养死葬必须一管到底,吃亏或者占便宜,都无可非议。
结果最终还是留给了刘焕,没有人敢接手,两个残疾人智商也都不高,更何况他们母子二人固执己见,认准了刘焕夫妻,别人家她们说嘛也不去,刘焕也是无语了。你们说她们的婆媳关系好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