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爹爹
七月的夜晚,褪去了白日的炎热,凉风徐徐,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
山脚下蚊虫很多,于氏烧了几条艾蒿,蚊虫再不敢靠近,只那扑了蛾子不时撞上艾条,发出“滋”的一声。
林立问爹爹林家盛:“爹,你走镖时最远到哪?”
“爹最远去过吐蕃。”
吐蕃好像在唐朝就土崩瓦解了。
“吐蕃有葡萄吗?”
“有,很好吃。”
“那爹,你有没有带葡萄种回来?”
“没有,咱这山上就有葡萄,就是小点而已。”
“唉,那能一样吗?吐蕃的葡萄又大又甜。”林立摇头叹气。
“你就想着吃。”林家盛没好气地说,大家都笑了,林立也笑了。
正说笑着,篱笆门外走进两个人,林家盛站起来迎了过去。
只听林家盛叫道:“大哥,四弟。”
是大伯林家富和四叔林家兴来了,林立和林东对视一眼,谁也没说话。
院子里顿时安静了,小妹平平也不绕着艾条转圈了,扑进于氏的怀里。于氏无声地打个手势,抱着小妹进了屋,孩子们也跟着进了屋。
林立和林东回到南屋,悄悄让林东打开了窗子,他坐在窗台上,支着耳朵听。
林家盛将大伯林家富和四叔林家兴让到院子里坐下,只听林家富嚅嚅地说:“老三,早该来看你了,只是大哥不得空,今晚老四去了,我俩就来看看你。”
林东趴在林立耳边说:“咱爹回来当天,四叔就来过了。”
林立点头没吭声,当时疼得发晕,他也不晓得谁来了,接着又发了高烧,今天才起来,什么都不知道。
林家盛没有出声,外面一阵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林立又听到大伯林家富说道:“老三,大哥知道你在生我的气,唉,都是你大嫂——,现在她也受了老天的惩治,你就别生气了。过几天,等二小子好好,你们就搬回去吧。一家人……”
“不了,”林家盛打断了大伯的话,“既然已经搬出来了,就这样吧。”
又一阵难堪的沉默。
“三哥,这回回来就别再出去了,三嫂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挺难的。”这是四叔林家兴在说话,说话声都和林家盛挺像的。
“嗯。”林家盛只嗯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晚了,三哥,我和大哥就回了,有空去村里走走。”林立站起来伸头看去,只见四叔林家兴拉着大伯林家富起身正向外走,夜色中,林家兴很瘦,个头只堪堪到林家盛的肩头,站在胖胖的大伯林家富身边,好像一个半大少年。
大伯林家富闷不吭声地佝偻着|腰和林家兴走了,林家盛沉默着送走了他们,就那么站在篱笆门外,久久没有进门。
林东又悄声对林立说:“爹回来那天发了好大的火,要不是三姨奶拦着劝着,爹就要去找大伯大伯娘算账了。”
林立回身躺在炕上,林东跟过来躺下,继续说道:“你不知道,那天爹抱着三姨奶的胳膊都哭了。”
林立意外,林家盛一看就是硬汉,属于流血不流泪的男人,还能哭?
“爹说他走时还给了大伯五两银子,说如果过年时没赶回来,让大伯把我的束脩给交上的,再帮着买纸笔。结果大伯不但没有给交,大伯娘还骂咱们是白吃饱。娘都不知道这事。”
难怪林家盛会这么生气:“爹也是的,怎么不将钱给娘呢?”林立嘟囔。
“爹给娘留了二两银,可是娘说丢了,怎么都找不到。在家里能丢银子,准是大伯娘给翻去了。”
这个蔡氏可真行啊,小叔子的屋子她也去翻,真是没谁了。
林立迷迷糊糊要睡着时,才听到外屋门响,应该是林家盛回屋了。
等到林立睡醒时,已是日上三竿。昨天晚上也没有脱衣服,就那么囫囵睡的。林立坐起来,家里静悄悄的,下地走出屋子,院子里只有五只鸡在皂角树下啄食。
远处传来小白的“汪——汪——”声,林立抬头看去,见到一家人都在河滩上,小白在河滩上奔跑着,燕子拉着妹妹,林家盛和于氏不知在忙碌着什么。
林立打开篱笆门,穿过土路走向河滩,走近了才看清他们在脱土坯,林家盛蹲在那儿,地上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木框子,于氏把和着碎稻草的黄泥铲到木框里,林家盛用两拳不停地怼,四角都怼平了,用手在水盆里撩些水,把上面抹平后,双手拽着木框子两边的把手,向上一提,一块土坯就成了。旁边已经脱好了几排土坯,有的已经半干了。
林立问于氏:“娘,脱土坯干什么?要搭炕吗?”
林家盛接话说道:“听你娘说,你想盖大房子,爹趁天好,脱些土坯备着。等给你盖房子使。”
林立眼睛一亮,兴奋地说:“爹,你同意盖新房?”
“嗯,现在这房子太小了,不够住。”
“那爹,咱盖青砖大瓦房呗。”
于氏急忙抢话:“盖什么青砖大瓦房的,又费钱又不暖和。”
林立撇嘴,正要说话,林家盛出声了:“无知妇人,听谁说青砖房不暖和,那样县上的有钱人不是都冻死了?盖青砖房费钱倒是真的。”
“爹,一百两银子够不?”
“那看你盖多大的,盖四间青砖房足够了。”
“爹,那咱盖六间青砖大瓦房,娘,咱不是有钱吗?上次又送去三十块新做的松香皂,可是十两银子一块,结了三百两呢。以后还会有的。爹——”
林家盛一边脱坯一边说:“成,就盖青砖大瓦房,不过,土坯还是要脱点,好留着搭炕。”
“用青砖不是也可以搭炕吗?”
于氏从旁边拍了林立一下,责怪道:“败家孩子,那多浪费,用土坯就行。”
林立咧咧嘴不说话了。
于氏又问林立:“吃饭了吗?”
林立摇摇头,于氏赶紧喊大姐燕子;“燕子,赶紧回家给你小弟拾掇饭吃。”
“好的,娘,”燕子答应一声,领着小妹平平回去了。
只一天,林家盛就脱了有一千块土坯。
转天林家盛就跑起了盖房子事宜,他先找到里正,批了南山脚下,紧挨着现在房子北边的二亩地,做为宅基地。
然后立刻就去县上办了地契,又把三姨奶家的房契也重新落在了自家名下。
于氏虽然给了银子买下了三姨奶家的房子,可是一直没有去改房契,这回林家盛一气儿全办了。
紧接着,林家盛就找了几个和他相处好的村民,把宅基地上的荒草、石块全清理干净。然后去县城找了盖房子的施工队,谈好了由他们负责买青砖瓦片,起屋盖屋。
林家盛回来后又马不停蹄地带着人,进山去找好木材去了。
新伐下来的木材当然不能马上用来盖房子,林家盛东家找到有木材的人家凑,凑齐了木料,答应用新木料换。
林家盛风风火火没几天,便已经准备好了盖房子的一切事宜。直看的林立目瞪口呆,这个爹爹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啊!
眼看着盖房子的施工队就要来了,林立才想起了前世京都的四合院,那时在京都,无比地羡慕拥有四合院的同事,曾去他家做客好好参观了一番,至今记忆犹新。
那么咱现在建个四合院也是可以的嘛。
林立的右胳膊还不敢用力,于是林立就缠上了林东,他讲解林东画图,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图纸画成了。
林立拿给林家盛看,他倒吸了一口气,对林立说:“臭小子,你的要求越来越高啊,照你这样建,不得三四百两银。你爹我只有五百两银子。”
“爹,你有五百两银子呢?怎么从来没有听娘说过。”
“我又没有告诉你娘。”
“爹的钱不给娘管吗?”
“不给,我自己管,你娘可管不住钱,给她二两银子都不舍得用,结果还存不住。”
哈,这个爹爹,大男子主义挺重啊。
转而,林立开始担心自己挣的钱了,可都交给于氏保管了。
不行,得想办法要出来自己保管。
结果,林立一和于氏提,她就哭了,委屈得不行,林立吓跑了。
林家盛知道了,冲着于氏瞪眼睛:“把林立挣的钱交给他自己保管。”
于氏小声嘀咕:“他那么小……”
“那也比你强,你连二两银子都保管不住,何况那么多钱,别哪天谁给你两句好话,你就把钱舍出去了。”
于氏不吱声了,转身在炕洞里掏呀掏,掏出一个陶罐,递给了林家盛。
林家盛乐了:“这回藏的深啊,我都没找到。”
“儿子挣的钱,那不得好好存着。”
爹爹林家盛还找过呢!
林立乐不可支。
他对林家盛说:“爹,要不放你那里吧。”
“你挣的钱,自己放着,爹信你,臭小子,人小鬼大的。”
林立嘿嘿笑着打开陶罐一看,呵,全在这呢,娘怎么就不知道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筐里的道理呢?
林立数出三百两银给林家盛:“爹,建房子我出这些,剩下你补。”林家盛毫不客气地接过去。
林立又拿出二十两给于氏:“娘,给你零用。”
于氏看着林家盛,见他没反对,高兴地接过去,转身又藏在炕洞里。
林立和林家盛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这个娘真是的,爹没回来时还挺好的,怎么爹一回来,跟个孩子似的。
林立让林家盛帮自己把陶罐抱回到南屋,让他帮忙藏。
林家盛把银子分成了三份,一份最少的留在外面,随时用。一份用布包上,又用油纸包好,在架子下挖了坑埋进去,又把架子挪回去。最后一份依然放在陶罐里,同于氏如出一辙,给塞炕洞里去了。
林立想,等见到齐天大叔让他给打个钱匣子,设计上机关。
唉,要是有银行就好了,银行——钱庄。
“爹,县上有没有钱庄。”
“有,怎么了?”
“把银子存钱庄多好。”
“也是。”
“那爹,下次上县城带上我呗,去把银子存钱庄去。”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