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做皂角皂
林立回到家里,找地方放好松脂,回头问于氏:“娘,咱家里有猪油吗?”
于氏摇摇头道:“没有,分家时你大伯娘一点都没有给。”
林立挠挠头,主要原料都没有,怎么办呢?
忽然他又想到了一件事,这里可是古代,洗衣服貌似都用草木灰或者皂角的。
林立便又问道:“娘,那咱家里有皂角吗?”
“有一些去年收的干皂角,你问这个干什么?”
林立一拍大腿,太好了。
“娘,你给我找出来点呗,我有用。”
“也不知道你要皂角有什么用?”
于氏说完就去找皂角了。
林立又用木板从灶坑里掏出草木灰,拿了一个木盆装上,倒进去一些水,水没过了草木灰后,便放到一边静置待用。
于氏拿来皂角,看到林立又鼓捣上了草木灰,也不问他在干什么,把干皂角递给他就去做饭了。
林立拿着皂角左看右看,还第一次见到皂角,黑乎乎的,有点像干豆角。
他拿着干皂角,找出菜刀,想把皂角切碎,可是切不动。
想了半天,去和于氏要了一些热水,把干皂角泡了进去。
过了一会儿,林立捏捏皂角软乎了,这回应该能切动了,他拿来破菜刀费了半天劲把皂角切碎,然后就放在院子里的一块大石头上捣了起来。
捣成泥状后刮进找出来的一个破陶罐里,又放进去一些水,找了两块石头跑到后园子,搭了一个简易灶台,正好放上陶罐子,点起火熬了起来。
于氏做好饭找了过来,吓了一大跳,连忙说道:“小祖宗,你又鼓捣上火了呢?这多危险。”
林立忙着搅拌,头也不抬地说道:“娘,我在做正事呢,不是玩,过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我看你就是在淘气。”
林立也不分辨,自顾忙活着。
于氏看他搅的费劲,要过去帮忙搅拌。
林立递给她,甩甩胳膊,还真是酸啊。
他估计了一下时间,觉得大约行了,便跑回屋拿了点豆面,放进去继续搅拌成糊状,然后让于氏倒进木盆里放凉凝固。
林立实在是个急性子,手边没有趁手工具,就急不可待的做了起来。
这几天养伤的时候,他算是看到了,这个家实在是太穷,只有两床棉被,虽然浆洗得很干净,可是里面的棉花硬邦邦的,一点都不暖和。五口人没有一个人身上的衣服不带补丁的,都快补丁摞补丁了。吃的也就一点儿高粱米,一点小米,还有一布袋子豆面,给林立熬的大米粥还是三姨奶送来的。
林立躺在炕上这几天,心里一直在翻江倒海,回是回不去了,可是这个身体是个小豆丁,难受死了,可又不得不接受,不然怎么办?
既然回不去了,就要琢磨一下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这样的苦日子可不行。
还好今天发现了松脂,总算心里透点亮了。
等做完这一切,林立饿的肚子咕咕叫。
回到屋里,大姐燕子搂着小妹在炕上睡得正香。
林立和于氏就在厨房吃了饭,吃到一半时,林立一拍脑袋,哎呦,还有松脂忘记放一点试试了。
算了,这次就这样吧,下次工具全了再弄吧。
吃完饭,于氏叫起了大姐燕子,背着妹妹,带着林东去麦地拔草,留下林立一个人看家。
林立便又开始捣鼓草木灰,先过滤,等到过滤完之后,又把过滤好的水倒入锅中加热,费了好半天劲儿,终于分离出来一点纯碱。
林立累得手脚俱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瘫在炕上一动也不动。
······
第二天一早,下起来了小雨,一家人都在家里没有出去。
于氏利用这个难得的空闲,开始给孩子们缝补单衣,天马上就要热了。
林立想起昨天熬的皂角水,不知道成没成型,下地来到还空着的南屋,掀开角落里的木盆,哈——,还真成型了。
“娘,你快来看看,我做的皂液成型了。”林立喊道。
大姐燕子先跑了过来,看着盆里的东西问道:“小弟,你这是弄的什么呀?”
“我跟你说,这个是肥皂。”林立兴奋地说。
“肥皂是什么?”大姐燕子一脸迷茫。
“就是用来洗衣服的。”林立这几天可是看到了,大姐燕子洗衣服用的都是草木灰,一问才知道这里根本没有肥皂。
于氏也过来了,看着木盆问林立:“这个可以洗衣服?”
“是啊,娘,你把它倒出来,然后用菜刀把它切成块,就可以用了。”
于氏倒扣盆子把皂体敲了下来,然后用菜刀切成切,费了半天劲儿,终于切出几块还算能看的肥皂。
林立打来一盆水,拿着一块边角料,放进水中沾湿了,在手上抹了几下,然后双手轻揉,雪白的泡沫就出来了。
“哎呀,出泡泡了,还是雪白的泡泡。”大姐燕子惊叫着,也拿起一小块,学着林立的样子试了起来。“娘,真的很好用哎,你看我昨天拔草时弄的草汁都洗下去了。”
哥哥林东一听,也下了炕来洗手。
“哈哈,我的手也洗干净了,这泡泡还挺好玩。”林东在盆里玩起了泡泡。
“娘,娘,我也要洗手。”小妹儿在炕上蹦着叫娘。
于氏把盆里的水倒掉,又装了半盆温水,拿了肥皂渣,端到炕上。
“那,就在炕上玩,小心点别弄一炕水。燕子,上炕看着你小妹儿。”
“来啦。”大姐燕子立刻脱鞋上了炕,教小妹洗手。
哥哥林东也凑了过去,玩了起来。
于氏一脸惊喜地对林立说:“你这做的皂角肥皂,可比县上买的皂豆都好用啊。”
咦?这个世界已经有了皂豆了?
林立急忙问:“娘,那有香皂吗?”
于氏摇摇头道:“只有皂豆,好贵的,就那么一点大,就要一两银,你爹给我买过一个。”
说到爹林家盛,于氏的声音低了下去,转身去找脏衣服准备泡在装皂角液的木盆里,因为木盆里还残余一些粘在盆底没有下来的。
林立把简易版的皂角肥皂块用油纸包起来,放到南屋让它们充分皂化,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林立看到于氏一边洗衣服一边掉眼泪。这是个善良的女人,对孩子们特别的温柔,一点都不像古代的人那么重男轻女。但凡有一点好吃的都是给最小的多一些,大的少一些。燕子和林东总是一样多。
所以通过几天的接触,林立发现这是个美丽又温柔的妇人,就是性子太弱,让林立有些不大喜欢。
可是看到她落泪,还是于心不忍,这个可怜的女人太不容易了。
林立想了想,算了,提前泄露天机吧,给她点希望。
林立走到厨房里,蹲在她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娘,我和你说一件事,你要保证谁都不告诉。”
于氏抬起头来,眼圈红红的,声音哽咽:“什么事?”
“娘,我和你说,昨天我不是一个人上了咱家后面的山吗?”
于氏说:“那是小南山。”
“嗯,小南山,我爬上山,感觉有些累了,于是就靠在那个歪脖子松树下,迷迷糊糊的,就听到一个老爷爷的声音说,这棵树上有松脂,松脂是棕黄色的,非常沾手。它的用处可多了,可用药,可以做松香皂,还可以造纸,还能做油墨……还说了许多挣钱的法子呢。”
于氏吃惊地瞪大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满眼都是小星星,没有一点怀疑。
她喃喃自语:“难道是山神爷?”
林立愣了,山——神——爷?
“老爷爷不让我和任何人说,可是我忍不住要告诉娘。”
“啊!那你和我说什么,好了,别说了。老天爷,我什么都没有听到。”于氏双手合十开始祷告。
林立不由失笑,这又关老天爷什么事呢?
这个娘,五岁孩子的胡言乱语你也信,可真好骗!
在前世,林立虽然是英文老师,但是她学的专业是古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过《山海经》《开天工物》这些书。曾经学着用古法制作一些小玩意,什么松香皂啊松香纸啊玉容膏啊等等,所以看到了松脂才那么惊喜。
第二天早上,于氏便带着林立去镇子上。
镇子离他们村子只有七八里路远,步行也就大半个时辰。
刚下过雨,空气格外清新,路边的小草挂着水珠,非常精神。路边的野花也绽开嫩黄的笑脸。
去镇子上必然经过村子,一路上不时有村里人和于氏打着招呼。
出了村子,去镇子上就是一条宽敞的砂石路,路修的非常平坦。路两边是大片的麦田,这些都是冬小麦,麦子长势喜人,可以看出这一片都是上好的良田。
穿过麦田,就看到镇子的影子了。
走进镇子上,这个镇子并不大,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林立和于氏进镇子时也没有人检查。
林立就很奇怪,以往看的小说,不是说古代走到哪里,都需要严格的检查的吗?
镇子上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路上的行人并不多。于氏说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大家都没时间来镇上。
于氏带着林立来到街角一个杂货铺子,杂货铺子什么都卖,东西很齐全。于氏买她的针头线脑,林立就在铺子里转。
林立今天主要是来买猪油,再想去铁匠铺子买把小刀。他还太小,用菜刀太大了,使不上力气。
林立在杂货铺子转够了,来到柜台前,看到柜台下面几个布口袋,里面装着菜种。
这个杂货铺子连菜种子都卖,林立就好奇地弯腰看了起来。
袋子里装的基本都是常见的菜种子,什么白菜,菠菜,萝卜,芹菜之类的,林立失去了兴趣,正要起身,忽然发现有一个布袋子扔在角落里,从开口看到了一点红,就拉过来打开,看到袋子里是红通通细长的干辣椒。
林立一阵狂喜,没有想到这里竟然还有辣椒。
杂货铺掌柜看到林立手里的东西,急忙赶过来抢了下去,说道:“小小子,这个可不能碰的。”
“为什么啊?”林立奇怪,辣椒有什么可怕的。
“哎呀,碰上了火烧火燎的疼死人。”
林立问:“那你放在这里不是卖种子的吗”
“不是,我是放在这里忘记了,这是一个老汉给的,说是吃起来真带劲。结果我刚拿回来,一个淘小子翻出来,咬了一口,当时嘴巴就肿了,去医馆说是中毒了,害的我赔了一笔钱。当时忙乎乎的,就把它忘记放哪儿去了。”掌柜的一脸懊恼。
林立转了一下眼珠子,对掌柜说:“这不是毒药,这是治湿气的,没有毒的。那个孩子又没有湿气,吃了当然不行了。掌柜的你不要送给我吧。”
掌柜打量着林立:“你怎么知道的?”
“我爹爹跑商的,走南闯北的,带回来过的。”
“行啊,反正我也是想扔的,你要就给你吧。”掌柜痛快地答应了。
于氏一脸迷惑地看着林立,正要说话,林立一挤眼睛,她就不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