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信王妃李绣
契承祖问秦遵为何要帮恭王,秦遵回他是为了信王。
这个答案让契承祖更加惊讶了,但秦遵平静地说:“你我都清楚,信王此去葛州郡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不管是奚清武还是西狄人,恐怕都不会让他好过,如果恭王能够全力为西六道提供粮草,他也许还有几分胜算……”
秦遵还没说完,契承祖打断了他:“那,你又为什么要帮助信王?”
秦遵看了他一眼,露出了一个讳莫如深的笑意。
就在秦遵与契承祖长谈的时候,信王赵陌岭正在玉林宫与自己母妃施兰道别。
自信王要前往葛州郡,施兰的身体便每况愈下。之后,信王妃李绣病了,施兰也跟着一病不起。好在有尚医府的医官们精心调理着,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看上去有些虚弱也清瘦了许多。
看着施兰如此状况,赵陌岭的心里极其难过,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孝的儿子。他在北昶为质的那些年,母亲也定是日日难熬的。好不容易盼着他回来了却并不亲近,而眼下自己又要远行。
想到这儿,他双膝跪在母亲跟前,满心温情地说:“母妃,儿臣要走了,您千万要保重身体!等儿臣安定下来会向父皇请旨,把您接到身边好生照顾着!”
赵陌岭的这句话让施兰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瞬间爆发出来,他一把抱住了自己的孩子,附在他耳边说:“娘亲哪里也不去,我就在宫里等着你。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把我们母子分开,是欺负我们施家没人吗?你告诉娘亲,你就心甘情愿前往边关吗?”
赵陌岭体谅兰妃的心情,但他却对兰妃说的另外一句话心生警觉。
兰妃用更小的声音对他说:“你记住,定要全须全尾地回京,京中有我和你媳妇,定不叫旁人随便得了好处!”
赵陌岭回府后直接去了李绣的住处,见信王过来,李绣的陪嫁丫鬟韵儿赶紧入内禀报。很快,李绣拖着虚弱的身体从内室走了出来。信王心内不忍:“你躺着就是,干嘛要起来呀,我只是过来看看你,和你说几句话。”
听到信王如此说,李绣的脸上显出一片红晕,轻声说:“难得你愿意同我说会儿话,我还是坐着吧,总躺着也累得慌。”
赵陌岭没有强求,而是四处打量了一下,李绣会意让屋内的丫鬟们全部出去,然后开口问 :“你可是有话要同我说?”
赵陌岭点头,诚恳地说:“我自北昶归国就听说,你在贵女中才情、样貌都是极为出挑的,嫁给我着实委屈你了。但我们既已成夫妻,我愿意坦诚相待。不日,我就要离京,我对你只有一个请求,好好地养身体,若有了闲时可以进宫去陪陪母妃。但有一点,你和母妃不要打着为我好的念头去随便做些什么……”
赵陌岭离开后,李绣恨不得把自己的锦帕撕得粉碎。
大婚后,赵陌岭很快便把信王府的管辖之权交到了她的手上,同时处处敬着她、护着她,这让很多贵女都异常地羡慕她,同时还不忘嚼恭王妃崔莺时的小话。
那贵女说:“崔莺时哪比得上姐姐啊,名为正妃其实啊并无管家之权。听说,恭王妃里有几个不好惹的侧妃总是欺负她,日子可不好过呢,要我说……”
那贵女还没说完,李绣便打断了她:“还乱说话,你忘了贵女妄言之事了?”
提到那件事,此贵女顿时吓得脸都白了,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而李绣的心里却苦笑着,崔莺时的日子不好过,她李绣的日子就好过了吗?信王待她有礼有节令人挑不出半点毛病,但唯独没有爱。
不过,李绣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因为她嫁给信王也并不是因为爱。
祖父曾跟她说过,两情相悦固然是好,但偏偏这世上唯此最为稀有。既然稀有就不要强求。退而求次,荣华富贵、显赫一生反倒容易,只要你选对了郎君!
否选对了郎君对她而言也不重要,她只想要这个信王妃的名头,因为有了这个名头她可以做许多事,包括让赵陌岭和兰妃都跟着她的节奏走。比如,她是坚决不能离京的,这里才是她的战场,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吃下了会引起心疾的药物。
赵陌岭和秦遵离京后不久,有两件事值得有心人关注一下。
首先,安帝把衡京的守备力量进行了调整。护卫皇城的羽林卫和护卫京城
的虎威营合并为京师大营,施世芳升为武卫将军,由他统领京师大营。除此,护卫皇宫的原禁卫军统领常渊调任兵书侍郎,由恭王推荐的原羽林卫副统领李博调任禁卫军统领。
另外一件事发生在契将军府,有多少人觉察到了不得而知。
何伯告诉契承祖,契遥近来与京中贵臣的家眷走得极近,甚至还包括羽林卫、禁卫军一些军官的家眷,而且还给予了厚礼。得此消息,契承祖的眉毛逐渐地拧到了一处,然后,他说他要去夫人院子里用饭。
京中所发生的这些事,契盈一概不知。眼下,她正在尽快了解先锋营并且熟悉铁磙的带兵方式和作战方法,因为战事一起她根本没有磨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