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六十年代之我有空间我怕啥 > 第十二章 三十二圈挥鞭转

第十二章 三十二圈挥鞭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早上发的那一团面粉团子没能成功发酵,卢舞直接就揪成面块,煮了一大碗黄瓜鸡蛋面块。

    没刀也无所谓,昨天不是吃了午餐肉还有个铁皮盒子。

    直接把黄瓜贴着在盒子边沿上往下一拉,一片薄薄的黄瓜片就出来了!

    还别说,非常省事。

    林妙妙是带了有几斤大米跟两把两斤的二合面面条的。

    她不会做饭,不过下个面条什么的倒还可以。

    最后凑合着做了一碗有点咸的白水面条。

    以后的几天里,村里的大婶大娘们都知道新来的卢知青手里有好看的花布。

    是她娘给她姐妹俩悄悄积攒了好多年的嫁妆。

    于是卢舞怡陆续用一整匹撕开的蓝底白花的花布,又跟村里的婶子大娘们换了一篮子鸡蛋一篮子咸鸭蛋。

    几十斤各种粗粮,土豆,黄豆以及蔬菜。

    一个可以装粮食的白瓷坛子,一个装有大酱的黑陶罐。

    一个柳条编的大篮子,一个柳条编小背篼。

    一把小锄头以及一把镰刀。

    另外卢舞怡又在田木匠家用两块灰色卡其布跟两个红烧肉罐头,换回来一个小半人高的碗柜跟一个能一次性装进去两百斤粮食的粮柜。

    她还把被褥铺在粮柜上,可以当成单人床。

    并且还在田木匠家里定了一个炕琴跟一个炕桌,一个半人多高可以用来洗澡的大木桶。

    答应到时让木匠媳妇可以任意挑选五块布料,一包大白兔奶糖,两条毛巾。

    秋爽早已经出院回来了,整个人都病恹恹的。

    不知怎么想起来,要跟王丽云一块搭伙做饭吃。

    毕竟她没有粮食,只能给钱给粮票。

    紧接着忙碌的夏收就开始了!

    这时基本上也没啥太过轻省的活。

    最轻松一点儿的,就是搬运粮食跟捡拾麦穗。

    卢舞怡倒也没亏着自己,每天早上煮两个鸡蛋跟一个鸭蛋。

    毕竟营养一定要跟上。

    才十四岁的林妙妙都已经有一米六三了!

    她每天早上走的时候把屉锅里坐上半锅水,抓两把大米或小米土豆进去。

    再只留根粗点儿的柴棒在火塘里煨着小火。

    等几个小时中午回来,一锅稀饭刚刚熬煮得软烂恰好。

    也不用做菜,就把咸野鸭蛋剥开,就着咸鸭蛋吃一大碗温呼呼的稀饭刚刚好。

    然后抽空还能躺到粮柜上去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

    这天,收割完了几片地里的大豆以后,要去收西坡的几十亩麦子。

    因为还不会用镰刀,所以她们三个都没选择割麦。

    而是负责跟小娃娃老太太们一样,捡落在地里的麦穗,一天能算四个工。

    林妙妙捡了一篮子麦穗走到地头倒在箩筐里,有些腰酸背痛的捶捶自己小腰。

    “卢舞怡,你的腰不疼吗?”

    “不疼!”

    因为原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芭蕾舞,具备有一定的基本功。

    卢家老爸思想开明,也更加懂得因才施教。

    大哥一诺可能遗传到姥姥姥爷的语言天赋,语言表达能力很好,会德语,法语,英语以及意大利语。

    二姐尔雅喜欢物理,更是年少时就被直接送去美丽国生活了近十年,后来考进斯坦福读完博士学位。

    毕业后更是婉拒导师的挽留回国后,在沪城大学物理系当了一名物理老师。

    三姐珊瑚有音乐天赋,从小就喜欢小提琴,从京市音乐学院毕业后又考进首都交响乐团。

    成为非常年轻的首席小提琴手。

    四哥思哲性格跳脱,同样难得的也非常喜欢物理跟化学,不过已经无法申请出国。

    就只能考入沪城大学物理系继续学习物理。

    这小女儿舞怡因为是个早产儿,卢爸就特别疼爱她。

    也没像对其他孩子那么严格要求,后来还是为了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才送去学习芭蕾舞。

    没想到看上去完全没有脑子的花瓶黄女士,也曾经是一位芭蕾舞舞者。

    在法国芭蕾舞团当了三年的芭蕾舞演员,回国后还举办过个人演出。

    虽然还算不上芭蕾舞团的首席,不过曾经以一出《天鹅湖》女配黑天鹅的经典三十二圈挥鞭转而名声大噪。

    也是那个时候入了当时同样是在法国留学的卢爸的眼。

    成功演绎了一出,佳人配才子的佳话!

    唯一值得欣慰的事就是。

    卢家五个孩子都没有遗传到黄女士令人着急的智商。

    就是卢舞怡虽然身体不好,也依旧智商出众。

    否则怎么可能才刚刚十五岁就已经高中毕业!

    当然这些都不是原主的记忆,而是卢爸事无巨细的记录在书房日记本里。

    从日记本里能看得出来,卢爸是个睿智聪明又远见卓识的伟岸男儿。

    他宠溺妻子,包容她的粗心大意以及心软笨拙。

    他悉心引导大儿子,并且劝说他放弃出国而是去了部队。

    在小儿子迷茫之际加以指点,在思哲受到一些错误思想引导变得偏激时。

    及时沟通,泼冷水,让思哲慢慢的冷静下来。

    懂得了什么叫做蛰伏,不忘初心。

    对小女儿又无比的怜惜,甚至为了孩子的前途不被卢家牵连,还从去年开始就伪造了出生证明。

    谎称妻子当初早产的孩子已经夭折,为了安抚妻子的情绪,不得已才从育婴堂里抱了一个有混血基因的弃婴回来抚养。

    卢舞怡的户籍资料上,卢家保姆李妈成了卢舞怡的养母。

    家里人千叮咛万嘱咐,让她跟别人说的时候,就介绍说李妈才是她的姆妈。

    李妈是保姆,是受·剥削·阶级。

    卢家人也看她身世可怜,才养在卢家安抚黄女士的。

    沪城曾是十里洋场,租界外国人聚集的地方。

    社会遗留问题,导致同时也遗留混血的孩子不少。

    每年育婴堂里都会收到不少这样的孩子。

    另外就是,卢家每一个孩子都各自拥有一本影集,里面记录着孩子从小到大点点滴滴。

    其中包括卢舞怡。

    原主卢舞怡属于天赋不够勤劳来凑的那种拧巴小孩,每天都坚持不懈的要花五六个小时来练功。

    因此对于现在的卢舞怡来说,这些辛苦,可能还比不上原主每天练习芭蕾舞基本功那么酸楚痛苦。

    这点从原主都已经有些变形的有着厚茧大脚趾就能看得出来。

    “怎么可能会不疼呢?”林妙妙又快要炸了!

    卢舞怡,你简直是在凡尔赛!

    “如果你尝试过每天都要惦着脚尖,连续练习两个小时的单脚尖交替撑,放平,然后直转啊转啊,练习三十二圈挥鞭转。肯定不会觉得这样有多辛苦了!”

    想起都替那个叫卢舞怡的小孩心疼。

    芭蕾舞挥鞭转就是以一只脚为轴心,另外一只脚九十度打开挥动出去,然后交替着连续地旋转三十二周。

    “你会跳芭蕾舞?

    我小时候曾经学习过两年的基本功,我妈说女孩子学习芭蕾舞气质好。可惜后来吃不了那苦就放弃了……卢舞怡,还有啥是你不会的?”

    林妙妙干脆蹲跪在地上,拖着篮子一步一挪爬着走。

    样子难看死了,不过至少腰不会那么疼!

    “废话真多……”

    卢舞怡抬手拉过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为防止偷懒,计分员放了几个大的箩筐在地头。

    每个人得要捡满两个箩筐才能算作是一个工分。

    她们上午每个人捡了四箩筐,现在下午还要各自再捡四箩筐。

    其实平常这些轻松的活,是放了农忙假的孩子们干的。

    这不是生产队照顾病号,才勉强同意分派给了这几个新来的知青。

    不说其他的,秋爽刚刚大病初愈才出院没几天。

    霍一龙那不是还拖着一条瘸腿!

    只能搬一个小板凳,捡一些又挪动一下板凳。

    卢舞怡跟林妙妙是送了好处被特别优待的,因此理由是她们还是小孩子。

    秋爽到现在依旧还病恹恹的,每天都要吃汤药。

    她同样也才十五岁,刚刚才初中毕业没多久。

    老家在苏北近郊的农村,家里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

    父亲是一家水果蔬菜罐头厂的工人,厂子专门负责维修罐头密封设备。

    母亲跟哥哥都是厂子里的临时工,母亲在清洗车间负责清洗蔬菜以及削水果皮挖果核,哥哥则是个搬运工。

    家里还有爷爷奶奶跟二叔二婶一家五口,二叔二婶天天下地赚工分。

    据说秋爽的弟弟生下来就有先心病,常年需要吃药养着。

    也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她自己自愿下乡来的。

    不然在家里除了要负责做饭喂鸡做家务事,每天还要洗一家人十几口的衣服。

    还要去领一些手工回家跟奶奶一起做,就是给罐头厂加工外包装箱子。

    糊一个纸箱子能有三厘钱,她每天在家要糊满一百个箱子才能有一碗饭吃。

    也是罐头厂工会一直鼓励职工家的孩子去读书,学费可以减半,跟涨工资挂钩。

    她才能有机会,可以勉强读完初中。

    不像她二叔家的两个堂姐妹,只读到二三年级就辍学回家种地。

    家里人觉得,只要不是文盲就可以了!

    她的四个姐姐也没怎么读过书,早几年陆续就被换了几十斤粮食几十块钱嫁出去。

    她不想再过两年像姐姐们一样,被家里拿去换钱换粮食。

    这次生病,她前前后后已经花去了十二块钱……

    那是她曾经需要糊一年的纸箱子才能赚回来的钱!

    现在想着就还觉得有些心疼!

    离开家的时候,居委会发放了三个月的生活补助,一个月十块钱,她一共领到三十块钱。

    给奶奶留了十块钱,结果奶奶又悄悄给她塞了五块钱回来。

    卢舞怡跟林妙妙说的话,秋爽全都有听在耳朵里。

    除了羡慕,就还是羡慕。

    芭蕾舞啊!

    她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听同桌小美说过,在市里少年宫里就可以上各种兴趣班,一个学期大概要五六块钱。

    她妈每个月就只有九块七毛的工资,那还是大冬天在冰水池子里清洗蔬菜,夏天时天天削水果皮挖果核,被果酸腐蚀了双手所有皮肤才能拿到的钱!

    小美回家磨着父母,最后学习的是拉手风琴。

    听说,小美这次就选择在苏北老家附近的农村插队下乡了!

    她也是为了能够领到那十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补助,才毅然决然的选择来到最远的东北农村。

    霍一龙却又盯着卢舞怡的背影看了好久,一个保姆家的孩子居然也懂得跳芭蕾舞

    这个卢舞怡的家世,只怕是没像她自己说的那么简单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