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君是好天气 >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殳觅馨的身世。

    殳觅馨的父亲殳伯印是萧城人,那一年高考成了萧城的文科状元,考入了省城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凭着满腔热血去到了农村支教,这个农村,就是姜映土生土长的地方——巷仰。

    姜映是村里面公认的美女,乡村的好山好水将她生养得亭亭玉立,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灵动得仿佛能掐出水来,她没有读过书,全身上下却有一股难得的傲气,她聪明能干,落落大方,一举一动完全没有农村女孩的拘束。

    殳伯印当年下乡支教的第二天,就听村里面的孩子说村子里有个绝美的神仙姐姐,后来又听村里的老头老太太常说起,殳伯印决定去一睹芳容,看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间绝色。

    去之前,殳伯印做好了失望的心理准备,毕竟他是城里来的,又是省城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看过的美女算是比较多的。农村嘛,就那么大点地方,人又只有那么一点,碰见个稍微有几分姿色的女人就随便用天仙来定义,这很正常,他完全可以理解。

    殳伯印怀着这样的心理打听到姜映的家。其时,姜映正蹲在河边洗衣服。多年后,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磨灭了殳伯□□中对姜映的美好印象,即使两人天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争得面红耳赤时,殳伯印犹记得当年初见姜映时的情景。

    烈日炎炎之下,二十岁的姜映扎着两根粗短的麻花辫,穿件粗布短青衫蹲在浅河下沿的青石板上,一只手翻着石板上的衣裳,一只手里握着早已被用的光滑无漆的棒槌,有力的手臂一上一下地拍捣着用肥皂洗完的衣裳,直至衣裳流出的水没有了浑色,她挥舞的手臂才停下来。

    殳伯印站在石桥上,望着她有些婴儿肥的侧脸,心下一动,出声叫她,“喂!”

    起初姜映并没有反应,殳伯印又多叫了几声,她才迟疑着抬起头来,太阳光直直的照射着她,刺得她睁不开眼睛,阳光把清澈的河面照耀得波光粼粼的,水面闪烁的光亮映在姜映的脸上,形成一点点的阴影。

    殳伯印看着她那副仰着脸,想睁开眼却怎么也睁不开的样子,觉得可爱极了,他把双手卷到嘴边,大声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姜映抬起另一只没有拿棒槌的手,遮挡在额前,这才看清楚桥上的人,她早听说了前几天村里来了个教读书的年轻人,她虽然没来得及见过他的样子,却从桥上人的穿衣打扮,长相还有一举一动上看出他是个外乡人,并且十有八九就是那个教书匠。

    她瞪他一眼,低下头,从身边的木盆里拿出件用肥皂洗过的水淋淋的衣裳,重新拿起棒槌捣。

    殳伯印被她那一眼瞪得心里直痒痒,他面颊上带着笑意走过石桥,绕到了长满青草的河边,他站在河边的一棵树下面,抬眼望着河下姜映康健结实的背影,又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不能说吗?”

    “关你什么事?”姜映从他还在桥上的时候就注意到他接下来要往河边来了,故意装作被他吓了一跳的样子,斜眼又瞪了他一眼!她从这短暂的一眼里,看清楚了他的长相,他长得细皮嫩肉的,一双手比她一个女人的手还娇嫩,此时站在树荫下,一只手撑着粗糙的树皮,满脸笑意的看着她,显得斯斯文文的。

    “我叫姜映。”

    “僵硬?”殳伯印取笑她。

    姜映不知道他在笑啥,一边捣衣服一边向他解释,声音像唱歌似的愉悦,“你听过小夜莺的故事没?”

    殳伯印猜想她说的应该是那个小学课本里,会发出夜莺的歌声的小男孩,但他不确定,于是摇摇头,“不知道,你说说看。”

    姜映在下面仰着头鄙夷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是在嫌弃他还是读书人,连这个故事都没听过。于是她洋洋得意地跟他讲起了那个小夜莺的故事,她讲得生动极了,说到小夜莺与敌人周旋时发出的夜莺叫声,她居然也毫不羞涩地撮起嘴巴学起夜莺叫,别说,还学得有模有样的。

    姜映见殳伯印在听她讲故事的间隙,两手拉了下膝盖上的裤子,饶有兴味地蹲下来听她讲,她觉得心里自豪极了,“原本我爹给我取名字叫做姜莺的,后来他在外地做工,写信给爷爷让他给我上户口,爷爷不识字,随便给人家报了个名字,就做姜映了。真气人。”

    殳伯印看着她一脸懊恼的样子,怪可爱的,也将自己的名字告诉了她,姜映没文化,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个写法,只说,“你瞧,咱俩名字里都有个‘映’字。”

    殳伯印拍着自己的大腿,仰头大笑,“是啊是啊,说明我们俩有缘啊!”

    从此,两人就算认识了,姜映每天做完农活儿就偷偷溜到村里的希望小学里面去偷看殳伯印教书,有时候殳伯印看见她,会趁着学生背书的间隙跑到教室外面跟她说会儿闲话,开始学生们都觉得新奇,但又不敢说话,后面慢慢跟殳伯印熟了,看见他走出去跟姜映说话,他们用书蒙着脸,在下边儿传纸条,说他俩搞对象,姜映为了封住小孩子的嘴,每次过来都会给他们带些自己做的小点心,例如小米糕,红薯包,棉花糖,芝麻饼子,有时候还偷摘家里拿出去卖的果子拿来给大家吃,偶尔上街赶集买了新奇的小玩意儿也带到学校里给大家玩儿。学校里的老师见他们俩有情况,几个联合起来一起撮合他俩,只有到这时候,一向脸皮厚的姜映才会红脸,含笑着看一眼殳伯印,然后羞答答地跑开。

    姜映从小生长在重男轻女的环境里,她母亲体弱,生下她之后一直忍受着婆家的指责,不久就去世了,她从小就是被爷爷和父亲带大的,没有念过书,接受的观念是要勤快,什么都要会,将来找个好婆家,嫁个好丈夫,生几个大胖小子。

    因为长相好又能干,姜映经常被村里人夸赞,久而久之,她就自命不凡,村里的小伙子她一个也瞧不上,她心里在暗暗等待着一个白马王子的出现,好在苍天有眼,终于在她已经被村里人喊老姑娘这一年,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

    殳伯印是寒门出生,虽然是生在萧城这个繁华的都市,父母却都是下岗的工人,从小受过的苦教会他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发奋努力,埋头苦读,对于外界他知之甚少,一直被人叫做“闷罐子”,上了大学之后才总算有了点人样,眼睛不呆滞了,嘴巴也灵活了,整个人看上去都活泼了些,他过去的人生太苦了,他开始向往一种自由诗意的生活,一种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日子,他总觉得城里人都太虚假,城市的空气也不好闻,他厌倦高楼大厦,烦于人际交往,他认为,巷仰无忧无虑的乡下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在这他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尊重和爱戴。这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还有朴实无华的乡人,天真烂漫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这,已经有了他想要携手一生的人。

    第二年春天,两人如愿结婚了。婚礼是在村里举行的,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唯有殳伯印的父母没来,他给家里寄了好几次信,也打过电话,父亲只回了一封他不同意的信,之后再也没有消息了。那时候殳伯印被眼前的幸福生活冲昏了头,听不进任何另类的话,执意于自己的内心想法。

    开始的婚姻生活,如殳伯印之前设想的一样,每天都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度过,早上醒来就有热气腾腾的咸菜就米粥,吃完之后走路去学校里上课,中午,姜映会算着时间给他送来刚炒好的饭菜,晚上他披着霞光回去,沿着那条两边种着白杨树的羊肠小路,走过那架古老的石桥,穿过鸟儿啁啾的树林,再踏上人造的弯弯曲曲的石子路,向前走一公里,就看到了冒着烟火气的茅草屋。一年四季,茅屋前的那根被太阳晒得纹路破裂的细竹竿子上都挂着各种各样的干菜,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被腌渍过的碧油油的青菜慢慢变成褐黄色,再后来变成青黑色。屋顶上常摆放着形状各异的簸箕,簸箕里面盛着萝卜干,土豆干,番薯干,茄子干……屋檐上常挂着几串削了皮的,被线串连起来的橙柿子。

    茅草屋是殳伯印跟姜映两人结婚后盖起来的,殳伯印是个文人,手上没多少气力,其间请了不少村民帮忙。房子周围是用砖砌起来的,外面涂了白墙。房顶是用瓦片铺就而成的,最上面的茅草是后来放上去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殳伯印渐渐发现,生活并不像他从前想象的那般充满诗情画意。巷仰的天气多雨,雨一下就是好几天,导致周围环境总是湿漉漉,屋子里面非常潮湿。茅屋的顶因为是瓦片和茅草搭的,经常漏雨,时常要用锅碗盆或者水桶放下面接着,有一次殳伯印正在床上写稿子(问为什么不在书桌上写,因为没有书桌),雨滴就从头顶那滴滴答答落了下来,慢慢形成一条雨线,直直地掉在殳伯印即将寄给出版社的稿件上,他心疼坏了,赶紧拿来一个盆顶在头顶上,继续赶稿子。

    殳伯印在大学期间就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到乡下来支教之后,他利用空闲的时间写稿子,然后寄给曾经已经为他出版过一次书的出版社。

    对于生活中的苦难,殳伯印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再努力一点,再坚持一点,苦日子很快就会过去,诗意的生活即将到来。殊不知,他在这样劝解自己的时候,他已经违背了当初的初心。

    因为下雨天地上湿滑泥泞多,去学校上课的路途也十分遥远,再加上自己写稿子赚了些钱,勉强可以维持生活,一年之后,殳伯印就不在学校当老师了,而是待在家里专心写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