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诱佛8
二人在渝州呆了一阵后,便又回了京都。此时,距元宵佳节已不到半月。而,明明离节日还有这么久,京城却早已开始张灯结彩。二人在酒楼吃茶时,方才听闻,是因此次皇帝要在云山观灯,官府才如此重视。
官府日日到街道巡查,并给每家商铺发了节日红包,让他们将商铺抑或是摊子布置得喜庆些。除此之外,京城的汴河还会安排游船爨演,演出之后京城百姓便可在水上放花灯。
苏含衣是第一次元宵节在古代街头闲逛。那绚丽的花灯几乎迷花她的眼。
她拉着善清的衣袖,穿行在人群中。为了不引人注目,此次出门她是作男子打扮,并故意把脸涂黑了许多。
“我们买个灯去看演戏怎么样?”她问。
“好。你喜欢什么样的?”善清轻轻道。他环顾一眼四周,轻轻拽住了她的衣袖。
“先瞅瞅吧。”她往前走了几步,停在一个卖灯笼的小摊前,随意拿起一个瞧了瞧。转过来,却见上头写了一句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她喃喃,又很快放下,“这句不好。”
她又拿起另一个灯笼,只见上头写着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公子,这两个灯笼是本店卖得最好的。你要不要和你兄长一人买一个?”老板热络道。
听到兄长这个词,苏含衣没忍住笑了。她转头打趣善清,“兄长,你觉得呢?”
“我不知道。”他避开了她的目光。
“多谢老板,我们再去别处瞧瞧。”她忙拉着善清离开了。
“你知道刚刚那两句诗下句是什么吗?”苏含衣找了个人少些的角落,问他。她料想他应当不知道这些。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他忽然微微抬起头,看向了那被灯火映亮的夜空。
夜布很黑,月是那么圆,那么疏朗,而星星却是几乎全然被夜布遮挡了,它的光芒是那么地微弱。
它微微闪烁着,好似点点珠钗研磨的细粉,洒向了一副水墨画。
苏含衣的目光穿过人潮,望向了那被灯光映亮的夜布一角,又慢慢地下移,停在了他的脸上。
他的脸上笼上了一层月光,淡淡的,轻轻的;他的眼睛是那么黑亮,里头倒映着浅浅的月轮。
她略有些失神。她微微颤抖着伸出手,摸向了自己的心口。她的心跳是不同寻常的快。
她诧异自己的异常,却并不感到十分排斥。
她闭上眼,脑子里忽然多出一点儿,仿佛不属于她的记忆:高悬的朗月下,是披着银光的大地。而大地上忽而刮起了一股妖风,带起阵阵白雾,直把人的视线全遮挡了。
而后,不知道过了多久,白雾渐渐散去,雾中慢慢走出一个身着深灰袈裟,看不清面庞的和尚。
她眨眨眼,努力想看清他的面容,却只看到了他悲切的目光,不知在望着何处。慢慢地,雾气散了一点儿,而和尚的嘴角,淌下了一滴鲜血……
“阿玉,你怎么了?”善清柔和的声音瞬间让她回过神来。
她望着善清,忽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风轻轻打在她的脸上,吹得她鬓角的发连连扬起。她隔着发丝望向他的面庞,莫名感到心痛,甚至想要流泪。
这几辈子,她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她试图缕清自己的思绪。
这只小狐狸精,只是一只幼崽,断然不可能有如此沉重的感情……所以,这点点情绪,应该是属于她的……
难道,她和善清有什么宿命的联系?
“你怎么会知道这首诗呢?”她甩去脑中的万千思绪,转而问善清。
善清脸上竟难得浮起一丝囧迫,“长日无聊,我就买了些话本子看,这些都是上面看来的。”
“你什么时候买了话本子,我竟然一点儿都没发现。那那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下一句,你也知道了?”
“嗯。还有那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两句都不好,我们,再去看些别的吧。”
二人便又去逛了许多彩灯摊,最终选了两个没有题词的花灯。二人觉得有些饿了,便又拎着花灯,去了元宵摊前。
那老板瞥了他二人一眼,热情招呼道:“两位公子请往里坐。”
苏含衣找了个最靠里的位置,问了老板有什么菜品,然后问善清:“你想吃什么馅的,白糖、玫瑰、芝麻、豆沙、还是枣泥?”
“芝麻馅和枣泥馅的。”善清道。
虽然客人略有些多,但老板手脚利索,不多时就把两份汤圆端上来了,“两位公子请慢用。”他将芝麻的放在了苏含衣面前,枣泥的放在了善清面前。
善清立刻将碗调了个位置。他把枣泥馅的推到了她面前。相处这么久,她的喜好,早已深深印在他脑海中。一切,都已经成了不自觉的习惯。
“老板,麻烦再上一份辣豆干。”善清道。他知晓,阿玉每次吃甜食,都要配上辣的零嘴解腻。
苏含衣朝他轻轻一笑,慢吞吞吃了起来。刚吃了两口,她便瞧见对面有人盯着她和善清。是个书生打扮的年轻男子。书生一见她望过去,便又飞快转头,嘴边扬起嘲讽的弧度。
她便知晓,对面这人把他俩当断袖了。她挑了挑眉,反正她也不在乎。
二人吃完之后,便约定去汴河放花灯。他们买了两只花灯,笑语盈盈地往汴河走去。然而,走到距河岸五六十米处,苏含衣便停下了脚步。无他,只因河岸边站满了人,若想过去放花灯,那便得穿过重重人群。
苏含衣望着那一颗颗黑脑袋,忍不住叹息一声。要是她像赤锦一样法力高强,能让时间暂停就好了。
然而,下一秒,人群便发生了一阵骚动,不知谁高声喊了句‘天上撒钱了’,站在她前面的人便纷纷往后涌去,场面极为混乱。而苏含衣,竟被人群推搡到了河岸边。河岸边的人几乎都跑光了,只剩下四五个人,而善清也是其中之一。
“你扔的钱?”苏含衣有些麻木。她发现,除了坚持吃素这一点,善清已经越来越不像个和尚了。
“嗯。你上次给我的,还剩下不少,我就都给扔了。”
“……”真败家。得亏她能够变钱出来,不然这么败下去,他们俩都得饿死街头。
“现在没人了,我们放花灯吧。”善清蹲下身,随意地将花灯扔入了水中。
苏含衣则是轻轻将莲花灯放入水中,然后再轻轻用手推了推水波,让它走得更远些。那灯渐渐远了,也渐渐和别的灯混在了一处。
熙攘的人群又开始往回涌,苏含衣默默望了眼花灯,道:“我们走吧。”
夜色越发深了,天色还有些凉。人群渐渐散去,长廊处也逐渐安静,苏含衣坐在长廊的木凳上,微微仰头看着那亮如白昼的彩灯。她忽然想起,她和善清才出门时,月亮已冒出一轮白影,夕阳却还未曾隐去。那夕阳慢慢的,一点一点儿的,试探着往下滑去,一直落到了宫墙之后。而这宫墙之下,便是一片璀璨的灯火。
她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热闹的皇城了。
从前,陈国的宫殿,是那么的冰冷。
“阿墨,你说,人有前世今生吗?”
“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没有。”他沉默片刻,又补充一句,“是阿墨就很好。”
苏含衣不说话了。她静静地望着头顶的灯花发呆。她脑海里,忽然浮现了从前的种种……
有时候,记忆太多并不是件好事:无论是好或者是不好的事情,只要过多,就会变得沉重。
她摸了摸自己的脸庞,忍不住轻笑一声。这张脸,一直都是这么年轻呀,只是她的心,在逐渐地变得苍老。
她倒宁愿自己没有拥有那么多的记忆。有时候,简单些,才会更加快乐。
“阿玉,你看,天上又多了几颗星星。”善清忽而轻声道。
苏含衣便望向了天际。那几颗星子在努力地闪烁着,尽管在月亮周围它们显得那么暗淡。
“阿墨,我想吃糖葫芦,你去给我买一串好不好?”
“好。”他随即便起身去了,不一会儿便拿了两串糖葫芦,小跑回来了。
“给你。”
苏含衣笑着接过,“你不是不爱吃吗?”
“偶尔尝尝,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