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配她总在摸鱼[快穿] > 第76章 八十年代皇妃12

第76章 八十年代皇妃1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光飞逝,眨眼间便到了高考前夕。

    张大顺听闻儿子即将高考,特意坐了几个小时汽车赶来了学校。他提了一筐子土鸡蛋,找了个学校附近的便宜小旅馆住下了。

    第二天上午,他在校门口踟蹰着,做了好久心理建设,才终于进了学校门。

    当他走到窗户边的那一刻,教室里的人都将目光锁向了他。

    老师也瞧见了他。她停下讲课,走到教室门口与他寒暄两句,然后又回教室道:“张汝良,你爸爸来了。”

    张汝良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心里头却恨得牙痒痒。他笑着走出教室,拉住张大顺的手,“走,爸,我带你去操场逛逛。”

    “可不是还在上课呢吗?”

    “没事。我跟老师说了一声。而且这节课的内容,我早就自学过了。”

    “哦……”

    他便领着张大顺在操场闲逛。

    “爸,这筐鸡蛋我不要,你拿回去吧。”

    “别呀,这是王婶子家新鲜的土鸡蛋,最补身体……爸给你拿去食堂,分一些给掌厨师傅,让他帮你蒸一蒸……”

    “不用了,爸,我不喜欢吃。对了,爸,我之前不是把奖学金给你了,让你和妈去买几身衣服吗?你怎么还穿得这么破破旧旧的?”

    “我老了,要穿那么好做什么?留点钱给你上大学才是正经事!”

    “爸,以我的成绩,上大学根本不需要花钱。甚至每个月还会有补贴。”

    张大顺没吱声。虽然他儿子现在的成绩很好,可万一,没考好呢?

    “你不用想那么多。我的成绩很好,就算马失前蹄,也不会考多差。”张汝良顿了顿,又笑道:“你也不能只顾着我,我姐也在学校,而且她还跟我同一个班。这个蛋,要不你给她吧。”

    “你跟你姐在一个班?”张大顺微愣。

    他只上过小学,压根不知道高中是怎么分的。何况,他只知道他的汝良快要考大学了,至于巧翠,只知道她一直在上高中,其他什么的,他全然不知道了。

    “嗯。你刚刚没有看见她吗?”

    “我没仔细看。”他叹口气,从兜里掏出盒劣质的硬烟来,正想抽,被张汝良拦住了,“别在学校抽烟。”

    “哦,好。”张大顺又叹一口气,紧皱着眉头,将烟又塞回了兜里。

    “那我去找你姐吧。”他随即便又折返,来到了教室门口。

    苏含衣一瞧见他,也不等老师喊,便和老师打了声招呼出去了。

    “巧翠啊,爸给你带了筐土鸡蛋。”他把篮子递给她,又在兜里掏了好一会儿,掏出张皱皱巴巴的钞票来,“这是五十块,你马上就要生日了,买点好吃的啊。”

    “谢谢爸,鸡蛋我收下了,我会让食堂叔叔帮忙蒸了,和良良一块吃。至于这钱,你收回去。我自个有钱,你不用给。”

    “……哦好。”他也没说什么,只是黯然地看了眼天色,然而步履略显蹒跚地离开了。

    苏含衣瞧着他失落的神情,和蹒跚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叹一声。若一个人好到极致,或是坏到极致,也就算了,至少他身边的人能对他爱恨分明;

    可是,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好坏掺半。

    原身的爸妈,说他们对张巧翠好吧,他们又重男轻女,甚至为了张汝良的彩礼钱,能毫不犹豫地把她给嫁出去;但要说他们对张巧翠不好吧,他们又抚养她,关心她,虽然这关心排在儿子之后,可到底也是有的。

    如果是她,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或许,要么成为了像张如兰一样,任劳任怨,甘愿奉献的女人;要么偶然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却还是陷在家庭的泥潭里,无法挣脱。

    ……

    她不想再去想了。毕竟,她不是原身。

    高考出成绩的那一天,果不其然,张汝良考了全校第一,而苏含衣,紧随其后,考了全校第二。

    张汝良本来想报庆大,但瞅见苏含衣报了京大后,他也报了京大。

    知道一双儿女全都考上重点大学后,张大顺和赵芬梅喜不自禁。尤其赵芬梅,她每天容光焕发,说话嗓门也极大,一走出门,直恨不得把她儿子是状元这件事刻在脑门上。

    无论别人和她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她总能扯到她的一双儿女上。她绘声绘色地夸赞着自个的一双儿女,而当她如愿听到周围此起彼伏的夸赞声时,她的头仰得更高了。

    她觉得她这一辈子,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被淹没在人群中,向来和赵芬梅不对付的王桂兰见不惯她这副模样,阴阳怪气道:“你家良良是个男娃,多读点书可以当官,那你家巧翠呢,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赵芬梅瞬间哑口无言。这……谁知道呢?本来她也不愿意巧翠读书,可碍不住她自个跑去了。

    一旁的玉婶子见状,插话道:“王嫂子你不知道,这年头女娃娃也可以当官呢!我听我一个堂侄子说,他在香港,领导都是女的!天天穿裙子,带珠宝,可有钱了!”

    王桂兰被这么一噎,眼珠子转了转,不服气道:“那也是万里挑一的!至少得长得好吧?可芬梅家的巧翠……”

    玉婶子不说话了。

    赵芬梅想找回场子,又道:“肯定是有用的!我家良良说了,以她姐那成绩,至少能混个什么文职,说不定还有房子分呢!咱们刘山村的女娃,有几个能像她那样的!”

    三姑六婆都立刻闭了嘴。是了,经过这几年政府的宣传教育,刘山村上学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她们虽然也没弄清上学到底有什么用,但依据身边人的例子来看,上学能轻松挣钱!

    张家出了个全市第二,全市第五,百关县副县长魏明知晓这个消息后,提前让刘山村村支书告知张大顺,说他过两天会来张家慰问。

    张大顺和赵芬梅一听到这个消息,喜得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这可是副县长呀!平常他们这样的庄户人家,哪有机会见到这样的大人物?

    他们慌忙托人去镇上,给他们带了身新衣服。他们本来还想买一堆酒菜招待副县长,但听到村支书说副县长很忙,只会呆个十几分钟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副县长来张家慰问那天,还带来了一支采访队。

    张汝良怕张大顺出丑,便寸步不离地跟在他身旁,帮他回答问题。

    副县长慰问了张大顺和张汝良后,又问张大顺:“我听说你还有个女儿,考了全市第五?能不能请她出来见见面?她是我们百关县的第二名,全市第五名,也是市里前五名里,唯一一个女学生。”

    张大顺忙让赵芬梅叫了苏含衣出来。

    苏含衣笑着同他打了招呼。这个副县长没有一点官架子,面容慈祥,言语柔和,还带着体贴的关切。

    副县长同她说了许多话,最后摸了摸她的头,柔声道:“你是个好孩子。”

    他的秘书随即从包里掏出两个信封,一个给了张汝良,一个给了苏含衣。

    “你们都是八十年代的三好青年,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这是政府的一点心意,你们好好收着。以后到了北京,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将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我会的。谢谢县长爷爷。”苏含衣笑道。

    张汝良也附和了一声。

    自打副县长来过之后,张家便成了刘山村的“香饽饽”,每天都有邻居来访。有的是认为张汝良以后一定能当大官,单纯想和他套个近乎;有的是家里头有在上学的娃娃,想让张汝良帮忙辅导功课。

    张汝良表面对他们客客气气,心里却瞧不上他们,前者呢,他说几句好话应付一下就算完事,后者呢,他便说自己学习忙,没法帮忙辅导课业,转而让他们去找苏含衣。

    苏含衣知道这事后,怕他们打扰,索性闭门谢客。

    她已经开始考虑离开刘山村了。现在身份证正在试行阶段,她还没有正式的身份证。而她的户籍,公安局登记的是刘山村。等她正式到京大上学,她是可以将户籍转到京大的,到那个时候,她刚好可以在京都办身份证,住址就写京大。

    那些街坊邻居见她态度冷淡,又开始去找赵芬梅嚼舌根子,“你家良良是最好的,人长得好,又懂礼貌,就算课业多没时间帮我们忙,也是客客气气的,不像你们巧翠,那尾巴都快翘到天上了,一点都不讲道理!”

    另一人忙附和她,“是啊!芬梅啊,你说你供她读那么多书做什么?以后不还是别人家的人?还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认你呢!”

    ……

    赵芬梅眉头紧皱,没吱声。

    她忽然有点怨起这个女儿来。是,她是成绩很好,还考了全市第五,可那又怎么样?她始终要嫁人,始终是别人家的人!她除了给她带来这么多闲言碎语,还能带来什么?

    见赵芬梅没吱声,一个叫兰姨的咳了咳,扯着嗓子说:“芬梅啊,要我说,你就早点找个好人家,把巧翠嫁了吧!你看她现在都十八了,年纪不小了,长得也……不是那么可人,怕是再过两年就不好嫁咯!何况,你们家有汝良上学就够了,白让她上什么学,只会浪费家里的钱!”

    周围的人也趁机附和着。

    赵芬梅没说话,心里却已有了算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