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39章老朱教大孙,恩出于上

第39章老朱教大孙,恩出于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好看着!”

    朱小宝尴尬一笑,挠了挠头。

    朱元璋只觉好笑。

    “还真是个孩子呐!”

    在老一辈人眼中,不论自家的孩子多大,是否成家,始终都是孩子。

    “这封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吴斌送来的奏疏,你瞧瞧。”

    朱元璋挑了一封简单的,递给了朱小宝。

    朱小宝接过奏疏。

    上面写着‘天气渐凉,请圣上体恤臣僚,更改朝会时辰。’

    朱元璋见朱小宝看的差不多了,便问。

    “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啊?

    朱小宝一脸懵逼。

    若是像上次关中饥灾和新安江除淤之类的事,他或许还能说得头头是道。

    可这事,他是真不懂该怎么处理啊!

    不过,他也是真得没想到,这点儿屁大的事,竟然也需要过问皇帝。

    朱小宝挠了挠头。

    “陛下日理万机,这点小事就不必让皇帝过目了吧”

    朱元璋摇头,道。

    “在你看来,这不过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对吗”

    朱小宝点头。

    “对啊!”

    朱元璋乐了。

    “你之所以觉得这是小事,那是因为你对大明朝的朝会制度还不了解。”

    “大朝会在寅时,若是夏秋,那到还好,但到了冬天,那可就不好熬咯!”

    寅时,大概在凌晨四点左右。

    “都察院的奏疏,看着都是小事,却也都是满朝文武的心里话,可不能视而不见。”

    听完朱元璋的话后,朱小宝恍然大悟。

    再看这奏疏时,眼神也变得敬畏了起来。

    他虽是穿越者,也了解大明的历史,但在处理治国方面,他确实还很欠缺。

    朱小宝是个虚心好学的,不行就是不行,他也绝不会否认。

    沉思片刻后,他回道。

    “这到了冬季,早朝的时间确实有些难熬,就不能随着季节来改变朝会的时间吗

    朱元璋摇头。

    “不可!”

    “治国就要有治国的规矩,若帝王在这些事上轻易让步,哪还有威严可言?”

    “朝会时间可以改,但必须由帝王亲自来提,恩出于上,那便是对臣子的恩赐,他们才会敬畏珍惜。”

    朱小宝这下算是服气了。

    真没想到,改个朝会的时间而已,背后居然还有这么多层意思和博弈。

    与此同时,他对这个重视礼法的大明朝,也越发敬畏了。

    看来想当皇帝,还真是不简单。

    这跟电影小说描述的,完全就是两码事。

    真正身处这个王朝之时,朱小宝才真正了解到,为何后人都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了!

    屋外骤雨如注,屋内爷孙讨论交流。

    就如同生命的传承,权力的交接,代代相传。

    东宫。

    暴雨依旧。

    朱允炆呆呆的看着窗外,眼中写满了落寞与不干。

    今日老爷子出宫的事,他一早便知道了。

    他本想等老爷子回宫,但等到的,却是老爷子命人将奏疏带回了朱小宝那里!

    朱允炆越想,心中的愤恨就越深!

    这种待遇,本只该是他的!

    可现在,他竟连想见老爷子一面,都得费劲心机!

    他明明已经让老爷子重心对自己的重视起来了啊!

    可为什么?

    为什么才短短几天,老爷子的态度就又变了?

    朱允炆想不通。

    他不明白他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孩儿,娘听说你晚上又没吃饭,特意给你准备了燕窝汤,快来喝了吧!”

    吕氏走进书房。

    朱元璋不在,她自然便不会委屈了自己,天天吃那些个粗茶淡饭。

    “还在为老爷子的事发愁?”

    吕氏眼含怒火,今日朱元璋不在皇宫,甚至命人将奏疏带走的事,她自然也知晓。

    “孩儿,你不用为这些糟心,先喝汤,为娘自有办法!”

    朱允炆看向吕氏,担忧道。

    “母亲,你可千万不要冒险行事,皇爷爷虽表面和蔼,可若是对人心生反感,便会一辈子不待见!”

    “如今咱们还未与大哥正面接触,你万万不可做傻事呀!”

    朱雄英杳无音信的这九年,是朱允炆陪伴着朱元璋。

    九年的相处,足以让他看清朱元璋的性子了。

    朱元璋一旦对谁起了恶念,那心中的恶感便再无逆转的可能。

    吕氏冷笑。

    “孩儿,你放心吧,你娘能从一个庶妃被扶正,靠的可不仅是装样子给老爷子看。”

    身处深宫,一个女子想要活下来便已是难事。

    而想要登上正位,更是难上加难。

    仅有心机和手腕,根本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人扶持,这位置才能坐得稳!

    见朱允炆这般恭顺谦卑,吕氏溺爱一笑。

    “孩儿,不要怕,万事有娘在,待你皇爷爷回宫,你便煮碗长寿面,孝敬你皇爷爷去!”

    “老爷子一辈子虽狠辣无情,杀人无数,同乡、玩伴皆不放过,但唯独不会对家人动手。”

    “既然他喜欢孝顺的孩子,那你便做足了给他看!”

    朱允炆颤颤的道。

    “娘,可我……不会煮面啊!”

    吕氏无奈叹气。

    “娘自然知道你不会,而且你皇爷爷也知道你不会!”

    “所以就算难吃,你皇爷爷也会高兴!”

    “放心,娘定会稳住你的储君之位,也定会让老爷子将心思重新放到你身上来。”

    “至于……宫外的那个野种,娘定会让他万劫不复!”

    说道最后,吕氏的脸色也逐渐冷血。

    朱允炆还是第一次见到母亲如此,控制不住的脊背发凉。

    但还是很乖巧的点头应下了。

    吕氏一回寝殿,便开始埋头书写。

    “来人,将这封信送到江夏侯府,要快!”

    吕氏的父亲,凤阳府吕本,从朱元璋起事之初,便跟着他打天下。

    而吕本则是他的堂弟周德兴,介绍投奔于朱元璋的。

    周德兴是朱元璋的童年玩伴,也是最先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一批。

    若按照辈分来讲,周德兴是吕氏的小叔,是朱允炆的小叔父。

    这些年,在朱允炆母子背后出谋划策的,便是江夏侯周德兴。

    吕氏能被扶为正妃,也都是因为周德兴深知朱元璋的性子,所以才让她投其所好。

    朱元璋看到吕氏的美德后,这才将她扶正为太子妃。

    “这雨下的好啊!”

    应天府某处繁华宅院内,江夏侯周德兴正愉悦的赏着雨。

    “老天爷,我可就指着你让淮河发水了!”

    “等陛下拨下赈灾款来,咱从中得了好处,再好好祭拜你一番!”

    周德兴笑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