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38章你跟咱一起看看这奏疏

第38章你跟咱一起看看这奏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因为下大雨的原因,今日天色比往常要暗得早些。

    等朱元璋回屋的时候,朱小宝已经坐在茶桌前候着了。

    “又去转悠了?”

    “看来这新宅子,你是真的很喜欢啊!”

    朱小宝调笑道。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

    “你这臭小子,就知道打趣咱!”

    “咱是命人去拿些折子来,今日事今日毕,可偷不得懒。”

    这倒是又勾起了朱小宝的好奇心。

    “马老头,你究竟是什么官啊?”

    眼下内阁尚未成立,明初的官员和职位十分庞杂,电视剧里也不会讲得那般细致。

    所以,朱小宝并不知道这些。

    他只知道,在洪武时期,有很多奏疏都是朱元璋亲自批阅的。

    不过,朱元璋肯定配有专门为他将奏疏分类的官员。

    不然每日上千封奏疏,朱元璋即便是有三头六臂,都不可能批的完。

    朱元璋道。

    “眼下替陛下整理奏疏的是殿阁学士,都是翰林院的那帮老家伙。”

    殿阁学士是内阁的先驱,也是承宋制。

    不过,他们现在没有实权,只是负责为朱元璋分类奏疏,给出意见。

    朱小宝点了点头。

    谈话间,马三宝便已经将两菜一汤和两碗米饭端上了桌。

    朱元璋道。

    “今天不喝酒了,吃完饭咱还有正事呢!”

    朱小宝点头,很是自觉的给米饭浇上了咸肉汤,又给朱元璋剥了生蒜瓣。

    朱元璋笑道。

    “还是你最懂咱!”

    朱小宝笑笑,随手便将一瓣生蒜扔进了嘴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朱元璋见状,乐呵的给朱小宝又夹了几块烧肉。

    “吃!多吃点才有力气!”

    “咱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都能吃下一头牛!”

    此刻的朱元璋,哪还像是个身居高位的皇帝?

    分明就是个疼爱孙子的普通老人!

    朱小宝支支吾吾道了声谢,便又大口扒拉起饭菜来。

    朱元璋满眼宠溺,边吃边说。

    “今日见过咱大明军队后,你有何感想?”

    此时的两人,就如普通祖孙那般,在饭桌上边吃,边聊着家长。

    “霸气!”

    今日的场面,朱小宝再找不出别的词来形容。

    “这支百战之师,足以与任何异族抗衡,攻破他们的王庭!”

    “自然!”

    朱元璋骄傲道。

    这话当然不是在瞎扯,这时的大明军队,战斗力绝对高到可以碾压任何国家!

    朱元璋又问道。

    “那王弼的精骑阵势,你可看懂了?”

    朱小宝摇头。

    对于行军布阵,他是真的一窍不通。

    朱元璋也没责怪,这小子虽然眼下还不明白,但凭他那聪明劲,还有狠厉的手腕,相信很快便能学会了。

    “那是雁字阵。”

    朱元璋笑着讲,朱小宝便认真的听。

    朱元璋不由回忆起往事。

    “这阵势专攻侧翼,也就是敌人最为薄弱的地方!”

    “因为精骑的装备少,所以速度奇快,一旦找准时机,便能将敌人一击即溃。”

    朱小宝恍然。

    他原以为古代军师上所谓的侧翼,便是侧边。

    没想到,居然指的是敌方的薄弱之翼。

    朱元璋继续道。

    “咱在问你,你认为毛宁统领的重骑营,又该如何运用?”

    朱小宝思索片刻道。

    “正面交锋?”

    朱元璋笑笑。

    “重骑是一个军队的底牌。”

    “既然是底牌,自然是不能轻易亮出来的,得先让步兵去冲锋。”

    “待精骑击溃敌方阵营,步兵杀灭对方士气,再让重骑给予最后一击!”

    朱小宝点头。

    “原来如此,多谢爷爷指点,我明白了。”

    朱元璋满眼宠溺。

    “不,你不明白。”

    “我与你说的不过是纸上谈兵,若战场上都能照定式去打,那岂不是拎头猪都能取胜?”

    朱小宝尴尬挠头。

    朱元璋继续笑道。

    “这事不急,咱老头子还能活个几年呐,够教你的了!”

    朱小宝道。

    “马爷爷你又瞎扯,你分明还能再活几十年!”

    朱元璋笑骂一声。

    “扯淡!”

    “咱又不是那池子里的王八,哪儿能活那么久?”

    “不过你放心,在咱将你教出来前,定是不会死的。”

    朱元璋眼神笃定。

    好娃儿,你可要跟着爷爷好好学!

    爷爷定会为你披荆斩棘,送你一个锦绣山河!

    爷爷相信,你一定能带领大明,走向一个更辉煌的时代!

    见雨越下越大,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朱元璋忧心忡忡。

    朱小宝知道朱元璋的担忧。

    连日暴雨,定会影响淮河水位,若再出洪涝,便又是一笔硕大的财政支出。

    每年的灾情不少,出现灾情,朝廷便会免税,或少征税。

    而大明财政的最大来源,便是农税。

    国库本就空虚,又加上土地兼并,豪绅偷税,国库可以说是出多进微。

    上次朱元璋同朱小宝说,假定国库有二十五万两白银。

    但实际上,朝廷能支配的银子,怕是比这还要少!

    “马爷爷,既是天灾,那便不是人能左右的,你别过于担忧了。”

    朱小宝安慰道。

    朱元璋看向朱小宝,笑道。

    “咱不过往外头看了看,你小子就知道咱想的啥?”

    朱小宝也跟着笑道。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心念相通吧!”

    朱元璋笑着摆手。

    “尽跟咱扯淡!”

    谈话间,蒋瓛手捧奏疏,猛然出现在朱元璋面前。

    这神出鬼没的功夫,倒是把朱小宝吓了一跳。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蒋瓛将奏疏给朱小宝拿去。

    随后便对朱小宝道。

    “娃儿,你跟咱一起研究研究这奏疏?”

    “好!”

    朱小宝有些激动,捧着一摞奏疏便往书房跑。

    这还是他头一次见到大明的奏疏,怎么可能不激动!

    他将厚重的奏疏在案牍上放好,点燃了油灯,又给朱元璋摆好了座椅。

    等朱元璋落座,又去倒了壶茶,在朱元璋面前摆好。

    朱元璋无奈笑道。

    “好啦,咱可不讲究这些,快过来跟咱学!”

    朱小宝乖巧应下。

    “好!”

    怕烛光昏暗,朱小宝特意点了好几根。

    他站在朱元璋身后,认真的看着老爷子审视奏疏。

    朱元璋时而皱眉,时而叹息,时而咬牙切齿,时而面露笑意。

    就在朱小宝有些泛瞌睡的时候,朱元璋转身弹了弹朱小宝的额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