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近墨者黑
此外,在信中他还提及了有关阿成的消息。
原来,这位好友不仅已经结婚而且还幸福地迎来了一对双胞胎的到来。
如果小鸢能够尽早启程前往南晋的话,说不定还有机会亲眼看见证这对可爱的新生命的到来呢。
更令人感动的是,信里阿成特别委托小鸢为这两个宝贝选择美丽的名字。
淡蓝色质地柔和细腻的窗帘静静地垂挂直至触及地面边缘,而那串金色精致穗饰则随着微风轻柔地摇曳起舞。
房间内部弥漫着由一座形似盛开莲花般精美熏炉散发出来淡淡的香气。
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使得空气中都充满了书卷气息。
皇后此时正安详端坐于一把雕工精美、线条流畅的宝座之上,专心致志地誊抄着一篇佛教经文。
突然间一名老嬷嬷缓缓走进大殿并双手托举着一个盘子前来呈献香茗,“尊敬的娘娘啊,有消息称太子殿下正从倾云宫那边向这边赶来拜访。”
听闻此消息,皇后嘴角露出一抹温暖笑意:“真是罕见呢,我的孩子居然还能记挂着过来探望母亲。”
看见娘娘刚刚放下手中的毛笔完成最后几个字的书写后,那位贴心的老嬷嬷连忙上前恭敬地奉上刚刚泡制好的热茶,“这可是您自己所孕育出来的血脉至亲啊,我相信以您的智慧定能清晰感受到他对母后的深深敬爱之情。”
喝了一口香气四溢的茶水之后,心情颇佳的皇后随即发令道:“快让他进来吧!我想应该是有什么重要事情想要赶紧告诉我们的。”
随后一位宫女满脸笑容地引领太子穿过层层门户步入这座殿堂之内。
待行过礼后,太子拿起放置于案几之上的佛经细看,“这是母亲亲自抄写的第上千篇经书了吗?看来是因为母亲如此虔诚打动了天地间的众神,才会让父皇近期身体逐渐好转起来的啊!”
听到这话,皇后不由得轻笑出声,她微微前倾身子,目光中带着几分温柔,认真地端详着太子那张略显稚嫩的脸庞,“瞧瞧你,怎么越来越像那小鸢丫头的模样了?难道真是书里常说的‘染红于朱,近墨者黑’吗?”
“母亲取笑了。”
说着,太子放下手中的玉如意,缓步走到皇后的背后,轻轻地用双手为她按揉肩颈。
力道不轻不重,正正好能让皇后的肌肉得以舒缓。
察觉到儿子的手劲逐渐加重了几分后,皇后缓缓伸出手拍了拍他正为自己捏肩的手背,示意可以停下了,随后又指了指身边的位置。
“来,到我这儿坐下来聊聊天。你知道母后说这话不是在开玩笑。你父皇能够从那次严重的心疾中恢复过来,并非仅仅是靠母后抄写的那些佛经所能治愈,若没有小鸢的帮助与悉心照顾,也许……”
说到此处,她的话语戛然而止,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父皇的情况确实多亏了小鸢姑娘相救。”
太子小声提醒道:“母后,我们说话还是应该更注意一些。”
“既然是实话又有什么好怕的?”
皇后轻轻叹了口气,嘴角依旧挂着一抹淡然的笑容。
“再者说,在这深宫之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若是连讲几句真心话都还要畏首畏尾、如履薄冰的话,那么这凤座坐得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吧?”
其实关于这件事,那位曾多次拯救过皇族命脉的神医也曾发表过相似观点。
即便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后宫主子,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处事,或许正因如此,让这位天资聪颖却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女子选择留在外面的世界而非拘束于皇家规矩之内成为皇后吧。
寻常百姓家里头儿娘俩谈话哪里用得着如此顾忌呢?
更别提夫妻二人相处还得彼此提防了。
正如小鸢曾经说过的那样,在皇宫内部存在着严格等级制度,唯独不见夫妻间相濡以沫、父母对孩子无私奉献的场景。
想到这里,太子心中不免升起些许怅然之情,一时之间竟有些犹豫是否该向母亲提及想和小鸢成婚的想法。
见到孩子这般纠结模样,皇后不由得微微叹了一口气,抬手握住对方微凉的手掌心,就像当年他尚且年幼时给予安慰一般温柔地说:“小鸢之所以会做出牺牲,不惜耗费巨大精力帮助医治你父亲,全是为了你能更加牢固地守住储君宝座罢了。如今已有七年光阴悄然逝去,期间除了永安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撼动你的地位。即使偶尔冒出几个不安分子企图挑衅也难敌万民支持的力量。”
“儿臣心里有数。”
听罢这些话后,年轻帝王继承者抬起眼帘直视着对面慈祥的母亲面容说道,“只不过还有个疑惑想要询问母后。”
“是想问倘若一切可以重来的话,母亲愿不愿意再入皇宫做一名后妃对不对?”
显然早已洞悉其想法的老妇人微笑道。
而面前青年随即点头称是。
皇后起身缓缓走到窗边,目光投向远方,轻声说道:“其实,我对父皇撒了谎。在我入宫前,曾经有过一个青梅竹马的朋友。”
太子疑惑地看着她,问道:“青梅竹马的朋友?儿臣从未听您提起过,也没见过这样一个人。”
皇后微微一笑,转身看着太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因为他在我入宫的那一天,去世了。”
作为姜家正牌的女儿,要做一个优秀的世家闺秀,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从懂事起,她就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和知识。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她都力求精进。
就连针线活也练得炉火纯青。
除了这些传统技艺外,她还需要学会插花、煮茶。
甚至金银玉器和服饰布料的选择与鉴别也要样样精通。
总之,别人会的,她要学会。
而别人不会的技术,她也要尝试掌握,这样才能不辱门庭。
在姜家,她就像一只没有自主意志的木偶,只能严格按照家族的意愿努力完成每一项任务。
然而,人毕竟不是机器,总有累的时候。
由于长期的辛劳,她的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糟,不得不前往乡间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