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众人震惊,梅江雁的伎俩
“同为月色相关?那确实得好好听一听,到底是怎样的佳句。”
“这可是大儒亲自做的诗,我等能首次亲耳聆听,何其幸甚至哉!”
“”
黄大儒可谓是把在场读书人胃口吊足了。
没办法,他又是大儒,和师弟梅江雁又这般自信满满,所有人都很期待!
而这时。
黄大儒还是没有念出诗句,再次卖关子道:“不过可惜的是,那晚有感而发,只作了半首残阙。”
“灵感枯竭后,就再没作出下半首。”
“啊?半首啊?”
“没有韵脚与对仗,诗词的观赏性可是差了很多,半首真的能行嘛?”
“半首都敢拿出来,可见黄老太傅对自己的才思多么自信,这才是我被读书人该学习的地方!”
“”
听到半首残词,周围的读书人难免有唱衰的声音。
梅江雁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嘴角微微上挑。
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些年轻人多质疑,等黄大儒把那半首歌词念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自己多不知天高地厚!
梅江雁偷眼打量了下顾澜,心里冷笑得意。
等着吧,现在好戏才刚刚上演
那边心里打着如意,却浑然没有发现,顾澜听到半首残词的时候,眉梢跳动。
该不会
顾澜心里莫名升起一种预感,一种很好笑的预感。
果然,下一刻。
就听黄老太傅带着他妙手偶得之的残词,出现在醉仙楼,这秋闱茶会的舞台。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黄老太傅念完。
这首残词极短,甚至众人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就已经结束了!
但当读书人们彻底听清了,咀嚼了这半首残词,一个个都是眼睛猛的瞪圆!
他们就算没有诗才,却也常读文章!
自然是晓得其中内涵,以及这半首残词的含金量!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三言两语,就人想象出那一整幅画面!”
“身临其境啊,真妙哉!”
“还有那后半句,寂寞梧桐,深院清秋,跟前面那孤独深邃的意境悄然吻合!绝妙!”
“你们还少说了一点,那个锁字,更加精髓!我刚刚心里试了下,真是换任何一个字,这残词的韵味都会大减!”
“一个字都改不了,这就是大儒的词吗?”
“”
一众读书人爆发出激烈的议论声!
无不是被这词中韵味内涵所震撼!
那边的梅江雁他们看到这幅场景,都是一个个面带笑容,显然颇为满意。
而这边。
凌依依听到那首残词,美眸陡然绽放神采。
刚递到樱唇贝齿边的瓜子都不磕了,只是呢喃咀嚼着残词味道,神色动容惊诧!
“黄老太傅这首词,哪怕只是残篇,都要强过寻常文人无数倍,比我更是高出十万八千里。”
凌依依虽然从小知书达理,待人谦和,但大家闺秀也有对文墨的傲气。
她从来都觉得,自己文思不输男子,就像方才她所吟诗,哪怕全场欢呼的解淇滨所做,她都不觉自己输了。
但面对这首残词,凌依依由衷感觉到自己在才华方面的渺小!
给她再研读经典多少年,哪怕读到崽儿都生俩怕是都难做出这等绝句。
“妙极,妙极!”
左习左大儒此时回过神来,目光炯炯,竟然是直接站起身来端茶敬道:
“浑然天成,完全找不出任何瑕疵的绝句!”
“黄老太傅不愧是先帝太傅!”
“哪怕隐世多年,皓月之辉也非我等萤火可比!”
能收获在场年轻人的惊叹没什么,可若是才华都让左习震惊的程度,可就相当有说法了!
京城之中,洛寒樱曾亲口说过,国子监祭酒左大人是朝廷中最为公道的文人。
他在文坛的话,堪称金科玉律!
如今,他都称赞黄老太傅的才华无人能比,那相当于是把黄老太傅在野第一大儒的名头给做实!
从此再无人可争议。
在场读书人们,此刻看看左大人,再看看念出佳词后,怡然自得的黄大儒,心里都激动不已!
目光充满憧憬和敬仰!
此词一出,今日之后,第一大儒的名声必将天下皆知。
那他们肯定想拜入门下,无论是对于自己的名声还是未来仕途,好处都无可估量!
有了左习的这句话,梅江雁和背后的两个弟子神情暗喜不已,他们要造的势已经达成!
而这个时候,整个茶会上唯一没什么情绪波动的人,就是坐在上首喝茶的顾澜。
宫人嘛,参加文会,本来就是走个过场,谁能期待着他有几分文学素养,欣赏诗词?
本来,顾澜也是这么打算的。
可就在黄大儒堂而皇之念出自己给花魁娘子写的词后,顾澜的想法忽然变了。
文坛大儒,就这么不要脸?
一把年纪了,还豁出老脸来,做欺世盗名之徒顾澜今日若是放任他被捧上神坛,那才是助纣为虐,给靠山女帝和朝廷留蛀虫!
管是要管的,但揭发不急于一时。
顾澜眼神冷静,心情不慌不忙,就看着那师门四人。
人的行为或许有着漏洞,但都有其目的和理由。
自己当初在红鸾那里作诗,虽然没有留下姓名,可冒名顶替这师徒四人就不怕被人发现吗?
当然,顾澜大概能猜到他们的想法。
今日来参加秋闱茶会的读书人,前几日正在参加秋闱,不可能有闲情逸致作词。
所以,那师徒四人肯定盘算过,就算这首残词原作者在京城,参加秋闱茶会的可能性也很小很小!
退一万步讲,都这么不要脸的顶替词名了哪怕有一天东窗事发,他们照样可以以大儒之姿,反说原作者盗用他们的词!
这般佳作至少放在这个世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原作者被诬告也是无法辩驳。
毕竟,世人们更愿意相信的肯定是两个大儒!
想清楚事情的全貌之后,顾澜反而沉得住气,心里冷笑连连,表面岿然不动。
继续喝茶嗑瓜子。
刚刚说过了,任何冒险的行为背后都有着利弊权衡,以及不得不冒险的理由。
那这次黄老儒冒险,是为了扬名,那师徒仨人来,又是为了什么呢?
顾澜默默静观其变。
而紧接着,梅江雁恰巧就站起来,承接着师兄黄老太傅做的势,朗声开口了!
“各位,既然来参加文会,老夫也想说些什么。”
“不过,老夫没有师兄这样的文采,只是写了一篇治国策论,想说与大家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