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假太监:有种冲朕来,别欺负母后 > 第158章 大儒下场作诗

第158章 大儒下场作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看到这个年轻人站起来,场中所有读书人皆是发出一声低呼。

    “居然是解状元,他也来参加此次文会了!”

    “解状元?我们不是才参加完秋闱?怎么连状元都出来了?”

    “诶!兄台有所不知,解状元原名解淇滨,乐安州人士,从小才名就在十里八乡远播。”

    “这次秋闱之前,更是乐安州首屈一指的人才,同窗都觉得他必定是状元之姿,所以才如此取得绰号戏称。”

    “嘶!竟然是此等人物吗?”

    “我们就瞧好了吧,解状元文风中正,如今既然有备而来,肯定是一首佳作。”

    “”

    身在上首的顾澜听到了周围的窃窃私语。

    倒是对这个年轻人留意了下。

    在场的这些文人还没有踏入官场,可能都不知道,顾澜与女帝的关系,完全可以做到一言决定人才的去留。

    来秋闱茶会本是看个乐子,可若是真有可用之才,顾澜替朝廷先筛选一下未尝不可。

    “明月皎皎挂中天,

    清辉脉脉照世间。

    嫦娥舞袖寒宫寂,

    玉兔捣药桂影闲。”

    四句诗念出,周围的读书人都是响起一阵掌声。

    顾澜听了,感觉倒是颇为平凡,不过在这个没有那么多诗仙诗圣的世界,肯定说得过去。

    继续看着。

    只见解淇滨念完之后,目光偷偷瞧了眼坐在上首的凌依依,满面红光,抬手压了压众人,示意后面还有。

    对于他偷眼看贵人,倒不是有什么非分之想。

    寻常百姓根本就不敢。

    只能说明,他对于自己的才华和方才表现,内心十分满意在展示完自己美好的一面后,总是想看看是否受到美人青睐的。

    而此时,凌依依的目光确实在他身上。

    解淇滨顿时大受鼓舞,一鼓作气接着念道:

    “银盘高悬思万缕,

    素光流泻意千般。

    古今多少团圆梦,

    都付此间醉月颜。”

    啪啪啪!!

    诗句念完,在场的读书人响起热烈掌声。

    尤其是坐在他附近,与他关系要好的同窗们。

    解淇滨若是能名声远扬,或者受到贵人的青睐,那他们作为朋友,在文坛中的地位当然也水涨船高。

    只可惜,当下除了绝大多数的喝彩声,还有两个地方的人没有鼓掌。

    一处是两位大儒所在的地方。

    梅江雁和黄老太傅相望一眼,皆是看到彼此眼中笑意,那是一种对晚辈赞许,但带着一点点不屑的笑。

    而另一处,当然就是上首位置。

    顾澜照常磕着瓜子儿,不予置否,仿佛置身事外。

    可诗文的鉴赏能力,他还是具备的,更是能从字里行间品读出一个人的性格。

    顾澜现在只是在想,刚才听周围的读书人议论,说解淇滨是中正平和之人可如今听他这首诗,辞藻雕琢,华而不实。

    并不很像那种闲云野鹤之辈。

    凌依依和左习之所以没有表态,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对诗文的鉴赏能力远超在场年轻人。

    在解淇滨期待的目光中,凌依依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褒奖也没有贬低。

    她只轻轻用腿磕了下顾澜,示意瓜子分她一点。

    解淇滨感觉被贵人忽略了,心中失望。

    左习也只是颔首,说道:“小伙子才华还是不错的,将来沉心静气读书,有望入朝为陛下分忧。”

    解淇滨张了张嘴,最后却没有说什么,拱拱手坐下了。

    周围的同窗们看得出解状元有点不高兴,可茶会氛围却不会因为他一个举人而受到什么影响。

    羽箭继续传递。

    后面的读书人表现的就没那么出彩,要么使使劲投中花壶,要么被迫站起来,现场做一首让人听了连连摇头的诗。

    其实倒也不怪他们。

    主要是前面有凌依依和解淇滨起头,把整体基调拉高了,他们都有些紧张。

    发挥不太好。

    顾澜看着那羽箭即将传完一圈,代表着茶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正要伸个懒腰。

    忽然。

    侍女正想越过去的黄老太傅,在众目睽睽下伸出手来。

    “小姑娘,老夫也是茶会的参与者,为何这个投壶游戏不给老夫试试呢?”

    黄老太傅的声音响起,茶会的氛围都是一静!

    侍女有点愣了,连忙征询的目光看向凌依依。

    她显然没想到,黄老太傅居然会主动提出参与小辈们的诗文比斗游戏。

    “黄老太傅德高望重,哪有和小辈们参加文斗的道理。”

    凌依依笑了下,说道。

    她这是在劝说黄大儒,不要自降身份。

    毕竟是年轻人的茶会,你就算赢了又如何?可万一被年轻人比下去,那不是丢脸?

    顾澜听到这里,眼睛却是微微一眯,目光落到角落中那同师门四人的身上。

    他感觉黄大儒这波毫无征兆的参加投壶十分蹊跷!

    原因很简单,凌依依明白的道理,在场读书人也都明白,难道黄大儒本人不明白吗?

    不可能的。

    能当成先帝太傅,混的比他那师弟梅江雁好这么多,智商肯定够用。

    那他还要参加除非!

    除非是,这老头真有做出来就震撼天下的诗文,所以借此契机而已顾澜顿时明白过来。

    可这样一来,还有一个难以理解的地方。

    黄大儒就这么确信他的诗文能语出惊人,技惊四座?

    场中有许多聪明人,此刻也是有些明白过来。

    因为在凌依依劝告之后,黄老太傅不为所动,只是摇了摇头说道:

    “游戏而已,茶会也说了以文会友。”

    “老夫隐居多年,出来交点年轻朋友,无伤大雅。”

    “是啊,凌娘娘,我们两师兄弟来参加茶会,必然没有白听后生晚辈们学识的道理,肯定要留下些什么。”

    梅江雁这个时候笑着开口。

    凌依依表面有些为难,下意识的目光找顾澜求助。

    可这时她才发现,顾澜正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俩老头,眼中还带着点危险的意味。

    “既然黄大儒如此自信,那我们不妨听一听嘛。”

    顾澜笑着说道。

    梅江雁听到这话,心里涌起一阵狂喜!

    居然还亲自让我们发挥,那可休怪老夫了!

    梅江雁眼神赶紧示意师兄黄大儒。

    黄大儒眼神变换了下,清咳几声,将心虚完全散去,终于底气十足的道:

    “其实说起来,也不是即兴所做,而是前两天隐居之时,眺望京城观一座小楼有感而作。”

    “跟方才那位解小友一样,同是与月色有关。”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