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云变幻之列国 > 第17章 计赚桓齮 肥下克秦

第17章 计赚桓齮 肥下克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天秦军声势浩荡地向北攻打肥下,肥下守兵王廖除了擅长贪污银两和奉承上级之外,哪有什么军事才能,赶紧派人到宜安城向李牧求救。李牧军中上将赵葱劝李牧出兵援救肥下,李牧摇头之后又点头,大家不明白其意。于是李牧修书一封,安慰王廖,只要坚守,李牧必定出兵营救,最多四五日。结果送书人还没到肥下,就被桓齮的部下截获了。

    桓齮找人将李牧的信件修改为:宜安眼下吃紧,无法出兵,希望王大人自做定夺。

    送书人将书信送到了肥下城中。王廖一看信的内容,破口大骂,骂李牧不得善终。骂完之后,他是一屁股坐在公案后面,再也无力气了。

    王廖一想,救兵一时半会也不会来到,兵败也是杀头不如认真抵抗,说不定过了几日秦军没有进展就会退兵了。想到这里,他马上精神一振,调兵遣将积极进行防御。

    再说桓齮,本想着改了李牧信的内容,王廖就会投降了,没想到竟然抵抗如此强烈,弄了两天也没有打下来肥下。在通往肥下的路途中对李牧进行的设伏也没有成效,因为李牧根本就没有出兵。

    桓齮找人模仿王廖的笔迹继续向李牧下书告急,催促李牧赶快出兵营救。

    李牧看后,笑笑没说什么。也写了一封书信交给来人,嘱托一定要交给王大人。信上他说希望王大人再坚持两天,第三天李牧将会率兵出城解救肥下之围,到时共同打败秦军。

    桓齮一看心中大喜,把手中精锐部队都调动起来,在通往肥下的沿途继续设伏,只是与前两天相比,伏兵人数更多,其余人马包围了肥下,围而不打。

    到了第5天晚上,李牧带领全部人马悄悄地出了城,不是奔向肥下,而是宜安城外秦军总部。秦军大部分都在通往肥下的路途中设伏,总部是超前空虚。只有韩非和小志在军营中守护,不到两千人马。这几天韩非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来秦国这么长时间了,仍然受到别人的瞧不起,感慨人世的炎凉。

    李牧大军悄无声息地就杀了进来,这些秦军毫无准备,在睡梦中被杀喊声惊醒。

    小志拼了性命保护着韩非逃出重围,向武城去。

    不到两个时辰,李牧就解决了战斗,获得大批粮草等军需物资。

    还有一些突围出来的秦军只好陆续向肥下转移,待伏兵看到一些人进了埋伏圈,高兴地冲杀的时候,才发现是自己的人,了解了李牧抢夺秦军大营之后,桓齮是气得哇哇暴叫,赶快召集人马向宜安的老营奔去。

    眼看老营逐渐近了,天色也开始发出鱼肚白,近距离是可以看得清楚了。桓齮诏令急行军,一定要把老营抢夺过来。当他们猛然看见前面黑魆魆的物体的时候,还没有弄清楚是什么的时候,几十辆战车载着赵国军士直面向秦军飞驰。那秦军怎么能挡住飞奔的战车呢?被碾入车下和马蹄下的士兵不计其数,前面军士一乱,向后掉转头就跑,后面的军队不明白怎么回事,阻挡着不让后退,人马相互踩踏当时就伤亡数千人。

    还没等桓齮调集人马准备应对几十辆战车的冲击时,从两旁又飞奔杀出两支骑兵,骑兵虽然人数不多,但杀伤力极大。一会功夫桓齮的几万人马在战车和骑兵的绞杀下就溃不成军,血流成河。那是一个惨啊!兵士们四处寻路突围,有幸运的闯出了重围,也有走投无路缴枪投降的大约万把人。桓齮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冲出围困,惶惶如丧家之犬奔向武安城。

    李牧的骑兵也不示弱,在后面紧紧咬着桓齮的亲兵奔向武安城。

    武安城本来守军不多,韩非他们逃来之后刚喝口水喘息了一下,正准备商议下一步的打算时,有人汇报说桓齮将军败退至武安城,只是后面紧跟着赵国的骑兵。

    韩非说:“应该赶快关闭城门,免得赵国骑兵攻打进来。”

    守将彭如海说:“不行,韩中书说得太过绝情了吧,你逃出来时我们是开城门迎接你的,现在桓齮将军遇到了危险,你没有丝毫的同情心,反而弃桓将军等人性命不顾,是何等居心。”

    “我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怕赵军跟着打进来的。”

    “别说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要以营救桓将军为首要任务。”说着带着人马到城门口迎接桓齮了,韩非一看,赶紧喊小志收拾准备逃跑。

    再说桓齮一看,武安城为他开了城门,心中一阵大喜,催马就进了武安城,吩咐彭如海赶快关闭城门。哪里还来得及,赵国的骑兵本身就是列国中最有作战力的一支部队,是为了抗击匈奴,赵武灵王提出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建立起来的一个兵种。刹那间赵国骑兵就赶到了,为首的几个骑兵手起刀落就把关城门的士兵斩于马下,旋风一般冲进了武安城。

    赵国骑兵虽然进来的不多,但是其士气高昂。城内的秦军虽然也不算少,但是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如骑兵,再加上没人指挥,一下子就溃败了下来,被赵军赶出武安城,退后了五六十里地,赵军才停止了追赶。

    桓齮的这支十多万人马几乎丧失殆尽,整顿了一下军队,他们向南撤离。

    李牧这一仗获得全胜,损失极少,歼敌最多,还俘获了两万名俘虏,有人提议也学秦军干脆悉数坑杀了,以绝后患。李牧没有同意,将降军分别编进了赵军部队,扩充了赵军的实力。

    通过肥下之战,大家认识了李牧的军事才能,再也不敢小瞧他了。赵王也高兴地分封李牧为“武安君”。命其迅速集结赵军抗击秦军,尽快将秦军赶出赵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