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皆为天下 > 第12章 头甲

第12章 头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光如梭,昼夜不息,转眼已过去了半年有余。这一日,罗霞岛初阶外门弟子的课堂上,一位年龄已过花甲的老先生慢步走进教舍,站定后说道:“孩子们,从你们来到罗霞岛至今,已经过去六月有余,今日,宗门将对你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一次文考。”

    少年们听后,无不面面相觑,还未经历过学业考教的他们自然不懂这文考的内容和方式。

    于是,老先生接着说:“本次文考只有一个题目,你们需要根据此题目写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同时,这次文考将在所有内门和外门弟子中展开,最终将根据你们的观点、论述内容以及卷面书写三个方面评选出最为优异者。”说罢,孩子们懵懂的脸上才渐渐显现出一丝了然。

    “若无疑问,我便公布本次的考题……”老先生见众弟子皆无言语,便缓缓开口道:“曾有人说‘天生德于予’,认为人之所以可教化,正是因为人性本善的缘故;也有人认为,众生即便经过教化却依然会有人继续为恶,则是因为人性本恶的缘故。那么,本次的考题便是围绕这‘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展开,内容不限,今日酉时交上你们的考卷。切记,独立思考、求知于本心!”说罢,老先生睿智平和的目光徐徐扫过一脸诚挚的少年们,见众人皆无所问,老人便未作停留,微微含笑,径自走出了教舍,来到一处亭台之中独自喝茶去了……

    这位老人便是罗霞岛上的教书先生,也是一位没有修行资质的当地人,负责教导孩子们识文断字、阅读文章等基础课业,姓陶,弟子们都称其为陶夫子。

    陶夫子正休息间,几名修士恰好路过此地,正是廉字双和罗亦等人。当几人看见老人家怡然自得地喝着清茶,便主动上前行礼道:“弟子见过陶夫子。”

    老人见是廉字双和罗亦等人,便笑呵呵地回道:“是你们呀,快来坐,老夫今日正好得闲,也想听听你们几位对于此次文考题目的看法。”说着,老人挥手示意众人坐下。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之后,廉字双率先说道:“弟子也是正在犹豫之间。若说人性本善,但确实如那题目所言,经过教化之后的众生依然会有为恶之徒,可若要说人性本恶,不谙世事的孩童又时常自发地展现出颇多善良与感人之举,我们也不知应该从何说起。”

    陶夫子目光和善地微微点头,见几人也在踌躇犹豫之间,随后笑道:“哈哈哈,能有如此思考便是很好,还是那句话,求知于本心。老夫等着看你们的答卷。”说着又是一阵爽朗笑声。

    廉字双等人和陶夫子攀谈几句之后便礼貌的告辞离去,留下老人惬意的沐浴在阳光里……

    酉时已过,陶夫子手拿弟子们的考卷来到一处僻静屋舍之中,屋内已有三位年龄相仿的老者围坐在一张小桌旁。四人见面后,一位声音洪亮的大髯老者率先开口道:“陶老头,你怎么才来呀,害得我们几个喝酒都少了点味道。”

    “你就知道喝喝喝,我难道就是专门陪你这老酒虫泡酒缸的不成!”陶夫子也是反唇相讥,但话还未说完,就已经坐在了酒桌的另一侧,随手端起一杯米酒,仰头一饮而尽。

    另一人在旁说道:“不过,我还挺好奇这些少年们对于本次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嗯,我也是,这一次的题目一直是海对面的那些人争了多少年都没个结果的,也许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些天真无拘的孩子反倒能提出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坐在对面的老者接话道。

    言罢,四人苍老的脸庞上先后泛起些许笑意,仿若调皮的稚童翘首期待着明天和煦的阳光。

    ……

    两天后,众弟子以及长老们都聚集在罗霞岛气势恢宏的主堂大殿上。不一时,三位大长老缓步来到大殿高台之上,喧闹的人群随即安静了下来,似乎都在期盼着自己的名字伴着一声话语响彻整个殿堂。

    三人中的那位中年男子缓步上前,站定身形,开口道:“学而不思则罔,所以,本次宗门文考便是对你们所学所感的一次思索与总结,亦是你们求问于本心的一次考教,无论结果如何,都希望你们能够铭记,我罗霞岛弟子,无论什么时候、是何身份都应以修心为先,遇到迷茫之事应求问于本心,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台下众弟子齐声应诺。之后,男子继续说道:“接下来,将由我宣布这次文考的头甲弟子。”随着众人期盼的目光,答案尘埃落定,“本次文考头甲,为外门弟子,秦馨!”

    听到这个名字,众人心中皆是一惊,而一旁的大髯老者则是高昂地抬起头,得意的捋了捋胡须,似乎在炫耀着什么。

    而此刻,台下的人群中不时传来窃窃私语的议论声,“是一位外门弟子?她是谁呀?”“你不知道吗!他是秦毅然长老的女儿。”“哦,是她呀!长老的女儿怎么还是个外门弟子?”“小点声,修行资质这种事说不准的。”……

    当听到自己的女儿获得了本次文考的头甲,秦毅然心中也是一喜,随即又泛起一丝失落,“要是馨儿能够踏上修行之路就好了,可惜……”想到这里,秦毅然的目光开始在众弟子中搜寻那个熟悉的身影。

    “请弟子秦馨来到台上。”大长老接着说。

    不一会儿,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身影从众人中走出,拾级而上。

    只见她明眸似秋水、皓齿如白玉,略显清瘦的白皙脸颊上泛着淡淡笑意,乌黑的秀发更是如瀑垂下,落落大方的从长老手中接过象征着头甲的宗门兑宝牌,回身向着台下的同门弟子利落地拱手问礼,颇有一副得胜归来的飒爽英姿。

    这一刻,陆衍看着那个娴雅又带着几分潇洒的倩影,竟是一时看得痴了。

    大长老递过兑宝牌之后,对面前的少女说道:“秦馨,既然头甲的考卷出自你手,那么就由你来宣读文中的观点和梗概吧。”听罢,少女躬身应诺,傲然立于高台之上,直面台下的众多同门,语气慷慨地说道:“我认为,人性既非本善、也非本恶!”

    此言一出、掷地有声,台下众弟子都是一怔,只听少女接着说:“而是人性本真!这个‘真’即是指人性忠实的遵从着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意志,就好比猛兽饿了,就要捕杀猎物吃肉;母兽生了幼崽就会温柔的喂养和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是,站在猎物的角度,猛兽就是‘恶’,而站在小兽的角度,母兽不辞辛劳的无私喂养就是‘善’,故而,所谓的善恶只是我们所处的立场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是我们根据自身立场所作出的判定,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单纯用善恶之理不足以描述人之本性,更不应片面的说人性本就是善的或者人性本就是恶的。而我所说的‘真’,指的是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不加掩饰的将心中所想表露出来,我认为这才是人性最本初的样子。饿了就要吃,无论是通过猎杀、采摘甚至是偷盗、掠夺,而有了珍视的东西就会保护它,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便是人性最初的样子。”言罢,秦馨对着众多同门和长老拱手一揖。

    一席语毕,台下陷入了短暂的沉寂,落针可闻。

    不一时,大髯老者率先欣慰地鼓起掌来,之后,反应过来的众多同门也都送上了祝贺的掌声,有的欣喜、有的敬服、也有的带着淡淡的嫉妒醋意……

    陆衍只觉得内心似乎被什么击中了一般,看着那个立于台上的窈窕身影,小脸儿微红,痴痴地站在众多同门之中,好似一个平凡少年仰望星空!

    台上的几位长老都对秦毅然投来肯定和祝贺的目光,而秦毅然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仿佛有些陌生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此刻的他似乎应该高兴,但是,又不那么高兴,好像心中那个从小就依偎在自己身边、娇弱又可爱的身影一下子不见了,然后突然就变成了当下眼前的光彩模样。

    秦毅然的心中若有所失,随即又闪过一丝宽慰,“女儿终归是要长大的嘛。爹、娘,我当年是不是也曾像馨儿一样,让你们骄傲着失去了心中的那个孩童模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