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前辈良言
“韦书记,在哪忙着呢?”胡山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那头的男子是胡山所在单位在脱贫攻坚期间派到山河镇塔庄村驻村工作的同事,胡山习惯性得称他为韦书记。
“你小子可以啊,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不声不响的就把事情搞定了。什么时候下去,我来给你践行。”电话那头,韦书记十分关切。
“岂敢岂敢,哪能劳烦你这个大书记,哪个周末你有空,我来请你,陪你多搞几杯,给我传授传授你那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韦书记四十多岁,是部里资格比较老的一名实职副科级领导干部,为人随和,没什么架子,所以和胡山这帮年轻人打成了一片。
“这个可以有,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晚上怎样,刚好是星期六,把老徐叫上,我再喊一个人。”老徐是办公室主任,平时周末没事几个人也喜欢小聚聚,抿几口小酒,聊聊天吹吹牛,谈谈最近县里的大事和单位的工作。
“好嘞,我这就安排去,老地方见,今晚不醉不归。”胡山挂了电话,立马联络场地去了。
韦书记在脱贫攻坚期间就驻村了,约莫着从2014年开始,当时也是主动报名,没想到一呆就是七八年,承担了脱贫攻坚阶段单位的驻村帮扶任务,一眨眼也从一个青年小伙蜕变成油腻中年大叔。
可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付出了很多心血,吃了不少苦,干了不少事,对山河镇塔庄村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对村里的人和事也都了如指掌,村民们也和这个驻村书记打成了一片。
在胡山看来,韦书记简直就是一个移动地图指南,所以胡山第一个就想到要从他那套套近乎,深度了解下即将赴任的塔庄村详细情况。
下午5点半左右,老地方酒楼。
“小胡,这位不用我介绍吧?”韦书记指了指和自己一起来的男子。
“都是老熟人啦,欢迎欢迎!”胡山赶忙迎了上去握握手。
男子是塔庄村的现任乡村振兴专干刘建设,私下里大伙都喊他老刘,也是村里的创业青年,个人有制酒、服装等方面的产业。
之前胡山经常到村里走访贫困户,所以大家也就很熟悉。
“上午韦书记还说,晚上喊一个神秘嘉宾,没想到是你啊!”
“老刘是业务骨干,人也很不错,以后有啥问题直接找他。”
“胡书记,欢迎你到我们村任职啊!以后还要靠你领导我们村发展哦!”
“老刘人靠谱,都是自家兄弟,以后相互照应,所以晚上就把他喊来了。”韦书记拍了拍胡山肩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办公室老徐吐了一口烟圈,慢慢悠悠得说道,“老韦,在下面呆了那么多年,回来有什么打算?”
“得了,你这大主任给安排安排?兄弟我立马回来赴任!”
“你小子,还用我安排,是舍不得回来,乐不思蜀吧?哈哈…”老徐一脸玩笑。
“可别拿兄弟开玩笑哦,你说啥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呢。”韦书记抿了一口小酒,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的,工作上干得也风生水起,政绩显赫,名声在外,引人瞩目得很呐。”老徐有点微醺,拍着韦书记肩膀调侃着。
“可别说,韦书记这几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事,大伙都时常念叨着他呢。”老刘站起来,敬了韦书记一杯酒。
“哎,哎,打住啊,今天主题是啥,怎么往我身上扯。”
“小胡呢,就要接替我到塔庄村挂职了,咱干一个,为他践行。”韦书记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杯酒,仿佛也是在敬过去的自己和那段岁月。
“我呢,也没啥好的意见,就送你几句话,凡事少说多听,三思而后行,要行端影正,涉及财务方面的事能不掺合尽量不掺合。”韦书记盯着举在半空中的空酒杯,表情深邃,略有所思。
胡山听得很仔细,默默记在心里。
“老刘,村里情况不用我多说了,以后胡书记工作,你可要全力配合支持哦。”韦书记看了看老刘,又拍了拍胡山肩膀。
“放心吧,韦书记,那是必须的!有事胡书记尽管吩咐,我绝不推辞。”老刘是韦书记一手招进村里上班的,所以感情上有些不一般。
“胡书记,我敬你一杯,只要我老刘在,你就放一百个心。”老刘站起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胡山酒量本来有限,一时兴起,不知不觉喝多了。
“哎,和你们透露下,听说最近部里大领导可能有变动了,还没定下来,你们在外不要乱说哦。”老徐神秘叨叨道。
韦书记和胡山一下懵住了,韦书记刚回来还没有什么安排,胡山这是前脚才定了驻村,后脚就换了领导。
铁打的小兵,流水的领导。该来的终究要来,组织上的事,自有安排。
四个人两瓶白酒下肚,喝了2个小时才散场。
结了账,胡山叫来一辆出租车,把韦书记他们送了回去,自己却沿着街道漫无目的的走着,似乎有点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