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赶紧溜
徐修无看着孟飞那憨厚的样子,不禁想起一桩旧事。
当年二人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一南一北赴玄武城赶考。两个年轻人一个寒门子弟,一个世家子弟,在玄武城内短暂相识,便视为知己。
自此二人在玄武城内形影不离,被其他生员戏称为并蒂莲,一说他们形影不离称为并蒂,二取谐音“不要脸”。这些无聊的风言风语二人从不放在心上,他们谈古论今,激扬文字,粪土权贵走狗,每天过得不亦乐乎。
两场考试,两人都高中甲榜,获得了拜师的机会。当时他们都准备拜在同一个天师座下。按照霸皇宗规矩,优秀的生员可以自主选择天师。但天师并不是来者不拒,他也会筛选考核,这就是所谓的“官考”,既是收官之考,也是求官之考。高中者飞黄腾达,加授五品箓衔;失败者重归凡尘,此生将无缘至尊崖。
徐修无还清晰记得,那天天师的考题是,荒岛求生。所有考生被流放在一荒岛上,每人仅配发一日口粮,能挨过百日者方可通过官考。
一个月过去了,一半的人挨不过,选择放弃。两个月过去了,仅有十人。三个月过去了,就剩这五人了。
两个少年从一开始就约定绝不能随便动那一日口粮,他们咬牙度过最艰苦的三个月,一直到第九十二天的时候,世家少年终于病倒了,身体十分虚弱。他眼看自己熬不过去了,便将自己那份口粮递给寒门少年,说自己用不上了,鼓励寒门少年挺下去,替自己实现二人共同的理想。
可是寒门少年哪里肯放弃,两人说好一起拜师学艺,一起建功立业的。眼看就要到一百天了,他就是割肉啖友也要让世家少年撑过去。他将两人干粮凑到一起,每天给世家少年吃一点,并安慰说他吃的只是自己的那份。
一直到第九十八天,世家少年病情才好转。可等他能够站起来时,他却找不到自己的好友了。原来寒门少年已经饿晕出局了。
徐修无便是那幸运的世家少年,他最终位列四大天师,受一品箓衔。但他也是不幸的,他这一生都背负着对好友的亏欠。
孟飞就是那个寒门子弟,他为好友放弃了人人都向往的功名利禄,大家都说他昏了头或者被人给骗了。但他却怡然自得,问心无愧。他在这白云观从一个低级道士做起,一直做到了住持这个级别,算是普通人中的天花板了。
这些年孟飞也从没找过徐修无的关系,二人自始至终都是君子之交,平淡如水。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两人还有这样一段渊源。
“你这一闹,那两个孩子会怎么样,你有没有想过?”孟飞表情凝重地问道。
“这正是我想说的,两个孩子都还年轻,再等上几年也未尝不可。年纪轻轻就志得意满并不是什么好事,你别这么看着我,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徐修无回答道。
“你也不想想自己多大年纪,两个孩子能跟你比?就怕这一挫折彻底凉了他们的心。”
“那就没办法了,好钢还得千锤百炼呢。他们如果连这个小坎都过不去,也费不着你我在这为他们操心了。”
话虽如此,可孟飞还是不放心。他跟徐修无可不一样,他是少年时代吃过亏的,知道那种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也许这就叫做“感同身受”吧。
赵集拿着“一张嘴”的折扇到处退完钱后,便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他跟那些考生可不一样,没读过圣贤书,对飞黄腾达也没有那么多执念。简单来说,他来这参加考试纯粹就是为了混碗饭吃。如果还有那么稍稍一丁点理想的话,就是对至尊崖上宝藏比较感兴趣。
可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他觉得自己把白云观搞得一团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害怕,心虚。再加上他一贫如洗,人微言轻,自然负不了什么责任的,所以溜之大吉是上策。
就在他逃之前,居然良心发现,想起了胡翠山。他觉得这胡翠山吧,算是世家公子中的异类,跟自己脾气倒对得上,勉勉强强还算个朋友吧。他认为胡翠山的问题还是太单纯了,这点毕竟不像自己。他三岁就跟着老乞丐混社会,自认为是根老油条了。他是想告诉胡翠山,这试不是这么傻考的,有好些人买药买答案呢,傻考肯定考不过那些人。
可这些话怎么说呢?他一时也理不清个头绪,另外他也怕见到胡翠山他家刁蛮表妹,更不想当面去说了。于是灵机一动,居然想到留张纸条给胡翠山。
赵集于是拿出笔墨纸砚,想了个大概内容,便写到,“此地人贪又黑,你小心,我先留!”
纸条让白云观下人送过去。他则趁着夜色赶紧溜出山门。
“赵公子行色匆匆,这是要去哪呢?”在山门前一个声音突然叫住了赵集。
赵集心里只打鼓,心想谁他么闲得蛋疼老跟自己这个小乞丐过不去,随即便央求道,“哪位高人,请高抬贵手,留在下一条生路。回去我就给你立长生牌,天天香火供奉……”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你如此害怕,是不是做多了亏心事啊。”那声音再次响起。
“对天发誓,我没做什么亏心事,都是做得好心事……可有时候难免好心办坏事啊。”赵集哭丧着解释道。
“你这油嘴滑舌的,还不承认?你说说,你到底有没有收黑钱,卖丹药给考生?”
“没有,绝对没有拿一分黑钱。我都是替别人做事的,连跑腿钱都没赚着。”
“果然没拿?”
“对天发誓,真没拿。”
“那你忙前忙后,忙个什么劲?再敢胡说就拿你送官,官差可不会像我这么好说话喽。”
“我承认我有私心,我就是想进霸皇宗讨碗饭吃。”
“到霸皇宗讨饭吃?这种鬼话你也敢说。”
“信不信由你,老子就是讨饭出身的小叫花子,就是到皇帝老儿那也是讨口饭吃。”赵集索性豁出去了,谁也不求了。
“我就信你一回。你看看我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