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乌龟壳
黄捕头正准备接过面具,仔细瞧瞧。
“这玩意邪门的很,自我把它带在身上,好像一直被人盯着。”衙役头皮发麻,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啊?”黄捕头立即缩回了手,眼神示意衙役往一旁递。
徐无疾接过面具,并没有出现异状。
突然曹知县一拍大腿,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这是蛮族祭祀时戴的面具,传言戴上后可以与神灵沟通。”
望着面具散布的诡异气息,众人不禁往后一退。
“既然是异族之物,就给我处理吧!”徐无疾慎重道。
“徐大人,理应如此!”张典使点头。
按朝廷通告,对付任何妖邪的组织,玄甲司是专业的,地方官吏都得配合。
……
徐无疾的住所在县衙隔壁,左拐就是了。
这是两进两出的院子,里面有水池假山,回廊起伏,水波倒影,装饰华丽精美。
“公子,这房子好大、好漂亮!”才进院子,樵青的声音传来了。
“你喜欢就好!”
樵青爱笑,笑起来眼睛眯着,配上那甜美的容颜,令人很容易全身放松。
于是徐无疾停下脚步:“你先别收拾了,我们出去浏览下华阳城的风光,顺便买些笔墨纸砚,练字要持之以恒,晚点我再传授你一些精要,进行深入浅出地交流!”
“好的,公子!”
……
湖面倒映着对岸的柳树,清风拂动,泛起阵阵涟漪。湖畔集市的人群熙熙攘攘,店肆并排林立,好不热闹。
徐无疾将买好的文房四宝放进储物戒,慢慢地走在街道上,看着樵青一会买糖葫芦吃,一会又买糖人,嘴巴都停不下来。
“公子,前面围了那么多人,肯定很好玩,咱们去看看!”
待走近,水光粼粼的夏水河畔,搭建了一个长宽各三丈的台子。
台上一个头发和胡须都斑白的老人,素衣长袍,眼神如水,饱含睿智。另一位老人戴着官帽,身穿官服,威仪无比。
徐无疾察觉其周身萦绕着浩然之气,磅礴如海,四品君子境,跟王寅恪一样。
老人旁边站着一位绝色女子,身着红色长裙,如五月盛开的石榴花,散发出火一般的光辉,娇艳无比。
“台上的两位老人和女子是谁呀?”围观群众有人问道。
“你是外地人吧,白胡子老人在华阳城是个名人,他叫卫懿荣,当今顶级的古文字学家、画家,还是乾宝六年的进士,授翰林学士,担任过稷下学宫的夫子,现告老还乡!”
“穿官服的是华阳府知府宁大人,今日守卫老相邀,一同主持这夏水诗会。”
“女子名叫卫盈盈,是老人的孙女,饱读诗书,稷下学宫学生,北玄洲第一才女,因酷爱石榴花,华阳本地学子也称之为石榴女神。”
台下观众议论纷纷,许多才子佳人早已等候多时。
这时台上老人轻轻咳嗽一声,通过浩然之气传到在场的每个人的脑中,庄严而又平和:“北玄洲一百年来文道不兴,诗家衰竭,被天下称作诗人绝地,老夫也深感耻辱。今老夫孙女,为振兴诗家,扬华阳之名,特举办第一届华阳夏水诗会,以后每年此时开展。”
“好,卫老仁义,心怀天下,真乃我辈之楷模!”
“支持卫老,支持盈盈!”
“石榴女神,快点宣布开始,我已经等得饥渴难耐了!”有男性学子边吃干粮,边喝水。
“我宣布第一届华阳夏水诗会,现在开始。”卫盈盈红唇轻启,“诗会主题是以画做诗,大家请看此画!”
只见一幅长宽各一丈的画,徐徐展开。
天上一轮明月,月下群山耸立,水环绕着山,川流不息。群山之巅,有一个白衣男子端着酒杯,月下独酌……
台下才子佳人不再喧哗,皱眉深思。
机会难得,卫老在朝廷人脉广,又担任过稷下学宫的夫子,桃李满天下,只要能夺取此次诗会的头名,经过众人宣传,说不定名扬北玄洲呢。
“公子,你要不要试试啊?说不定你能夺魁呢!”樵青伸出右手,给徐无疾打气。
在她心里,自己的公子是最棒的。
旁边的几个秀才,听见樵青的话语,瞅了一眼徐无疾,一副江湖浪子的模样,瞬间感觉被羞辱了。
一个秀才脸露不悦:“这位姑娘,你公子识字吗?还夺魁呢!”
随后一阵嗤笑。
“你……你……”樵青有点生气,可又不知道怎么反驳。
徐无疾看着秀才,冷笑道:“这位兄台,看你luo奔的样子,趁早回家温习圣人经典吧!”
“公子,luo奔的样子是什么意思?!”樵青睁着大大的杏花眼。
“吊儿郎当啊!”
周围众人一听,捂嘴轻笑。
旁边一个俊朗高大的年轻和尚,站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正是之前被青楼姑娘调戏的那位。
或是太高了,挡着后面的人群,包括刚刚嘲笑徐无疾的那个秀才。
秀才被众人轻视,心里正不爽,对前方的和尚呵斥:“是个人都来凑热闹,难道做诗的门槛这么低了?你知道秃驴的秃怎么写吗?”
和尚回头,平静回复:“把秀才的秀字尾巴往上翘一点点就是了!”
秀字的下面是乃字,乃字的尾巴往上翘不就变成秃字?
和尚既回答了秃字怎么写,又点名秀才的尾巴太翘了,神回复啊!
“哈哈……”周围的人再也忍不住,纷纷笑出声。
“你……你们……”秀才羞愤不已,消失在人群中。
“大师博学多才,佩服!”徐无疾夸赞,套个近乎。
“施主,见笑了!”和尚双手合十。
几个时辰过去,前后陆续有二十来位才子佳人上台做诗,不过绝大多数的诗非常一般。只有三首符合押韵,读之朗朗上口,不过离佳品还有一段距离。
又过了一个时辰,见无人再上台,卫盈盈神情淡漠,显然是不满意成果。
卫老心里叹息,北地人才竟如此凋零。
随即他掏出一枚乌龟壳,向台下鼓励道:“今日若哪位学子,做出一首传世之作,这宝贝就归他,并且我保荐他去稷下学宫学习!”
台下一阵哗然,在他们眼里,这乌龟壳是啥宝贝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去稷下学宫的机会。
在徐无疾之前,读书之人要想跨入儒修门槛,只有两条路:一是去稷下学宫学习,二是投胎做儒圣的后人。
或许以后,还会有第三条路,需要徐无疾去总结开辟。
“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
“稷下学宫,那可是读书人的圣地!”
“谁也别跟我抢,看我如何一鸣惊人!”
……
“公子,你怎么啦?”樵青关心问道。
此刻徐无疾愣住了,呆呆地望着那个乌龟壳,他感受到上面散发出一股气息,同九幽塔幻境中的嵇夫子一样,沧桑而又浑厚。
嵇夫子与乌龟壳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