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行与不平行 > 第 23章 闪耀与平凡

第 23章 闪耀与平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2月中旬,广州穿上了秋装,上海穿上了冬装,他们在同一天空下不同的空间里重复着自己的生活。樊何一回归剧组,继续拍戏,拍戏间隙,偶尔休息,时常辗转各地拍摄物料、出席活动。他的流量大热度高,有点成就,媒体和营销号总喜欢以“流量”和“实力”作为争论的话题。

    他尽力地完成自己的每一次舞台和角色,可就算他完成得再好,还是会有负面的话题。演戏是他的工作,而负面的评价是一部分媒体的工作。他偶尔会审视自己,他已经做得很好的时候,那些负面的评价不过是因为立场和审美的不同。

    其实,不一样的观点是常在的,但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中不是因为他做得不够好,而是因为偏见的存在,也可能是因为对手公司的引导,也可能是因为剧宣的需要,也可能是因为经纪公司的安排。当他不看的时候,这些就到不了他眼前,网上的东西看看也就算了。

    李然依旧没有找到律所的工作,更不用说立足了,于此同时,花店的工作几乎成为了她的主业,但她总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不是因为“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一些人从未丢失过她的行踪和所作所为,另一些人在三个月前的那天找到了她。她偶尔感慨“自己何德何能,配得上他们的阴魂不散。”

    有一天晚上,她仔仔细细的回想了自己所做过的一切,绞尽脑汁,但她实在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或者偷鸡摸狗的事情。至此,她下定决心不会原谅和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会妥协,拼上她的一生。

    樊何一和李然聊天的频率增加了,偶尔话匣子打开了,他们就可以聊很久,偶尔只有两句问候便结束了对话,但他们从来没有视频也没有语音,也没有见过第二面,她还是不知道他是樊何一。

    年底的樊何一很忙,他们聊天的时间变短,有时只有匆匆问候。“你睡了吗?”“还没有。”“聊一会儿?”“聊什么?”“不知道。”“行吧,晚安吧。”“晚安,好梦。”他们聊天的时间大多在晚上,或许,只有回到家里,突然安静下来,便会想到问候另一个地方的人。

    有时候,他们的时间是错开的,毕竟,李然是早睡的人,而樊何一是熬夜的人。这时,聊天就更简洁了,与此同时,时间跨度变长了。“在吗?”三四个小时过去了,李然早已在睡梦里。“刚下班,你应该睡了吧?”樊何一看到消息就会回复。“昨晚,我已经睡了。”“知道。”

    12月17日,樊何一在,参加一个颁奖典礼,他主演的电影《动物》获得多项提名,他也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现在的粉丝群里和粉丝的社交平台还在转发他昨晚的晚宴视频。

    视频里的他在晚宴暖黄色的、游走的灯光中熠熠生辉。他身着黑色西装,白衬衫,还有领结,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穿搭再正常不过了,但他佩戴了一枚银色的胸针,是一朵小小的玫瑰花,奢华而不张扬。灯光扫过他的时候,不知道是灯光衬托了他的气质,还是他给灯光添了轮廓。

    他的左手边坐着《动物》的导演,他的右手边坐着一位影后,气质端庄。他端坐着,像一个乖巧的邻居家的孩子。然而,这些视频代表了昨天,粉丝们都在期待他今天晚上的样子,也在祷告,希望他今晚可以拿奖。

    5:30,樊何一在颁奖典礼会场的后台化妆和后场,周围的人进进出出,他穿着白色衬衫,安静地坐在化妆台前。今天,他的妆造很简单,化一个淡妆,再稍微烫一下头发就可以。

    6:15,妆造师替他系上一条黑色领带,他穿上黑色的西装外套,妆造完胜。正好工作人员通知他可以准备走红毯了,他对着镜子扯一扯自己的领带,和工作人员一起走到候场区,杨乔一直跟在他旁边。

    听到主持人宣读他的名字,他从候场区走出去,走上红毯,他从红毯一侧走向中心,在中心暂作停留,以此同时,红毯另一侧的主持人在宣读他的简介。

    这个时候天色还亮着,红毯边上无数摄像机的闪光灯也不会晃眼睛。似乎每一次,粉丝都觉得红毯只有短短的十几秒,但是对于樊何一来说,这十几秒其实挺长的。粉丝看到的是他的盛装出席,他看到的是正对着红毯的无数机器和机器后面戴着口罩和帽子的人。

    还好,举办活动的酒店在海边,摄像师身后是一片被晚霞染了颜色的大海和天空。

    颁奖典礼的红毯和普通活动的红毯不一样,没有红毯的采访环节。主持人祝福他“我们樊何一呢,也凭借《动物》得到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在这儿,也希望他今晚能够斩获自己的第一座电影类奖杯。”樊何一快步走下红毯,把粉丝交叠的“樊何一,樊何一!”留在在咸咸的海风里。

    樊何一走下红毯,回到化妆间,换了一套印花西装,领带换成了领结,同时,佩戴了有两朵花的玫瑰胸针。

    当他再次出现时,他跟在导演旁边,和《动物》剧组一起踏上红毯,再进入会场,落座。会场里摆满了机器,工作人员和来宾来来往往,舞台上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颁奖活动的主题视频。

    在这个电影圈子里,樊何一是新人,平时在舞台上大杀四方的他也有些拘谨,乖巧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是一个根正苗红的青年。一直到他旁边的明星落座,正好是他认识的人,周围的气氛才活跃起来。

    尽管他得到过很多掌声,尽管他在舞台上光芒万丈,此时此刻他还是有些紧张,他很优秀,但和他坐在同一个会场里的前辈也没有一位是浪得虚名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拿奖,他稳稳地坐着,装着成熟,但却乖巧得像一个等待老师点名的小学生。

    轮到最佳男配角的奖项时,他的作品和竞争者的作品在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播放,他突然发现大屏幕上的自己很帅,他和奖项失之交臂,获奖的是另一位男演员。他还是那个乖巧的小学生,认真的鼓掌。

    “好,谢谢,请两位颁奖嘉宾移步台下,稍作休息。接下来揭晓‘最佳导演’奖,有请我们的颁奖嘉宾——电影艺术家郭嘉、电影艺术家凌云志替我们揭晓最佳导演奖,欢迎。”主持人好像都这样,不管有人没有在听她说话,不管有没有人和她互动,她们总能激情盎然,似乎正在和谁高谈阔论,或许正是因为不是与某一个人交谈,而是与一群人交谈,才能如此这般吧。

    “接下来由我们两位老演员来揭晓最佳导演奖,让我们一起看看最佳导演将会花落谁家呢?”郭嘉打开手里的卡片,了然于心却要对观众卖个关子,把卡片递给凌云志。

    凌云志接过卡片,凑到话筒前说“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啊,嘉哥。”

    “一起一起。”

    “他就是——”凌云志打头,二人异口同声喊出“《动物》导演——何晓!”

    名字被念出来的瞬间,舞台上的背景屏幕也同时播放了《动物》的片段。樊何一站起来,他真的很开心,但又有些局促和不知所措。何晓与樊何一拥抱,拍拍他的肩膀,走向领奖台,樊何一坐下。

    会场里掌声响起,掌声落下,颁奖嘉宾念出一位又一位获奖嘉宾的名单,给一位又一位获奖嘉宾献上奖杯。他们的获奖感言既如出一辙又各有千秋,或许台上的获奖嘉宾看不到,但樊何一有在为每一位嘉宾鼓掌。

    这一次,他没有获奖,但他可以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颁奖典礼结束,樊何一和《动物》剧组在后台合影,导演让他拿着“最佳美术奖”的奖杯,他握着奖杯,看了一会儿,这奖杯表面程亮,看起来是应该被供起来的,挪开手指就能看到反光的指纹纹路。

    摄影师提醒他们“拿好奖杯,稍微举高一点,到腰上方一点点吧。好——准备,看镜头,3——2——1,再来一张。”就这样,樊何一的颁奖典礼定格在这张照片里,拿着印了他的指纹的奖杯。

    拍好照片,杨乔走到他身边提醒他“我们可以走了。”他没有点头,只是看了一眼杨乔,走到何晓身边,低声说“何导,我准备走了,后面还有工作。”

    何晓点头,拍拍他的肩膀,拉过《动物》的制片人,说“何一后面还有工作,他要先离开了。”

    制片人点点头,樊何一挥手告别。他戴上口罩,走出房间。“啊啊啊啊!”他出来了。樊何一穿着白衬衫黑西裤,脖子上还打着没有拆掉的领结,在助理和工作人员的中间从大堂走出来。

    酒店大门正对大海,海风裹着一点点海腥味吹乱粉丝的头发,在夜色下,是一点一点的应援色。粉丝们戴着应援发箍,手里拿着应援灯和应援海报,发光的海报在海风里微微颤抖。她们让他注意安全,和他说晚安,他只是点点头,挥挥手,便钻进车里。

    车在海边公路上行驶着,夜色下大海、天空的轮廓和路边的绿树、路灯被画在车窗里,不断移动着。

    樊何一拿出手机,点开李然的微信,想告诉她自己没有获奖的一点点遗憾,但他没有打字,而是对着车窗拍了一张不清晰的照片,发给了李然。照片里的路灯、大树和围栏都蒙上了一层雾。

    今天的他是热闹的,也是安静的,热闹的是粉丝的包围和提名的掌声,安静的是他没有获奖,但他为每一个获奖的人鼓掌。

    他最近的行程很多,从南到北,从北到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