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好心
顾言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实在惶恐。
因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他的功劳。
不管是火药还是火炮,亦或水泥,都不是他发明创造的。
他只是比较幸运,生在千百年后、科技发达的现代。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过古人不曾看过的风景,学过他们不曾学过的知识。
他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希望这里的百姓能够和平安宁的生活。
“再试验几次,把比例确定下来。”顾言看着工部尚书说道,“大人年过半百,仍愿意为了百姓奔波劳碌,顾言佩服。”
工部尚书惶恐道:“老臣只是尽了分内之事,身为百姓父母官,自当为百姓排忧解难,贵君折煞老臣了。”
顾言微微一笑:“左右水泥的原料不是多难得的东西,就不必大费周折从京城运过去了。尚书大人这两天看过全过程,想必已经铭记于心,不若到了锦州后自行研磨搅拌?”
工部尚书沉吟片刻:“也可,如此赶路的途中也会轻松许多。”
“只是臣年事已高,未免老眼昏花,求皇上钦点一位官员随行,也好时刻提醒老臣。”
这是求陈渊让一位心腹将领与他同行,他愿意被监督,同时两人合作也能让陈渊更放心,如果以后出了差错,他也能少承担一半的责任。
顾言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工部尚书虽然年过半百,但年老人精,像条泥鳅似的滑溜。
陈渊准了:“好,那便让秦肇随行,也能护卫安全。”
工部尚书谢过陈渊恩典,和一群工人嘀咕去了。
顾言笑笑,和陈渊离开,回到皇宫。
有了水泥,陈渊一扫先前略显紧绷的情绪,有了心情问:“今天想吃什么?我让膳房的人做些新花样出来。”
顾言摇头:“一切如常吧。”
“好,都听你的。”
虽然卸下一块心事,到回去后顾言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够,于是和陈渊说过后,再次出宫来到工部。
工部尚书看他就像看到金子一样闪闪发亮,老腿一抖就跪拜在地:“老臣见过贵君。”
“起来吧,今日来,还是为了水泥一事。”
他招手,让人把图纸递给一旁的工部尚书:“这是铁抹子,用来抹水泥的,可以让水泥表面平整光滑。”
又一张图纸递上。
“这是搅拌机,用来搅拌水泥的。”顾言指着地上工人拌好的水泥说,“像这个,用人力来搅拌,颇费时间。如果用搅拌机的话,可以事半功倍。”
工部尚书如获至宝,谨而慎之的捧着两张图纸和工人一起看。
“图纸很精细,本宫相信以工部的本事,能够很快造出来。”
“一定,一定。”
“那就好,本宫便回去了。”
把能做的都做好,顾言才松了一口气,他已经做的够多了,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剩下的,看天意吧。
……
京城艳阳高照,顾言躺在贵妃椅上,一旁的桌上摆着果盘,让他伸手便能够到。
“这个时节吃荔枝,再合适不过。”月见剥壳,对顾言说道。
顾言看着一颗颗爆满的荔枝,突然想起: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想当年,到底是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还是唐玄宗喜欢吃荔枝,根本无从考究。
顾言把一颗荔枝放进嘴里,眼睛眯起。
半晌他叹道:“难怪都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红墙绿瓦隔绝了外界的惨烈,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他在皇宫吃香喝辣,外面的百姓却在遭受苦难。
嘴里的荔枝都不甜了。
“贵君和常人的想法总是不一样。”月见说,“贵君总是悲天悯人,是难得的好人。”
顾言笑笑:“在我们那里,我这种被归于‘圣母’,是同情心泛滥,要被人挂在网上嘲笑的。”
月见听不懂:“什么是网上?”
她皱眉:“贵君家乡的……呃,民风那么彪悍吗?把人挂在网上嘲笑,是不是太粗鲁了……”
顾言失笑,看来月见理解的网上是真的网上。
“你们在说什么。”陈渊从外面走进来,见两人有说有笑,便问道。
顾言露出一口完美的小白牙:“没什么。”
陈渊便挥手让月见退下,他自己剥荔枝喂顾言:“今早又一筐荔枝送进宫,你喜欢的话我让人全部送过来。”
顾言摇头:“不了,送去给其他大臣吧。尤其是离京臣子的家眷,皇上不要忘了她们。”
以此彰显天恩。
陈渊一想也是,于是点头:“好,这就让人去办。”
于是高述亲自带着荔枝去到工部尚书家中,工部尚书八十岁的老娘颤颤巍巍的出来迎接。
高述一声“哎呦”,连声道:“老夫人何必亲自前来,唤一小辈出来便是,哪能劳动您啊。”
老夫人笑眯眯的:“既是皇上赏赐,自当亲自前来。”
“这是皇上命奴才送来的荔枝,请老夫人收下。”高述说,“皇上念着尚书大人离京治水的功劳,记挂着府中家眷,特此嘉奖,以示爱戴。”
老夫人一连声的谢恩:“劳烦皇上牵挂,老身不甚感激……”
送完所有荔枝后,高述回宫复命。
顾言说:“家中顶梁柱不在,如果皇上不表示表示,未免有人欺负她们孤儿寡母。”
陈渊笑道:“是我疏忽了,还是阿言心细。”
顾言不语,只是淡淡的笑着。
他只是可怜这个时代的女性罢了。
如果他的举动能让这些女性好过一点,他愿意多做几次。
“不知水患治理的如何了?”他问。
陈渊回:“那可是太好了!”
他的笑容止不住:“今日传来好消息,锦州的雨势已经止住了,一连多个艳阳天,工部尚书派人连夜清淤,已经把运河的大坝整理出轮廓,相信要不了几日便能修筑好堤坝。”
只要锦州的水患止住,蜀州的水势也能退下了。
“那就好。”
听到好消息,顾言的心情也轻松了很多。
“止住了水患,百姓才能重返家园。”
“那便是另外一番功夫了,还有得磨。”陈渊说。
经历过水患的地方不能轻易入住,否则人的身体会垮掉。
各种疫病会蔓延开来。
顾言也知道这个理,于是问道:“没有派太医前去吗?”
“去了两个,前日回禀锦州药材价格疯涨,我正打算召集臣子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