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一起迁移结界边
55、一起迁移结界边
牡丹轻轻一笑,没有回嘴,而是转头望向那片金黄的小麦地。田里的庄稼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们招手。石娃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牡丹和天鹅便已将种子播下,这片土地肥沃得不需要太多的劳作,便能孕育出丰硕的果实。
“就算山窝子里的庄稼被淹了,” 牡丹边说边递给石娃烤得金黄的玉米,“龙山下的这些,也足够我们吃了。”
天鹅拍拍翅膀,飞到烤山芋上方,它的声音里满是骄傲:“石娃哥哥,你看我姐姐对你多好,烤了这么多好吃的。”
石娃接过牡丹递来的玉米和山芋,它们还冒着热气,烤得恰到好处。玉米粒金灿灿的,山芋皮红彤彤的,两者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中午在饭店里吃了些好菜,回来又吃了两个油饼。现在还是饿了。” 石娃咬了一口玉米,满足地叹息,“下午又是搬砖,又是和那些家伙打了一架,他们最少有五六十人吧,费了不少的力气。”
“你怎么还会打架?为什么要打?你受伤了没有?”牡丹关切地看着他,眼中满是担忧,“你没事吧?石娃哥,要不要休息一下?”
“没事没事。就是出点儿血什么的也不要紧,我有还魂草呢。”石娃摆了摆手,把为什么打架的事情说了一遍。笑着安慰她,“没事,我好得很。放心吧,我是什么人,100个人也打不过我。”
“就是,哥哥威武。”天鹅更加兴奋,因为还偷偷的藏了一双胳膊。
石娃坐在田埂上,开始大口地吃起来,每一口都是满足和幸福的味道。牡丹则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他,她的手中还握着半个山芋,偶尔轻咬一口,目光温柔而满足。
石娃高高兴兴地啃着烤玉米,边吃边与牡丹和天鹅分享他今天的经历。牡丹佩服地望着他,眼中充满了敬意,却什么话都没有说。
饱餐一顿后,石娃拍了拍手,站起身来:“你们也吃饱了,那你们回去睡觉吧。”
牡丹有些担心地问:“那你呢?”
石娃挥了挥手,指了指周围:“我就在这里睡就行了。外面有砖,里面有那么多庄稼,我在车子上睡就行。这里还有被褥,我买来的衣服这些东西,也放在这里的。”
牡丹坚持道:“一起回去吧,我给你们包饺子。”
石娃笑着摆了摆手:“实话说,哎呦,我吃的好饱了,玉米山芋也是粮食啊,不需要吃了,你们去就行了。”
天鹅也加入劝说:“是啊,回去大家在一起多好,又不要你走路的。我来赶马车,你们坐车上吧。”
石娃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心里想,还是回到山洞里,再看看那个书去,看看上面有什么新东西没有。于是点点头。他坐在车的前面,牡丹则坐在车的后面,而天鹅则轻巧地蹲在马的背上,开始赶着车。他们一起踏上了回程的路。
马车稳稳地将牡丹和天鹅送至石屋门前。他看着她们进入屋内,点亮了灯火,这才放心地转身,回到自己的山洞居所。
一进入山洞,他的思绪又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本神秘的书籍。他穿过石壁,来到石台前,那本书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石娃伸手想把书拿起来,却感觉书本重若千斤,无法移动。他尝试翻开书页,却只见空白,之前画下的房屋图样、材料计算、庭院设计都不见了,只留下干净的白纸。
他皱了皱眉,心中思索着。忽然,他想起之前和天鹅谈及的夜明珠,心中一动:“如果有夜明珠,牡丹不就能潜入水底了吗?”
石娃决定,如果牡丹不愿意去,他便自己去。他想要潜入水底,探寻是否有需要解救的龙的痕迹。如果没有,他想找到那些沉在水底的人,看看他们究竟是生是死,是否有机会将他们重新带回人间。
这,或许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石娃站在石台前,凝视着手中的古书。他知道夜明珠的传说,却苦于无从下手。他下水的能力有限,连天鹅的潜游深度都达不到,一次潜水只能持续片刻,这让他感到无比憋屈。
在沉思中,石娃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指,在书的第二页上轻轻写下了“夜明珠”三个字。令他惊讶的是,字迹刚落,书页上竟然真的出现了一颗珠子的图像。这颗夜明珠画得栩栩如生,虽然只是线条勾勒,却散发出彩色的光芒,仿佛要从纸面上跃出。
石娃的目光在书页上移动,发现书页的右边还空着。他再次写下“夜明珠”三个字,这一次,书页的左边又出现了一颗更大的珠子图案,它几乎占据了整个页面,如果没有纸的边框,看起来就像是要突破限制,跳入现实世界中一样。
他回想起西太子曾拿走的两颗珠子,一颗大的堵住了泉眼,另一颗则赠予了牡丹。牡丹的那颗并不大,只是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石娃心中充满了疑问,为何西太子要将珠子索回?如果珠子真的那么重要,红鲤鱼应该不会说谎。他遗憾自己未能在牡丹清醒时及时询问,太多的事情接踵而至,让他措手不及。
心中却在思索着另一件事。他轻声自问:“哎,忙着种什么庄稼的,卖什么粮食呢?有没有想到那颗夜明珠?”
他摇了摇头,似乎在对自己说:“如果是真正的镇水之宝,那肯定是能堵住巨大泉眼的宝物。这颗小小的珠子不行,那只是个男人哄姑娘玩的珠子吧。”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轻蔑:“说的好听是礼尚往来,其实啊,不知道打的什么鬼主意。哎,如果那天不出去的话,遇到那个男人,要把夜明珠要回去,就马上把事情说出来了。就说不定能够到水底,看个究竟了。”
他转身,回到自己的床上,眼中闪过一丝决心:“要不然明天自己早一点起来,上山去弄鱼虾,找个理由再到山上看一看。”
依然思索着牡丹的境遇,心中充满了疑惑。
“看来来牡丹是不能上山的了,” 他喃喃自语,“上山以后不是昏迷就是失忆。”
回忆起天鹅的话,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难怪呢,这么长的时间都在山下打墓碑打房子。为什么不在山上住呢?听天鹅这么一说就知道了,姑娘根本就上不了山,可能在半路上就晕倒了。”
石娃自问:“如果夜明珠找到了,我能够去,能够潜入水下,不就能看个究竟了吗?”
事情需得一件一件地解决。他记起师父曾经说过的话,自己还缺少一样东西。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缺少什么呢?”
他决定听从师傅的建议,继续磨练自己。石娃躺在石头床上,头一歪,不久便沉沉入睡。睡前他还提醒自己要早起上山,但当他醒来时,天色已经大亮。
推开石头门,发现天鹅正站在洞口,显得有些不耐烦。天鹅一见到他,便责问道:“怎么回事?喊破了嗓子也没能把你喊醒,你又是傻瓜蛋了吗?”
天鹅似乎总是以一种变换口吻称呼他,不是亲密的叫他哥哥,就是叫他糊涂蛋、傻瓜蛋,虽然听起来不太客气,但石娃知道天鹅并无恶意。
石娃轻轻推开堵在洞口的石板门,走了出来。面对天鹅的调侃,他只能尴尬地笑笑:“不好意思,我本来还准备自己拿鱼的呢,结果现在才起来,太阳都老高的了。”
天鹅抖了抖羽毛,好像在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早就把鱼拿过来了,都放在盆子里了。而且我们把粮食也装到车上了。”
石娃说:“既然那个地方有粮食,我们干嘛还要从这边运过去呢。”
“反正到那边不也要运吗?那边哪来得及呢?我们既然回来了,那么就在这里运送。那边儿昨天才长出来的,可能还不是很成熟。你拉着车子,我赶到马车,我们还是到那边去吧。”
石娃感到有些羞愧,他觉得自己让牡丹和天鹅受累了。她们不仅要照料庄稼,还要收拾粮食,装车,甚至早上还要准备鱼虾和包饺子。
牡丹已经把热腾腾的饺子放在石头桌子上,她微笑着对石娃说:“你不要客气了,你比我们更累,你赶紧来吃饺子吧。”
石娃坐在石头凳子上,端起碗,碗里装满了猪肉馅的饺子,香气四溢,好吃得不得了。他咬了一口,鲜美的滋味在嘴里蔓延,让他感到一种家的温暖和满足。
石娃回想起家乡的日子,即使在那被称为殷实之家,也未曾像今天这样奢侈地全用猪肉来包饺子。他心中感慨,是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这份财富,这让他感到踏实和满足。
天鹅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夸张地说:“嗯,好吃的好吃的,我能把舌头都吞下去了。” 它的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石娃也笑着回应天鹅:“你还笑我,你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吃了那么多的鱼呀,虾,还吃点野草,吃点小虫虫什么的,还跟着你姐姐享福了,是吧。”
天鹅得意地晃了晃脑袋,仿佛在说:“那当然,跟着姐姐可不就是享福嘛。”
饱尝了美味的饺子后,石娃向他们告辞,表明了自己的计划:“我要去运瓦。昨天运了砖,今天再运瓦,多运一些材料,回来就能早一点把房子造好。”
牡丹听了,温柔地劝道:“不要那么急,我们一起去吧。”
石娃摇了摇头,态度坚决:“你们已经给我把车装好了,我自己拉着去。你们有马车,就从地里拉粮食,屋子里面装不下,就堆在外面。”
牡丹则提出不需要担忧。“这些庄稼也古怪的很。它们也不掉也不坏的,这里也没有鸟,也没有动物来吃,就让它长在上面吧。我们需要的时候就来收。”
石娃问:“那你今天到那边去干什么呢?”
牡丹回答说:“在那边,我中午能给你做中饭啊。你看这个车上,我把锅碗瓢盆都带上了,我们就到那里去,可以煮一点吃的呀。我们还有肉啊,还有菜啊什么的。”
“跑来跑去,不是浪费时间吗?”
“到那里再说吧,我干嘛非要回来呢,就在那边住,不也行吗?等房子造起来就行了。”
她和天鹅已经坐到了车子上面,石娃拉着那些粮食,还有一盆鱼虾,往南边的结界走去。看着她们两个马车走得也挺快,石娃干脆放慢了脚步一起走,三个一路上说说笑笑,似乎时间也过得快了一些。
石娃走出结界,眼前的情景让他愣住了。昨天他亲自运来的砖头,不过是小小一堆,而现在,他的眼前却出现了一座座砖头堆成的小山。这些砖头密密麻麻,数量惊人,仿佛一夜之间,有人搬来了整座砖窑。
他的嘴巴微张,眼睛瞪得老大,心中涌起了难以置信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 他喃喃自语,脚步不由自主地向前挪动,手轻轻触摸着那些冰凉而坚硬的砖块。
每一堆砖头都像是昨天的放大版,而且不是简单的放大,是成倍的增长。石娃试图计算这些砖头的数量,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估算出确切的数字。“这么多砖头,还有神仙帮助自己运过来吗?”
环顾四周,寻找可能的解释。是不是有谁在帮助他们?或者这只是一场梦?但砖头的触感如此真实,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石娃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不管这些砖头是如何来的,这都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他决定不再纠结于原因,而是要利用这些砖头,更快地完成建造房子的工作。
他转身,起步跑到结界内,对牡丹和天鹅挥手,大声说道:“看来我们有的忙了,1月多出来许多砖头。这些砖头足够我们建好几座房子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牡丹和天鹅看到石娃的反应,也露出了笑容。牡丹挥了挥手,天鹅则欢快地叫了一声,似乎都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好运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