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监烹人服精髓
朝廷经常听取那些主张增加财政收入的官员的意见,派遣太监四处征收商业税收,名义上是抑制商业以重视农业,实际上却是加重了商税,导致商品转手价格必然上涨,购买者因此受害;商人不愿交易,产地的商品价格必然下降,出售者也因此受害。虽然税收只直接影响到商人,但实际上所有百姓都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财富,以供朝廷暗中收取,这比明面上增加田税还要严重。
而且征税的利益分配是:朝廷得到一份,太监得到十份,税务官员得到一百份,巡逻士兵得到一千份,这意味着百姓花费千百金钱,只为了供给朝廷的一份收入,朝廷得到的少而百姓损失的却是无限的。然而,巡逻士兵和税务官员的贪婪如同填不满的山谷,全国的百姓还能勉强维持温饱。只是他们不耕作不织布,却鱼肉百姓,不免成为天地间消耗资源的寄生虫。
至于太监,他们掠夺的财富越多,聚集的财富就越丰富,他们把锦绣看作破烂叶子,把金银玉石看作瓦片石头。他们的服饰、饮食、器具都与皇帝相同;他们指使他人的命令和他人的顺从,也与对待皇帝无异。他们在人间的福分和享受,无所不用其极;唯一遗憾的是不能淫乱享乐,缺少的只有这个。他们曾经命令身边的人,寻找能够让男性生殖器再次生长的药方,愿意出万金购买。
有一个方外的道士,因为贪图那笔钱,私下随便猜测,认为“古方说‘土用土补,木用木补,人用人补’,意思一定是吃人可以补人。”于是他胡乱地献上一个药方:“烹饪童男的肝脏和肉,吸取他们的精髓,那么精液就会充满,阳物就会重新生长,就可以和妇女发生性关系并生育后代了。”福建的高太监相信了这个说法,先给了道士一百金,等待服用后果真有效,再来领取万金。因此,他命令手下到偏远的乡村和小镇,购买贫穷家庭的幼童,欺骗说“高府想要收养他们作为儿子,将来会有无尽的富贵。”
贫穷的家庭相信了这个说法,大多卖了孩子以换取眼前的重利,同时也期望将来能有富贵。先后买来的孩子,数量难以统计。但是那些卖掉孩子的家庭,有人托人去查询自己孩子的下落,却没有消息;即使是衙门里的仆人,也不知道里面养的孩子怎么样了。原来买来的幼童,都被用锦衣美食供养着。厨师能够烹饪一个孩子来供餐,就能得到十两银子的奖赏,而且要严格保密。每次杀一个孩子,厨师都会提刀追赶剩下的孩子,让孩子们哭泣奔跑,等到他们跑得热气腾腾,就抓住最胖的那个来烹饪。
里面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孩,跪在厨师面前哭泣哀求,磕头求救。厨师也流泪说:“我怎么救得了你,我自己也是无可奈何陷入这里。”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消息说有位乡官前来拜访。厨师说:“看你的命了,我放你出去,外面有乡官在,你去扯住他的衣服拼命哀求救命;如果他愿意带你走,那你就能活下来,我来代替你去死。你可以告诉外面的人,千万不要把孩子们卖进太监府。”
这个男孩直接跑到乡官面前,哀求道:“厨师要杀我!”太监立刻命令捉拿厨师并斩首,因为他恨厨师放走了这个男孩,然后微笑着告诉男孩回到后面去。男孩死死地扯住乡官的衣服求救。乡官怀疑有什么隐情,就带着他离开了。男孩详细叙述了里面杀害其他孩子的原因,乡官听后不禁叹息。想起自己并没有得到这些孩子是被买来的理由,也没有厨师的证据,所以也不敢留下这个男孩,只能让他出去寻找新的生活。这个男孩后来在建郡等地流浪乞讨。
当人们问他关于太监府的事情时,他能详细地说出里面的奢华富贵,那都是人间所没有的。从此以后,人们才知道太监们吃人的事情,于是开始不愿意把孩子卖给他们。近年来,一个名叫高姓阉人太监因罪被除去了。那些曾经卖孩子的父母们,几十上百地在路上等候,却没有看到一个孩子和一个邪恶的太监一起活着出来,他们都流下了眼泪,痛苦地认为他们的孩子必定遭到了残害。
评析:贫穷的平民卖掉自己的孩子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如果真的养不起,为什么不效仿风汤府的父子一起乞讨,至少还能保持骨肉亲情。实在迫不得已,也只能卖给富裕的家庭做仆人。
绝对不应该供给太监们食用,也不应该卖到寺庙里去做小和尚或侍者,那样比乞丐还要卑贱。国家设立太监这一职位,只是为了打扫卫生和传递命令而已,但却让他们掌握了权力和财富,享受到了极致,甚至还想要拥有生育能力和淫乱妇女,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即使他们吃人,也只是满足了自己腐朽身体的欲望。难道连完整的生命都不珍惜吗?这样的行为如果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孟子说过:善于战争的人应该受到最重的惩罚,那是因为他们为了强大的军队而去杀人。这是什么样的事情,竟然把人的生命看得如同草芥一般,如果国家的法律明确,就不应该让这样的太监活着回来。
小课堂开课了:
这个故事揭示了几个深刻的道理,我们要引以为戒。
1 权力的滥用与道德的沦丧:故事中的太监不仅掌握了极大的权力和财富,而且滥用了这种权力,甚至达到了残忍食人的地步。这反映了当权力不受制约时,人性中恶的一面可能会被无限放大,导致道德的彻底崩溃。
2 生命的尊严与价值:无论是贫穷的孩子还是被迫卖身的家庭,他们的生命都被视为可以随意牺牲的物品。故事通过对比太监的奢华生活和孩子们的悲惨命运,强调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以及社会应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
3 社会阶层与人性的考验:故事中的贫民因为生活的艰难而不得不做出极端的选择,而太监则因为权力的腐蚀而失去了人性。这表明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人性的脆弱性如何相互作用,导致社会的悲剧。
4 正义与法律的作用:故事最后提到,如果王法明确,就不应该让这样的太监活着回来。这暗示了正义和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权益方面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法律制裁,恶行就会横行无忌。
5 人性的光明面与希望:尽管故事充满了黑暗和绝望,但仍有像厨师和乡官这样的人物展现出人性中的善良和同情。他们的行为虽然无法完全改变现状,但至少为受害者带来了一线希望,提醒人们在逆境中也应保持善良和勇气。
这个故事是对人性、权力、社会正义和法律的深刻反思,呼吁人们对弱者给予关怀,对权力加以限制,对法律予以尊重,以及在面对不公时勇于发声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