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骗经新本 > 第1章 公子租屋劫寡妇

第1章 公子租屋劫寡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会城,在科举考试的年份,来自各个府的考生非常多。不论房屋大小,考生们都会愿意支付高额租金,临时租住。东街的王寡妇,她的祖先因发现丹砂矿而发家,几代人积累了价值数万白银的巨额财富,闻名遐迩。她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已成年,另一个还是小孩。家中只有一个丫鬟,外加一个仆人管理家务,一个小厮供差遣,总共也就五六口人。她的厅堂高大宽敞,房屋深邃广阔。她通常将外院的房间出租给考生,经常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辛卯年七月初,考生们纷纷到来。突然,有两个衣着整洁的家仆来选房居住。王家的管家带他们看了左右的厅房,都非常清静整洁。家仆们说:“这房子明亮又宽敞,应该符合公子的要求。我们想全部租下,不能再租给其他人。请问租金是多少?”管家回答:“往年都是多人合租,租金通常是二十两银子。现在你们一家租,人少,不混乱,十五两也行。”家仆们还价到十二两,随即付清了现银。其中一个家仆出去引领公子,公子乘坐四人轿,带着四个仆人和一个小厮前来。他们有五六担行李,都是精致的物品。一到就送了当地的礼节性礼物给王寡妇,价值约二三两银子。王寡妇说:“往年考生送的礼物都很简单,这位公子真是出手大方。”第二天,她命令管家安排盛大的宴席,热情款待公子,两个儿子也出来作陪。公子畅饮,直到二更天才散去。

    又过了一天,公子派家仆请来厨师准备酒席回请。一桌宴请两个年幼的主人,另一桌送到内堂,让王寡妇一同享用,让丫鬟在旁边陪伴。公子让一个小厮进去,负责倒酒侍候。还有一小桌招待两个管家,由四个仆人陪同。大家一直喝到二更,公子说:“把带来的酒打开喝。”不久酒热好,香气四溢,味道甘甜,又不太烈,非常好喝。公子斟了两大杯,敬给两个儿子,说:“这酒口感清爽,每人敬三杯。”两个儿子接过酒喝下。小厮在内堂也倒酒给王寡妇喝。四个仆人也劝两个管家喝酒。二更过后,他们付给厨师工钱,收拾完毕,关上门。后来在敬的酒中放了陀陀花,药性发作,使得全家人都昏倒了。假公子和六个家仆将王寡妇等人绑住,趁夜搜刮财物,全部打包成五六担。清晨的钟声一响,他们大摇大摆地挑着财物离开,无人知晓。

    第二天中午左右,邻居发现王家大门敞开,却不见人进出,于是相邀进去查看,发现全家人都被捆绑着,像喝醉了还没醒。他们说:“这一定是中毒后被抢劫了。”邻居赶紧帮忙请医生解毒,等大家醒来,才讲述被假公子租屋后下毒抢劫的事。及至追查,却无从找寻这些人的踪迹。

    按:科举考试期间租屋是很常见的,但谁能想到会有大骗子用这种方法呢?他们想单独租下房子,不让其他人租,这还算是常情;初来乍到时送厚礼,主人设宴款待,也是情理之中;但紧接着回请的酒席又非常丰盛,连家中的婢仆都有酒喝,这就可能是有意投毒的预兆了。善于观察的人,即使在送礼时也很难察觉;只有当全家大小都有酒席款待时,才应该对此有所警觉。他们以回请主人的名义,何必连内堂的贵贱人都一起招待呢?然而,寡妇是女流之辈,两个年幼的儿子也还小;如果两个管家,当时他们就能对此有所防备,骗子又怎能得逞呢!

    小课堂开课了:

    这个故事中包含了一些隐喻和象征意义:

    财富的诱惑:王寡妇的财富和宽敞的房屋成为了骗子的目标,这象征着财富和资源的吸引力,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

    表面的礼节与伪装:假公子和家仆们表面上的礼貌和慷慨(送厚礼、设宴款待)是他们欺诈的伪装,这反映了社会中欺诈行为可能隐藏在礼节和表面的友善之下。

    易受骗的受害者:王寡妇和她的家人,尤其是两个年幼的儿子,代表了容易受骗的群体。他们的单纯和缺乏警惕性成为了被利用的弱点。

    社会的疏忽与无知:邻居们直到第二天才发现异样,这象征着社区的疏忽和对周围环境的无知,也暗示了在社会中,人们往往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不够警觉。

    时间的象征:故事中提到的“清晨的钟声”和“二更”等时间点,可能象征着事件的转折和揭露,以及在传统社会中,时间对日常生活和行为的约束。

    权力与阶级:假公子和家仆们利用阶级差异和权力游戏,假扮读书人,成功地欺骗了王寡妇,这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不平等和阶级差异可能带来的问题。

    信任的脆弱性:故事中的事件揭示了信任的脆弱性,即使在看似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可能隐藏着欺骗和背叛。

    通过这些隐喻和象征,故事提醒人们要警惕陌生人的好意,尤其是在涉及财产和安全时,同时也要提高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洞察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