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炫耀衣妆启盗心
游天生是徽州府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喜欢打扮自己。有一次,他带着仆人徐丁携带五百余两银子,前往建宁府购买铁器。他们刚到达崇安县,便搭乘了一艘名为“青流”的船只,船主名叫李雅,水手名叫翁迓。李雅因先前沉迷于嫖赌而耗尽家财,后来变成一个无赖,以驾船为生。当船只抵达建阳县时,游天生上岸去拜访亲友。他打开衣箱,拿出的衣服都非常华丽漂亮,随身携带的物品也都十分精美。李雅一见到游天生的财物,便起了贪婪之心。
游天生晚上叫李雅去买些酒菜。李雅偷偷地把一种叫做陀陀花的植物放入酒中,这种花是三年生的茄花,人喝了含有这种花的酒会昏迷并且不能说话。那天晚上,游天生和他的仆人因为中毒而醉倒无法醒来。到了三更时分,李雅邀请水手翁迓一起商量。水手说:“钱财命里有就有,我们不能违反道理胡乱追求。如果事情败露,我们怎么逃避罪责呢?我不敢这么做。”但李雅狠心不顾,没有听从水手的劝阻,把游天生和他的仆人推入深潭。游天生溺水身亡,而徐丁因为喝的酒比较少,落入水中后苏醒过来,他懂得游泳,于是游上岸。第二天,徐丁搭上另一艘船前往建宁府,立刻向地方官王老爷报告了此事。官员派遣六名差捕兵,和徐丁一起前往临江门搜捕。临江门是建宁府所有来往船只聚集的地方。当时李雅已经得到了财物,正在买酒准备上船享受。徐丁认出了他,立即带领捕兵抓住并将他锁起来,搜查了他的赃物,还在船上找到了。于是将李雅以及找到的赃物一起押送到府衙。
王老爷对李雅进行了审问。面对证据确凿的情况,李雅无法再抵赖,全部招认了自己的罪行,并牵连了水手翁迓。然而,徐丁却站出来说:“我当时中毒后,神志不清,如同在梦中一般,隐约听到水手在劝阻李雅,说自己并未参与同谋,而且已经先行离开了。如果冤枉了这个人,恐怕以后就没人愿意做好事了。”王老爷听了徐丁的话,决定对李雅严厉惩处,责打了四十板子并收押进牢房,依法判处死刑。同时,将李雅的行李和原银子派两名防兵押送,连同徐丁一起直接送往游天生家中。李雅在次年的冬天被执行了死刑。
而水手翁迓在事后选择了放弃航海生涯,回归农田生活。经过努力,他最终获得了丰收和富裕的生活。李雅因为图谋害人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而翁迓因坚持正义和劝阻而保全了家人。这正如谚语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确实是真实不虚的。
游天生遭遇灾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穿着华丽,引起了盗贼的觊觎。一般而言,独行旅客搭乘船只时,必须格外小心防备盗贼的图谋和伤害。白天应稍作休息,夜晚则要保持警醒。在烹饪菜肴和加热酒水时,尤其要提防有人下毒。着装应当朴实无华,不宜过分炫耀。因此,老子曾经说过:“好的商人会隐藏自己的财富,就像没有一样。”孔子也说过:“因为自我约束而导致失误的人很少。”这些话不仅是培养道德修养的箴言,也是远离灾祸的有效方法。
这个故事传达了几个深刻的道理:
谨慎行事:游天生的悲剧提醒我们在外旅行或与陌生人相处时要保持警觉,不要过于张扬自己的财富或价值物品,以免成为犯罪的目标。
着装朴素:外表的华丽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注意和潜在的危险。谦逊低调可以减少被坏人盯上的风险。
善恶有报:翁迓因为拒绝参与邪恶的行为而得到了好的回报,而李雅因为其恶行遭到了应有的惩罚,体现了传统观念中善恶终有报的道德法则。
防患未然:无论是昼寝夜醒还是在饮食中防毒,都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