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骗经新本 > 第1章 诈称公子盗商银

第1章 诈称公子盗商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陈栋,一位来自山东的商人,多年来一直往返于福建建阳的长梗地区,贩运当地的机织布料。万历三十二年的晚春时节,他带着两名仆人和一千余两银子,再次踏上了前往长梗的购布之旅。

    然而,这次旅途并不像以往那样平静。在途中,陈栋遇到了一名歹徒。这名歹徒看到陈栋携带的银两颇多,心生贪念,想要图谋不轨。但他发现陈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练商人,每晚都早早安顿下来,对财物的看管也非常严密,难以找到下手的机会。

    为了接近陈栋并寻找下手时机,这名歹徒伪装成福建分巡建南道的公子,摆出一副颇有气度的姿态,并带着四名仆人,一路上与陈栋住在同一家客栈。然而,这名歹徒并没有与陈栋搭话,而陈栋也对他视若无睹。

    在这种情况下,陈栋展现出了他的警觉和谨慎。他并没有因为对方的伪装和气度而放松警惕,而是继续保持原有的行程和看管财物的方式。这也使得歹徒一时之间难以找到下手的机会。

    直至进入江西铅山县境内,陈栋偶然遇到了该县的县丞,名叫蔡渊,是一个广东人。蔡渊与那位冒充巡道公子的歹徒同府但不同县,彼此之间并不相识。歹徒便前往拜访蔡渊,自称是巡道的公子。蔡渊听说来人是巡道公子,便以礼相待,回拜之后还赠送了礼物。陈栋看到县丞亲自回拜,便信以为真,认为这位公子确有其人。是夜,歹徒以回赠的礼物为由邀请陈栋赴宴。陈栋虽然高兴地接受了邀请,但内心仍然保持着警惕,不敢开怀畅饮,这让歹徒依然找不到下手的机会。第二天,他们途径一个名为乌石的宿营地,那里并不是一个繁华的交通要道。陈栋本打算置办酒席回请,但由于当地没有什么可买的物品,只好作罢。

    又过了一个白天,他们抵达了崇安县住宿。陈栋心想:这里离长梗的老东家已经不远,也算是个外乡的故地了。而且明天就要和这位公子分别了,如果不回敬一番,实在是失礼。于是他买了菜肴,邀请那位自称是巡道公子的歹徒共饮。

    歹徒对陈栋说:“我们同船渡过江河,之前的缘分或许只是巧合。但这一路上我们同行,这难道不是更大的缘分吗?明天就要和你分路而行,如同燕鸿南北飞,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所以我们今晚应该开怀畅饮。”

    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三更时分,陈栋的仆人们都已经困顿不堪,沉沉睡去。由于喝得太多,陈栋也伏在桌子上睡着了。这时,歹徒趁机将陈栋的所有财物全部偷走。当陈栋醒来后,才发现自己遭到了窃贼的算计,财物尽失。

    待陈栋醒来,发现那个歹徒已经不见了踪影。他立即在崇安县向店主提出控告,声称店主与歹徒串通作弊。随后,他又前往江西广信府,对县丞提起诉讼,指控县丞勾结歹徒,而将原店主作为证人。县丞辩解道:“福建巡道的确与我同府但不同县,那个人的姓名和身份我本来就知道;但是所谓的公子并没有与我会面,他只是报上姓名来拜访我,我作为一个县丞小官,怎能不回拜并送他礼物呢?现在事情发生已经好几天了,盗取你的银两的是他,这与我有什么关系?”陈栋回应说:“那个歹徒一路上与我们同行,我一直都非常小心防范。他来拜访你,你回拜他,我才相信他是真的公子,因此陷入了他设下的圈套。现在这个人显然是你认识的,我怎么能不告你呢?”广信府无法作出判决。陈栋又向史大巡提起了诉讼。史大巡判定县丞不应该错误地回拜那位所谓的公子,轻易地送出礼物,导致误导了客商,县丞也有一定的过错。最后裁决赔偿陈栋一百两银子,作为他返回的盘缠。

    唉,这个骗子真是设计巧妙啊!他一路上装扮成公子的模样,连商人都知道要防范他。等到他去拜访县丞,县丞回拜并赠送礼物,谁还会怀疑他不是真正的公子呢?他还事先设下圈套邀请商人,商人自然准备礼物来回应他的尊敬,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后他故意纠缠着喝酒,让主人和仆人都感到疲倦,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趁夜晚轻松地进行盗窃了。所以说他的计谋是最巧妙的。如果陈栋能够更加小心地防范一个晚上,那么骗子的奸计就没有办法施展了。因此,开始时小心不如结束时小心,白天警醒还要继续到夜晚保持警惕,这样才可能万无一失。不然的话,就像抱着瓮去井边打水,快要到井口时却因为疏忽而摔坏了瓮,这跟不小心有什么区别呢?我希望那些做生意的人,在事情结束时也能像开始时那样小心谨慎。

    总结:

    警惕与谨慎:在经商或旅行时,保持警惕和谨慎至关重要。陈栋对财物的严密看管以及对可疑人物的警觉,使他能够避免可能的损失。

    经验的价值:陈栋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商人,能够识别并防范潜在的风险。这表明积累的经验是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宝贵财富。

    不轻易相信表面现象:歹徒伪装成巡道公子的举动提醒我们,不应仅凭外表或表面现象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意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