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67章 主张一夫一妻的独孤皇后

第167章 主张一夫一妻的独孤皇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

    太子杨勇百口莫辩,心里也有些难以置信。

    他自己的性子,自己知。

    虽然他比较好色,但绝对做不出因为色,而伤害兄弟的事情。

    至于不是因为色,那他更加不可能伤害兄弟了。

    他现在特别想要知道:

    未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另一个位面的扶苏:历史是惊人的相似,这事我熟!

    画面继续。

    【五儿子杨谅,更是一个胆小鬼。】

    【当时有突厥侵犯隋朝的边境,隋文帝让他当元帅,率兵攻打突厥,结果他竟然不敢临阵指挥。】

    【但后面,不知道是不是梁静茹给的勇气,隋文帝驾崩后,他竟然想要清君侧。】

    【最后自然是兵败,被囚禁而死。】

    【通过这三个儿子的表现来看,可以看出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对后代的教育,并没有做好。】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教育啊”

    秦始皇嬴政不由地感叹了一声。

    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

    他费了那么多劲,去一扫六合,统一天下,自然没有精力再去教导后代了。

    而且该如何教育,秦始皇也处于迷茫的状态。

    总不能像他的母亲一样,当着他的面,和别人偷情吧?

    所以说,和隋文帝一样,他的这些儿子同样有些一言难尽。

    纵然他们比一般人优秀,可以去做常人难以做到的事,甚至于当过去一个诸侯国的君王,也未尝不可。

    但要当镇压天下的帝王,还远远不够。

    哪怕是侄子婴,虽然比其它儿子要好,但在秦始皇眼中,依旧有些欠缺。

    想想也让人唏嘘。

    偌大的一个帝国,竟无一后代可以继承。

    这大概也是他日后,那么想要长生的原因之一吧!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我们没有教育好么?”

    听着电台,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都有些失神,喃喃自语道。

    他们对儿子的教育问题,自认为还是挺上心的。

    管教十分严厉,以至于除了太子杨勇留在都城外,其它四个人都早早地出镇藩地,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存在。

    这样的成绩,让隋文帝十分高兴,

    毕竟他八九岁的时候,还跟在父亲身边呢。

    而他的儿子却已经成为了一地之长,主管各种事情了,这还不好?

    但现在看来,确实不好。

    这其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另一边,看到两人失神的表情,杨广也忍不住轻叹了口气。

    作为穿越者,他对这个问题,是感触颇深。

    刚穿越那会,面对各类事务,他处理得那叫个焦头烂额,花了老长时间才适应。

    而这样的事,隋文帝的儿子八九岁,就要开始面对了。

    纵然他们身在皇家,耳濡目染之下,会早熟一些,但他们终究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独自面对这么多事,实在有些难为他们。

    于是,管事的权利,都被交给了派过来辅佐的大臣身上。

    他们基本上成为了“甩手掌柜”,事事以大臣为准。

    完全没有隋文帝想象中的,独自掌事的能力。

    并且八到十来岁这个年龄段,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但由于身处藩地,天高皇帝远,缺少了管教,“骄奢淫逸”的毛病,自然十分容易养成。

    所以,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两人眼里,他们的儿子独自掌事,十分厉害。

    但真实情况是,儿子们把事情都推给别人,自己天天在游山玩水,和废物没有多大区别。

    也只有他的原身杨广“觉醒”了,知道要隐藏自己,趁机夺权。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隋文帝那么英明的皇帝,五个儿子却那么不堪。

    这后代的教育,是真的难啊!”

    赵匡胤不由感叹一句,随即又道:

    “一不小心,这后代就会把好不容易建立的基业给摧了!

    这种情况下,宁可传给别人,也不能传给他们!”

    就像他一样,准备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这里面固然有兄弟情深的原因在,但同时他也考虑到自己的儿子尚小,不成熟。

    等自己死后,不如先让弟弟代为掌控朝政。

    毕竟这个弟弟,可是与他一起经历了陈桥兵变,十分可靠!

    待弟弟去世之后,儿子也长大了,应该会成熟一点,到时候把国家搞崩的概率也会小一点。

    画面继续。

    【后三个儿子都这样了,前两个儿子,想想也知道,照样好不了哪里去。】

    【而其中,大儿子杨勇的演技,显然并没有二儿子杨广厉害,频繁暴露其本性。】

    【而这,便使得疑神疑鬼的隋文帝,逐渐开始对杨勇不满起来。】

    【就比如,某年冬至以后,百官朝见杨勇,杨勇高兴地接受了祝贺。】

    【这就让隋文帝,有些不喜了。】

    【他询问大臣这属于哪种礼节,有大臣表示东宫应该只能用贺,不能朝见。】

    【隋文帝顿时抓住了把柄,下令百官不得朝见杨勇,同时对杨勇的宠爱逐渐减少,甚至起了怀疑之心。】

    【由此可见,古人云:“伴君如伴虎”,是真的没错。】

    【隋文帝自己都不知道这是哪种礼节,还得询问大臣,却因此怪罪杨勇,真的双标啊!】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说得好!”

    太子杨勇在心里狠狠地点赞,几乎要忍不住鼓掌了。

    说到朝见的事情,他心里就十分地委屈。

    明明是百官自己跑来朝见他的,为什么到头来要怪他?

    百官都觉得要朝见,难道要指望他一个毛头小子知道礼节,拒绝朝见么?

    “咳咳咳”

    这个时候,隋文帝杨坚也尴尬地轻咳了几声。

    为臣子,自当知各种礼节,懂分寸才对。

    若是不遵礼节,越界了,被他怀疑,不是很正常吗?

    怎么能说疑神疑鬼呢?

    至于他不知道,这就更正常了。

    因为他是皇帝,可以随心所欲。

    除了要知道祭祀上天的礼节,人与人的礼节,他需要搞那么清楚吗?

    在心里这么为自己辩解了几句后,隋文帝很快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电台的前几句话。

    电台说“杨勇的演技不如杨广好,暴露了本性”。

    这里面,似乎话里有话,并且感觉有些不好的样子。

    画面继续。

    【不止隋文帝,独孤皇后也对太子杨勇十分不满。】

    【说到这个独孤皇后,也是一个奇人。】

    【她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一夫一妻制的皇后。】

    【据传,她曾经逼着隋文帝发誓,一辈子只能娶她一个。】

    【隋文帝也几乎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除了因为政治原因,将陈朝两个皇室之女纳入宫中外,隋文帝基本没有碰过其它女人。】

    【当然,他中间也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临幸了一个宫女,然后宫女就被独孤皇后活生生打死了。】

    【但不管怎么样,隋文帝有五儿五女,一共十个孩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的。】

    【可以说,独孤皇后是妥妥的独宠。】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一夫一妻,好像挺不错的样子。”

    吕雉饶有兴趣地听着电台,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呵呵。”

    对此,刘邦只能尴尬一笑,不好说什么。

    不过他还是觉得同病相怜,心里默默同情了几秒后世那个隋文帝。

    虽然在娶吕雉之前,他已经有小妾了。

    但吕雉进来之后,几乎就是“一夫一妻”了,他根本没有机会碰其它女人。

    直到彭城之战呃,“南渡睢水”之时,吕雉被项羽俘虏,这才给了戚姬介入的机会。

    所以,他刘邦是特别能理解被妻子管着,吃不到腥的滋味。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一夫一妻?

    电台能这么说,说明后世已经这样了么?”

    独孤皇后这么推测道。

    随后她又是看向隋文帝,笑着问道:

    “陛下,妾身应该没有逼过你吧?”

    “那当然了都是朕自愿的!”

    隋文帝露出一丝笑容,说的跟真的一样。

    当然,如果语速能不那么慢,再正常一点的话,那就更真了。

    独孤皇后并没有在意这么多,反而继续道:

    “后世有电台这等神物,都选择一夫一妻。

    说明一夫一妻是大势所趋,咱们大隋也理应顺势而为吧?”

    “这个确实如此,不过这事涉及甚广,需要慢慢讨论。”

    隋文帝只能这样回道。

    他也没有想到,独孤皇后会这么直接。

    不过,她说的这个理由,听起来倒是有几分道理。

    莫非一夫一妻,真的更好?

    隋文帝心里,不由地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还是咱的观音婢好啊!”

    唐太宗李世民这样感叹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隋文帝与唐太宗夫妇的早期境遇,十分地相似。

    都是结婚没多久,就遭遇了烦心事,中间也被压制,直到最后翻身当上皇帝和皇后。

    但李世民感觉自己的观音婢,要比独孤皇后好。

    虽然独孤皇后也算是一代贤后,但她的那种性格,李世民觉得和自己不搭。

    就比如,独孤皇后经常插手朝政。

    朝廷发布的政策,很难分得清是隋文帝个人的主意,还是独孤皇后的主意。

    而反观长孙皇后,她若是想要插手,他李世民肯定也不会阻止。

    但长孙皇后却没有这样做,顶多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李世民。

    剩下的时间,都是在管理后宫事宜,把宫中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不用李世民操心。

    这就很舒服。

    当然,这只能说每一个人都有独属自己的另一半。

    他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一起,十分舒服。

    说不定隋文帝,也特别享受和独孤皇后在一起的时光呢。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唉!”

    朱元璋眼里流露出了哀伤之色,又想起了逝去的马皇后。

    马皇后和他一样,都是苦命之人。

    虽然其祖上是富豪,但在元朝那种糟糕的环境,再怎么富,也维持不了多久。

    到马皇后父亲一代,已经比较贫困了。

    马皇后的母亲在生下马皇后不久后,去世了。

    后面其父亲也因为有人寻仇,逃亡他乡,最后客死外地。

    但他在临行之前,将马皇后托付给生死之交的郭子兴。

    郭子兴夫妇见马皇后可怜,于是收为养女,很是钟爱。

    后面元末大乱,郭子兴起兵响应。

    这个时候,流浪多年的朱元璋投靠到了他的部下。

    因为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朱元璋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重视,将其视为心腹。

    又恰好马皇后处于婚配的年龄,郭子兴夫妇想为她找一个好夫家。

    于是在郭子兴的撮合下,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结为了夫妻。

    而后,马皇后夫唱妇随。

    在朱元璋前线打仗的时候,她在后方负责后勤,为朱元璋建立大明,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朱元璋眼里,马皇后不像独孤皇后那么嫉妒,也不如长孙皇后那样优雅,但却是和他心灵最为相通的人。

    而自从马皇后8年前逝世之后,他再也找不到能畅快交流的人了。

    画面继续。

    【而之所以说,独孤皇后主张一夫一妻,可不是因为她只对隋文帝这样,她对其它人也这样。】

    【作为一个陪隋文帝建立隋朝的皇后,她的政治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

    【所以一旦发现朝中大臣纳妾生子的话,她就会进行干涉,包括但不限于,想办法罢免那位大臣。】

    【在前途与女色,这两个选择面前,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

    【故而,久而久之,整个隋朝的官员都不纳妾了。】

    【就算有,那也只会是偷偷地,不会让独孤皇后知道。】

    【就是这么霸道!】

    【说实话,要是最后隋文帝先死,独孤皇后像吕雉那样掌控朝政的话,保不齐能提前千年实现一夫一妻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