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66章 一言难尽的隋朝

第166章 一言难尽的隋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间,七天过去了,投影再次出现。

    熟悉的背景,熟悉的人,熟悉的衣服。

    只见画面之人脸上挂着笑容道:

    【欢迎收听随便聊电台,我是电台主播反击的羔羊。】

    【本电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什么都聊。】

    【在上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们聊完了暗无天日的晋与南北朝,这一期就该聊聊一言难尽的隋朝了。】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一言难尽?这”

    隋文帝杨坚听到这个评价,不由一愣。

    “一言难尽”虽然是一个中性词,但其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常常偏向负面。

    好词那么多,比如前面所说的“封狼居胥”、“人才辈出”等等,为什么偏偏到了他隋朝,却用了这么一个词?

    他隋朝,哪里“一言难尽”了?

    回忆着自己当上皇帝以后的政绩,隋文帝不敢说有多好,但好歹值得夸赞一句。

    所以,这肯定不是他的问题,那么只能是

    隋文帝不由看向了,还没有从“混合双打”回过神来的太子杨勇。

    被这一看,杨勇瞬间惊醒。

    不知为何,他突然觉得父皇看他的眼神有些恐怖,令他的身体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好好的开皇之治,被杨广搞成那样,确实一言难尽啊!”

    李世民不由摇了摇头道。

    隋文帝统一天下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确立了一些不错的制度。

    同时可能由于天下混乱太久了,天下一统,竟爆发了惊人的恢复力。

    全国安宁、人口大增、粮食充足,社会越发繁荣,远不像秦始皇死后,秦国那种好像要崩盘的情况。

    可以说,继位的杨广,只要按照他父亲的路子走下去,就不会有问题。

    只可惜,他太急了!

    想到这,李世民又不由看向自己的儿子。

    纵观历朝历代,可以发现开国者往往能力出众,但其继位者就有些不如了。

    除了汉朝勉强渡过这一时期外,其它诸如秦朝、晋朝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崩盘的。

    而如今,轮到他大唐了。

    虽然大唐名义上的开国者是李渊,但实际上,懂的都懂。

    现在李世民比较担心自己的儿子继位之后,会不会也崩盘?

    虽然科学部等东西,是他儿子一手促进的,但那终究不是为政手段啊!

    想要治理天下,光靠那什么科学,肯定不行。

    想了想,李世民出声道:

    “承乾,那个科学部,搞得怎么样了?”

    “回父皇,我和老师继续研究着瘟疫的预防。

    同时,我还招了一些人,让他们研究作物杂交的规律。

    有电台的提示,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到时候一定能让文武百官,同意研究更多的题目。”

    李承乾十分自信地说道。

    “不错!”

    李世民点了点头,夸赞了一句,但随即又是说道:

    “但是你要记住,你个人的研究只是小道。

    正所谓: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一个人研究终究是有限的,只有集众多的人研究,才会有更多的东西。

    所以,你要做的是管理科学部,让更多的人进行研究。”

    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李承乾锻炼管理的能力,培养为政的手段。

    “好的,父皇,我一定会管理好的!”

    对此,李承乾十分自信地答道。

    谁让他大学,学的是啥都要学的管理学呢?

    现代没有找到对口工作,穿越之后倒是找到了。

    这找谁说理去?

    画面继续。

    【说起隋朝,对它的评价,还真的是充满争议。】

    【本主播就听到过一个小道消息,有网文作者开了两个号。】

    【一个号的书疯狂地夸隋贬唐,另一个号的书则夸唐贬隋。】

    【结果,两个号的书都有不少人看,属于是两头通吃了!】

    【由此也可知,隋朝到底有多么充满争议。】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这好一个翻版的侯景!”

    听着电台,隋文帝杨坚瞪大了眼睛,不由吼了出来。

    这可不是翻版的侯景么?

    在东魏叛乱的时候,同时接触西魏和陈朝,将两方的好处都吞下来。

    实在让人可恨。

    对此,隋文帝只能在心中诅咒那个人,像侯景一样,最后被狗吃了。

    当然,他同样清楚这样的人,在没有被揭穿之前,往往混得是最好的。

    而在被揭穿之后,他们吞下的好处,也不会还回来。

    最后像侯景一样下场的,是少之又少。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这种两面三刀之人,若是落到朕的手上,定让他不好过!”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愤怒道。

    他可以接受不同意见,觉得他大唐不好,而隋朝好。

    但他无法接受有人反复横跳,其目的,只是为了捞取利益。

    这样的人,是最为可恨的。

    因为他们往往会为了利益,做出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等更加过分的事。

    画面继续。

    【当然,这种争议是自隋炀帝开始的。】

    【在此之前的隋文帝杨坚,虽然也干过杀功臣、推名城等荒唐事。】

    【但总体上还是瑕不掩瑜,评价偏向于正面。】

    【有争议,是自隋炀帝开始的。】

    【不过,这种争议,也是吃饱了没事干的现代人挑起头的。】

    【在古代各朝,隋炀帝二世而亡,属于妥妥的暴君。】

    【像“炀”这个谥号,是后面唐朝给定的,属于恶谥。】

    【大概意思就是:贪女好色、违反道义、背逆天理等等】

    【隋炀帝原本的谥号是“明”,称隋明帝才对。】

    【但后世几乎所有朝代,都使用了隋炀帝这个称呼,所以现在已经约定俗成了。】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又来了一个二世而亡的么?”

    说这话的时候,秦始皇不由看了一眼胡亥,令胡亥顿时心里一紧,急忙背起了《阿房宫赋》。

    好在的是,秦始皇只是看了几眼,就移开了目光。

    其实,如今秦始皇,心里好受了一些。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是一个“比烂的世界”。

    而看到后世出现了和大秦一样“烂”的朝代,秦始皇自然舒心了不少。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偏向正面么?”

    听到这个,一直悬着心的隋文帝杨坚,终于放下了心。

    好歹不是他在位期间,出现的问题。

    至于前面的杀功臣、推名城,直接被他忽略了。

    功臣的功劳再大,若是想要谋反,还能留着不杀吗?

    什么?

    你说证据?

    这要啥证据,有怀疑就够了。

    他不怀疑其它人,就怀疑那个人,那肯定是那个人存在问题。

    就比如,当初北周他的女婿皇帝就怀疑他,结果没有动手,才有了如今的大隋。

    若是当时要找证据的话,那肯定找不到什么证据。

    所以,证据不重要,重要的是怀疑。

    嗯,没毛病!

    同样,推名城也是一样的道理。

    而在他论证自己逻辑正确性的时候,电台又传来了“二世而亡”的声音,他顿时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就要抽过去。

    在好不容易缓过来之后,他又在思索出什么问题了。

    如今大隋不说多好,但至少还说得过去。

    应该不至于他这边一死,那边就要农民起义了。

    那就是说他没有问题,问题在于

    此刻,太子杨勇的身体,也在止不住颤抖。

    不仅是因为来自于父皇与母后两道骇人的目光,更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二世而亡”。

    他做啥了?

    不就是女人有些多,过得奢侈一点了吗?

    怎么会亡国了?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二世而亡,还敢称&39;明&39;,我呸!”

    朱元璋十分不满道。

    在他看来,隋炀帝就是那种贪大好才,不顾民间疾苦的皇帝。

    这样的皇帝,往往会让百姓过得生不如死。

    其贪图的功名,都是百姓用命换来的啊!

    画面继续。

    【当时,隋文帝一共有五个儿子,除开大儿子和二儿子外,其它儿子都有些一言难尽。】

    【三儿子杨俊,骄奢淫逸,为隋文帝不喜,最后被免去了官职。】

    【同时也由于这一原因,他的妾室众多,这就引起了嫉妒,于是就有人给杨俊偷偷下起了慢性的毒。】

    【最后,三十岁不到,就死了。】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嗯?这”

    隋文帝双拳紧握,身体因为激动也颤抖了起来。

    就算这个杨俊再怎么不堪,那也是他的儿子啊!

    如今听到他三十岁就死了的消息,他能不激动吗?

    更让他激动的是死因——下毒。

    若是得病而死,他或许还能感叹一下这都是命。

    但下毒这种明显的人为原因,他可忍不了。

    比他更忍不了的,是旁边的独孤皇后。

    几乎就在电台刚刚说完没有多久,独孤皇后就立马喊道:

    “来人,速去并州,不能再让俊儿受毒害!”

    作为“二圣”之一,她的命令几乎就相当于隋文帝的命令。

    故而很快,就有人站出来领命,准备去并州。

    “等等!”

    不过就当他们准备离去,隋文帝却是突然叫住他们。

    随后只听他道:

    “不要打草惊蛇,务必查清下毒之人!”

    这个时候,独孤皇后也有些冷静了下来,同样赞同道:

    “对对对,我之前就听闻俊儿的身体有些不适,想来俊儿已经中毒,必须严查!”

    “是!”

    领命的人答应一声,随即离开执行命令去了。

    看着这人离去的背影,另一边的太子杨勇,也不由打了一个哆嗦。

    电台说“妾室众多,引起了嫉妒”,这基本上就将凶手的范围锁定了。

    而巧了,他杨勇的妾室也挺多的。

    会不会有一天也

    他不敢再想下去。

    说实话,要不是这事发生在自家的身上,恐怕独孤皇后早就借机教训他了,让他不要纳妾了。

    而现在由于中毒的是他的弟弟,独孤皇后不好说什么,不过他依旧害怕起来了。

    因为这事就发生在他的身边,离他并不远。

    他弟弟那么好的一个人,由于妾室嫉妒,几年后就要没了?

    不行!

    他得看看自己那些女人当中,有没有嫉妒心强的,得想办法休了。

    啥?

    让他不纳妾了?

    那是不可能的!

    画面继续。

    【四儿子杨秀,因为长得俊秀,加上隋文帝疑神疑鬼的性格,于是觉得杨秀以后要造反。】

    【又恰好杨秀用人不当,这就给了隋文帝机会,趁机削去了杨秀的兵权。】

    【后面隋炀帝令人制作木偶,用“巫蛊之祸”的法子,写上隋文帝等人的名字,埋于地下,借机诬陷杨秀。】

    【从此,杨秀就被贬为庶民。】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巫蛊之祸?

    好啊!好啊!好啊!

    如此狠毒之法,你竟然对你弟弟使用!”

    隋文帝杨坚怒视着太子杨勇,十分愤怒道。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犯的错。

    当时有人被告发用巫蛊诅咒汉武帝,汉武帝知道后,命令宠臣江充负责调查此事。

    而这么玄乎的东西,江充想要诬陷人,那不要太简单了。

    当汉武帝醒悟过来之后,一切已经为时已晚。

    他培养多年的太子刘据,因此而死。

    此外,还有数万人丧命于此。

    这场祸乱,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隋文帝曾经在翻看历史的时候,还感叹过若是汉武帝晚年脑袋清醒点,或许西汉的寿命会长一些。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经历这样的事。

    并且似乎还中计了,将四子贬为了庶民。

    “你弟弟也敬重你这个大哥,你为何要做这样狠毒的事?”

    独孤皇后也痛心疾首道。

    这五个儿子,都是她所生。

    可以说,是手心手背的关系。

    如今得知他们如此骨肉相残,她实在心寒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