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帝 > 第64章 第64章

第64章 第6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霍谦听到霍淼最后一句心中恍然,他就说这大皇姐突然跑来和他说这么多是想做什么?大家本就是互相利用,之前同窗共读这么多年都算不上熟识,如今立时如亲姐弟般谁能信?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如此一来她突然拆穿是为何?难不成真想与他分道扬镳?原来前面不过是做样子,说后面这一番话才是真,施恩让他承情,果然是个聪明人。

    霍谦将霍淼的话细细琢磨一番,觉得她说的颇有道理,先前他思虑确实有些不周,只想着拉拢武将在朝中立足,却没想过这兵权一旦收回,文臣继续打压武将,他捞不到多少好处不说,还会因大出风头而进入他人眼中被针对。

    如今他虽已然入了齐、阮两家的眼,但想来他们并不将他当回事,大皇姐既然肯帮他,凭着她在父皇面前的宠爱他也能得些荫庇,此次只要他不直接插手兵权想是不会惹大麻烦上身。

    而这几日的事想来武将那边已然明了他的立场,将来等他在朝中立足后想拉拢也容易,确实如大皇姐所说没有亲自前往阵前的必要,由大皇姐代劳最好。

    何况不论是过去同窗共读还是近几日在朝堂上亦或是刚刚她的一番言辞,皆能看出她有一定的眼界,应当不至于坏事……

    种种思量一晃而过,霍谦很快做出决定,假意客套推辞几句后便同意了霍淼的主张。

    ……

    既然朝中已经有了‘不行就打’的准备,霍淼便主张开始做战前预备,比如核算账目预备调拨款项等等,以此给刹那施压。

    户部尚书是齐家的拥趸,自是坚决反对战事,拒不配合,霍淼摆着架子训斥了他几句,催的急了户部尚书竟直接称病在家,不来了。

    却不知这正遂了霍淼的意,第二天霍淼便拉上霍谦霍瑁两人到霍瑾面前揽差事,你这户部尚书不是不愿意干吗?那正好,我们兄妹自己来。

    霍瑾没怎么考虑便同意了,毕竟这正用人呢你称病在家,摆明了就是不听圣令,这对哪个皇帝来说不膈应?

    自己儿女又不是外人,行个户部尚书的职权怎么了?顶多了不过没经验,可户部下面还那么多人呢,指点看顾些也就是了,让皇子听政议事不就是为此,早晚也需锻炼,如今开始也好。

    霍淼一入户部便将当前账目分给霍谦和霍瑁两人,自己带着雨遥烟柳外加穆诗晴不眠不休的将过往三年的账目快速翻阅了一遍,时间太赶,她挑了几笔有大出入的地方出来,其他暂且搁置。

    而户部尚书在霍淼等人进户部的消息传出后‘病’奇迹般的好全了,可到了手的机会霍淼自是不会交出去,根本不理会他。

    在大黎朝堂上一片忙碌的时候,刹那二王子和其国家的书信往来也未间断,在得知大黎已经在为战事做准备时,刹那国中也做出了决定,竟是同意了那仅剩的四成钱粮。

    大黎朝臣听闻后皆有些傻眼,还有些不可置信,但傻眼归傻眼,既然刹那自己同意了,那自是要飞快的将事情板上钉钉,将刹那使臣送走。

    这时霍淼又站出来提出‘刹那如此干脆或许有诈,恐其钱粮到手后出兵发难,抢劫边境一带,遂建议派将领前往边境指挥,无事当然最好,若有事也能及时应对,以免措手不及。’

    朝臣中则有人以‘恐将领到达边境后暗中出兵挑起两国事端以图战功’为由反对霍淼的提议,两边又是争辩几日,直到刹那使臣启程事情才定下来——派姚末将军前往边境,但要有监军跟随,日日书信回报。

    姚末到边境几日后,刹那那边还没动静,倒是传回消息边境的防守有很大问题。

    大黎和刹那交界处由山脉阻隔,只余几处相对平坦之处,大黎在此建立城池阻隔,一般时候只要守住这几处即可,因此边境驻兵不多,几处加一起不过两万人,这是记录在册的人数。

    边境距京城不远,快马两三日既达,即便兴起战事,只要驻守兵士应对得宜足以撑到大批将士集结到此。

    而姚末书信中说实际边境驻守人数只一万四,这其中还包括两千的老弱不能战之人,也就是说有至少六千人吃空饷,每年拨的大笔银钱到哪去了?

    再有更为要紧的,近三年来刹那光明正大的要钱要粮,自是不必侵犯大黎,边境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叫安宁,剩下能用的这一万二兵士平日没人管束,纪律散漫,有约等于没有,刹那真打过来,这些人一点用不顶。

    可以说哪哪都是问题。

    姚末的奏报私下命人给了霍淼一份,前几日的朝堂他虽然一言不发,但事事看在眼里,自是有理由怀疑这奏报到了兵部还能不能再上达。

    霍淼使了点小法子让奏报出现在了霍瑾的桌上,而另一边的监军不知道此事,他的奏报中对此事只字不提。

    出现两种结果,自是该派遣钦差到边境看看究竟,不能偏听偏信。

    霍淼想揽下这差事,朝中又是一番争执,霍淼年纪轻,进朝堂不久,没人信她,再者她是公主,关起门来在朝堂上不发表看法没实权也就算了,真给权力外出办差朝臣一万个不同意。

    霍淼朝堂上和百官吵,私下里又到霍瑾面前摆事实讲道理外加软磨硬泡。

    战前之事耽误不得,必须尽快下决定。

    霍瑾想着就是派去的钦差和将军奏报不同才出的这等事,如今已有些不知该信谁,比起外人,似乎自己的女儿更可信,再者这连番争执下来,每次都是霍淼的提议最有利且一一奏效,如此已然可见她有一定能力,不能再将她当做孩童看待。

    可霍淼到底不大,此前除了在皇陵待了一年其余连京城都没怎么离过,霍瑾到底对她的办事能力有些怀疑。

    霍瑾纠结几日,在他还没做出决定时,边境再次传来奏报:有探子打探到刹那带着钱粮回国后未前往京师,而是一连几日在边境逗留。

    大笔的粮草不动,在边境屯粮意味着什么这谁能不知?此事太大,钦差自是也不敢隐瞒,不然万一刹那打过来,知情不报致使战争失利他可是死罪。

    消息传到京城时群臣哗然,又被霍淼说中了!

    霍淼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出列,跪地朗声道:“请父皇下旨征兵,调拨银两,准儿臣前往临、弥两州调取存粮运往边境,空饷之事暂缓,容儿臣运粮至边境后再行查证。

    战事紧急,不容有失,请父皇予儿臣先斩后奏之权。”

    大敌当前,容不得霍瑾再犹豫,这几日在霍淼整日劝说下霍瑾本就想应下,这次霍淼的话再一次应验似是对他决定的佐证,霍瑾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了霍淼的请求。

    事情大体是按霍淼的推测进行,然而霍淼却有些犯难,前往两州调取粮草这一路多半不太平,齐家如今指定将她看做眼中钉,上次在她公主府中都敢派人刺杀,她这离京多好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放过?

    钦差按规矩会有侍卫跟随保护,但分不到几个人,再加上她父皇到底不是那么放心她的办事能力,还是派了官员跟随,这一路指定不少事,就是她没被刺杀成功也定会拖慢进度。

    临、弥两州她并没去过,只能凭其往年记录在案的名册账册等等有个初步判断,因此她想抵达后先大致调查一番,也好有个准确的评定,可若是在路上拖慢了进度,到时都不够忙的,哪还有时间调查什么。

    她有意和官员分开走,但这一路安全还是个问题,公主府的侍卫也不能用,出了京这指不定他们是谁的人了。

    她目前能信的只乔长生一人,可他忠心方面是没问题,但到底习武时间短,一人两人他或许能对付,但人多了呢?双拳难敌四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霍淼很在意自己的小命,条件允许的时候她还是想周全些。

    她将疑虑简单的和雨遥烟柳说了说,便坐在窗前思索对策,这时乔长生在门外道:“殿下或许可以请镖局护送。”

    “镖局?”霍淼实际没怎么出过门,对民间的事并不是那么了解,她打开窗户让乔长生过来详说。

    乔长生走到窗边站定,解释道:“属下曾在镖局待过几年,知道一点,镖局也接护送的生意,殿下不想人知道身份可以隐姓埋名,镖局开门做生意,想长久便要讲究信用,只要银钱给的足够他们不会多问更不会多说,但挑选镖局时要谨慎,也不是所有镖局都守规矩。”

    霍淼沉思片刻,觉得这倒也可行,但她对镖局到底没多少了解,便对雨遥道:“给诗晴传个信,让她来一趟。”

    穆诗晴家里有些特别,她祖上是商户起家,自古以来朝廷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哪怕家有钱财也遭人轻视。

    穆家先人在前朝战乱四起时慧眼识人,在一众起兵之人中看中了大黎的太|祖皇帝,倾尽家财扶持,后太|祖得了天下,对穆家自是不能亏待,本想给个皇商的名头,但穆家不要,只想做官,他倒也不要求多大,只是想脱商籍。

    人家散了大笔的家业资助,让人一点落不着也说不过去,太|祖寻思着穆家经商,家底殷实,说不定往后还用得到他们,便应了穆家的要求,在京寻了个小官给他当当。

    穆家这么多年来虽一直有官职在身,但在仕途上一直没出过大才,官职一直不高。其下商业也一直在经营,因能与官员说上话,再加其世代本就有经商头脑,这边倒是做的风生水起,每年能交大笔的税银给朝廷。

    这也是穆诗晴家里虽官职不高,但她却能被选入霍淼伴读的原因,人家……有钱!这就得拉拢!

    到了穆诗晴这一代,穆诗晴为嫡出,她母亲只她一个再无所出,穆诗晴的爹贪恋美色,纳了几房妾室,整日流连花丛,庶出子女倒是不少,其中一人难得的在学问上自小表现出天赋,穆诗晴的爹颇为高兴,对这儿子极为看中,家里的人脉资源紧着他用。

    穆诗晴这个女孩本就不受重视,但好歹她母亲出身官宦,有娘家罩着,这日子倒也不难过,可这个庶子的出现让穆诗晴和其母亲在家中的处境便有些难了。

    及至后来霍淼出面帮了她一把,那时太后还在,穆家自是上赶着讨好霍淼,也就不敢宠妾灭妻,再往后虽然兰家没落,但穆诗晴本身有才能有手段,她稍微大些便能凭自己在家中立足,不必再依靠霍淼。

    穆诗晴虽有才能,但她是女子不能走仕途,她自己也明白,便打起了自家产业的主意。

    她爹看好的那个儿子自是要走官途,没心力管家业,其他几个子女见识、手段远不如穆诗晴,根本争不过她,她有心经营,在她年纪不大时家中叔伯外出经商时她便跟着学,四处交好。

    别看穆诗晴如今年纪小,但其家中三成的产业已经是她在打理,做的有声有色。

    换句话说就是,穆诗晴有钱、有人脉、消息灵通,霍淼现虽无人可用,但只一个穆诗晴就能帮她大忙。

    这镖局之事,穆诗晴定接触过,让她去办肯定没问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